西韭村村民正在擦洗自家车。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石家家

西韭村村民正在擦洗自家车。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石家家 摄

张丽景 邵本贤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石家家

进入4月,普兰店区北部山区的大棚樱桃熟了。昨日,记者走进同益街道西韭村两座村建樱桃大棚,个大色红的“美早”大樱桃已经挂满枝头,煞是惹眼。村党支部书记于润洋兴奋地告诉记者,这是村里去年刚建的两座樱桃大棚,今年就能结果8000斤左右,纯收入可达10多万元。

去年种植,今年就能高产结果?于润洋向记者从头说起:西韭村曾是“空壳村”,多年来村级收入几乎为零。经过市场考察,村两委经过多次研究,认定大棚樱桃前景好,便于管理,且市场需求量大,价格较高,销路不愁,决定上大棚樱桃项目。他们通过立项争取一部分国家扶贫资金,村里自己再筹集一部分,去年动工兴建了这两座樱桃大棚,为啥今年就能高产,答案在于购买的是8年生已结果的露地“美早”,同时又聘请专业技术员进行特别管理,终于大见效益。于润洋说:“两棚樱桃早已被客户订走了,除去各项费用,村上可有10多万元的进账,多年‘空壳村’的帽子终于可以大大方方摘掉了。”

三年的脱贫攻坚战也让西韭村的老百姓挺起了腰杆——

西韭村属典型的山区村,群山环绕,人多地少,全村3976口人,以前全靠低效种粮和沿袭多年的苹果老品种“国光”维持收入。为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益街道进行第三轮农业结构调整,根据同益地区气候、土壤状况的实际特点,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应用新技术,探索新模式,大面积栽植“红富士”“寒富”“王林”等新品种大型苹果,同时加大苹果标准化生产,从根本上推进苹果产业的提质增收。如今,全村苹果种植发展达到24万棵,总销售收入可达2000多万元,仅此一项,全村人均收入增加5000余元。

采访时,村民王金德正在果园里给苹果树施肥,他说:“俺再也不用东跑西颠外出打工,终于可以在家安心莳弄这些‘摇钱树’了,一年收入等于外出打工6年挣的钱。”随着村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他果断回乡种植了上千棵“寒富”,年产量达到10万斤,收入20余万元。

记者了解到,目前西韭村全村近200户,已建有200座果菜大棚,每座大棚年收入都在10万元左右,去年末,西韭村人均更是收入突破1.6万元。于润洋告诉记者,我们这个村的韭园屯现有村民140户,大都经营苹果和大棚,已经成了全村的首富屯。

条条油路进山到屯,出行更加方便。采访中记者看到农户院中、山坡沟叉中一片片果园边上、村边一排排大棚旁,停放的小汽车随处可见。富裕起来的西韭村人,消费观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新变化,一改过去光知攒钱的守旧思想。购置时髦的家用电器已是小菜一碟,很多农户把旧房翻新装修,不少农户买上了小汽车,不仅外出办事、连上山干活都开着小汽车,就图个省力方便。到了农闲季节和节假日,或全家人或邻居搭伙,集体开车外出旅游和进城购物。更有不少年轻人在城里买房,做为结婚“嫁妆”。正如王金德说:村里人家电齐全,开上轿车,住着新房,进城买房,富起来的西韭村农民生活可不比城市差多少啊。

而今迈步从头越。如今,西韭村已经把乡村全面振兴作为下一个奋斗目标。于润洋说,现在我们不仅干劲足,发展思路也更加明确,就是要进一步巩固已有的苹果和设施大棚两大产业,继续做强做优,让今后的发展更可持续、更有后劲,明年你们再来看,肯定还有更大的惊喜。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