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近日由国家广电总局出题、组织推进的重大现实题材作品《功勋》正在热播中。该剧相关话题阅读量超29亿,知乎推荐值破90%,豆瓣超1万人打出9分。《功勋》已成为今年继《山海情》《觉醒年代》之后,第三部豆瓣评分上9分的作品,且口碑热度持续上扬,获新华社、光明日报、人民网、光明网、中国青年报等权威媒体相继发文点赞。

这样的题材和人物真实背景,注定了《功勋》的八个单元一定不是普通的作品,在内容立意上,它已经高出了普通电视剧作品一大截。但同时,因为这样的人物背景,也给创作过程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难度——这些功勋人物要怎么写?如何找到切口?又要用什么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去呈现呢?

总导演郑晓龙带着其他七位导演一起讨论,最终统一出了一条标准:“现实主义创作、细节真实、要求生活逻辑合理,重点呈现功勋人物的高光时刻,电影化的镜头语言。”

除了以上要求,八位导演还有一条最主要的共识——要展现出功勋人物身上平凡中的不平凡,但在不平凡当中还有平凡。不要那种喊口号式的伪激情,而是要真情实感,用细节去丰满人物。

内容虚实结合

毛卫宁导演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功勋人物李延年的故事,因为李延年是战斗英雄,是军人。而毛卫宁的父亲和爱人都是军人,编剧刘戈建也是军人出身,他的父亲还是抗战时期的老军人,两位对于军人都有着特殊的感情,这也为《能文能武李延年》单元的创作铺好了一层薄薄的基石,更重要的,还有他们对于李延年这个人物的了解。

艺术创作之外,就是要把真实的部分呈现出来。在真正动笔之前,除与91岁高龄的李延年本人面谈之外,刘戈建还看了大量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书籍,去找47军、38军在朝鲜的资料,真正看到了书中记载的有关346.6高地的战斗,虽然只有三四页纸,但是对于创作有着莫大的帮助。

李延年单元既有本人讲述,又有书籍资料去支撑创作,这对于《无名英雄于敏》这一单元来说,几乎是“奢望”。

编剧王小枪在创作过程中只有一个感觉——难。“于敏先生已经去世了,我们只能间接了解这个人;他从事的氢弹研究属于保密性质的工作,制片人表示除了目前网上公开的资料,没有更多资料了。这给创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于敏和他的工作过程并没有太多可以创作发挥的空间,于是王小枪将目标放在了于敏的周围,“陆杰、老马,都是虚构人物,他们分阶段地与于敏产生一些意见分歧,并制造一些戏剧冲突。”

在不断的采风中,有了这些真实的故事,创作空间也就出来了,同样,经过虚实结合,功勋人物们的故事也就丰富起来了。

找准人物特点

刘戈建看到王雷的表演时,给了这样的评价:没有奶油劲儿,真的像个朴实的军人。

毛卫宁在开机前,向所有演员提出了要求,“要像战士一样去面对整部戏。”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志愿军是凭借夜战取胜的,那《能文能武李延年》单元就要拍出夜战,不论是对于拍摄还是对于演员来讲,夜戏都比白天难度要大一些,但是最终的呈现效果特别好。

于敏的角色塑造重点则在“书呆子”三个字上,“书呆子”不是贬义词,而是中性的。王小枪去采访于敏的儿子时,他儿子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不要把我的父亲写成书呆子。”王小枪突然意识到,在不同关系中,于敏展示出了不同的形象,同事们能看到的是一个潜心研究的于敏,而家人眼中的父亲于敏则是鲜活的,有喜怒哀乐的。于是王小枪在创作这个单元时,塑造出了一个立体的于敏,有科学研究时的严谨,也有星星点点的幽默。

在八个单元中,张富清是“知名度”最低的一位功勋人物,康洪雷抓住了一句话——“共和国不会忘记”,“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句实实在在的话。张富清就是这句话最有力的验证。”

实景拍摄,要最真实的还原

有了扎实的剧本,对要塑造的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拍摄到最终呈现的过程,依旧不能含糊。

康洪雷导演在拍摄《默默无闻张富清》的过程中,强调了真实还原,剧组去到了很多环境恶劣的地方拍摄,甚至工作人员吃饭都没有可以站着的地方,环境恶劣还天天下雨,但这些艰苦,都是张富清在那个年代亲身经历过的,有了这些体验,剧组的工作人员再次见到张富清时,对他更加肃然起敬。

在拍摄的过程中,张富清还来到了剧组探班,那天饰演张富清的郭涛正好化了老年妆,真实的张富清拉住了演员张富清的手,坐在阳光下聊了很久,导演康洪雷远远地看着这一幕,“我真的觉得老人家95岁了,但还是年轻的。”

《功勋》的创作对于所有主创人员来说都是一次洗礼,他们以能达到的最近距离去接触这些共和国功勋人物,去感受和理解功勋人物的经历,并将功勋们的故事再创作,呈现给观众,来感染现在的年轻人,这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传承。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是英雄,但也有平凡人的一面,《功勋》的创作正是把英雄和平凡这两个不同的面结合起来,这才让观众看到了活生生的、伟大的功勋人物。据浙江卫视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