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将军塑像

杨靖宇将军塑像

杨靖宇将军曾经居住的“戗子”

杨靖宇将军曾经居住的“戗子”

        / 文·长春日报记者王菁菁 朱怡揣晓倩

    通讯员秦野

    图·长春日报记者赵滨 /

    初夏时节,采访车行驶在吉林红石国家森林公园蜿蜒崎岖的盘山道上,“蒿子湖东北抗联营地”就藏在郁郁葱葱的密林之中。

    “你们猜,这个碾子是真的吗?”

    “你们猜,当年战士做饭时,烟往哪儿排?”

    ……

    随着密营金牌讲解员抛出一个个问题,“抗联智慧”一一再现。

烹饪的智慧:炊烟去哪儿了

    “这是‘青松灶’,当年抗联战士就靠它来做饭。”讲解员指着远处由茅草和树墩搭起的“小窝棚”介绍起当年的“厨房”。

    1938年至1940年期间,营地整日笼罩在日军侦察机盘旋监控之中,他们时时刻刻在寻找杨靖宇和部队的下落,为了避免做饭时的炊烟吸引敌人,充满智慧的抗联战士发明了“青松灶”——将锅灶直接连着一棵粗壮且高大的空心青松。

    “空心树就是天然烟囱。”讲解员说,这个灶台下埋了几十米的暗管,每隔一段距离就留一个豁口排烟。做饭时产生的烟,会慢慢散到树里,然后再被慢慢地排出。从远处望去,袅袅炊烟与蒸腾的雾霭融为一体。

    选址的智慧:抗联战士藏哪儿了

    山高、林密、路险……杨靖宇将军带领抗联战士,借助密营有利地势,成功躲避了敌人一次又一次“围捕”。

    抗战时期,抗联战士为了避免被敌人发现,根据不同的地势情况,搭建出4大类密营:挖到地下的叫“地窨子”、用树架子码起来的被称为“霸王圈”、靠山而建的叫“依山房”、用木头搭起架子的叫“码架子”。

    “司令部遗址是当年杨靖宇指挥战斗办公的地方。”讲解员指着眼前的“司令部遗址”介绍。该遗址东西长7米多,被称为“戗子”。当年的抗联战士挖地深达1米至2米,将上面铺满杂草,使用这种“障眼法”躲避敌人的视线。如今,司令部遗址已经出现自然坍塌,依稀可见朽木柱子上的残迹,四周土包和树木的遮掩,对其形成了天然的保护屏障。

    生存的智慧:橡子怎么变“粮食”

    沿着道路而上,一个直径1米多的大碾盘映入眼帘。碾盘上斑驳的印记,见证着当年抗联战士的艰苦岁月。与大部队失去联系后,抗联战士既要应对日军的围剿,又要时刻小心叛徒的出卖。即便身处野生动物较多的密营之中,战士们也不敢轻易开枪打猎,生怕被敌军发现。特别是到了冬天,大雪封山长达4个月之久,战士们的补给更加匮乏,生存环境非常艰难。

    当年密营里粮食极度短缺,战士们根本吃不上大米、白面等真正意义上的粮食。密营之中,一种野猪等动物食用的植物——橡子,就成为战士们充饥的“粮食”之一。“橡子比较大,正常的磨盘放七八个就磨不动了,战士们便想到利用碾盘,把橡子碾轧成面后食用。”讲解员介绍,食用橡子面,虽能让人有饱腹感,但其进入胃里难以消化。

    很多人都听过抗联战士吃草根、树皮的故事。但实际上,在深山之中,能够食用的树皮并不多。在密营之中,唯有一种“黄菠萝”树的皮如同软木屑,入口酸涩,是当年抗联战士充饥的树皮之一。

    漫步于密营深处,一种4瓣的黄色小花尤为显眼。讲解员透露,在药品极为匮乏的抗战年代,抗联战士就地取材,采集这种黄色的山黄连花,捣碎后擦拭身体,以起到消炎镇痛的作用。战士们用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聪明的智慧,坚守至革命最后一刻。

    结束采访前,采访团走进“东北抗日联军蒿子湖密营纪念馆”参观,并在杨靖宇将军铜像前,肃立、鞠躬、献花,以此致敬革命先烈。离开密营,一幅幅画面在脑海中久久萦绕:80多年前的那个寒冬,一个手握双枪、在没膝的雪地里飞速奔跑的大个子,带领抗联队伍与敌人殊死搏斗,一路高喊着革命的口号……

    这是当年东北抗日联军艰苦卓绝斗争的真实写照,是抗联英雄们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铁证,更是抗联战士集中智慧力量与敌人在战术上周旋的立体呈现。

    ■链接

    建立秘密营地:与敌展开战术周旋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杨靖宇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积极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他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

    1936年,日本侵略军对东北抗日联军进行大范围的军事围剿,并在东北林区推行集团部落制,强行并屯、保甲连坐,迫使抗联部队由公开的根据地转入“密营”。1936年6月到7月间,杨靖宇带领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在桦甸市红石林区南部的深山密林里建立了秘密营地——蒿子湖密营,他们在这里储备军需、医治伤员、修理枪械、收集敌情、缝制冬衣等。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