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0亿!刚刚,央行紧急出手!证监会重磅发声:出台对冲工具应对股市异动,保持高度警惕
刚刚,央行传来大消息,一出手就是12000亿元,另外,证监会也通过人民日报专访,6问6答,详解市场最关切的问题。
2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为维护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和货币市场平稳运行,2020年2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将开展1.2万亿工作市场逆回购操作投放资金,确保流动性充足供应。
提前一天“预告”公开市场操作,这种操作极为少见。央行提前公告,主要也是出于稳定明天金融市场开市后投资者预期。
春节期间,尽管国内金融市场休市,但海外股市、大宗商品、汇率等金融资产价格的“跌跌不休”,让投资者对于2月3日开市后的国内金融市场表现“捏一把汗”。
一次性开展1.2万亿元的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可谓少有,但考虑到2月3日将有近万亿的公开市场操作到期,实则实现流动性净投放2000亿元左右。
不过,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表示,尽管只有2000亿左右的流动性净投放,但与以往春节假期后的货币政策操作对比看,这一规模较大。
另外,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颜色预计,未来一周内还会有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SLF、再贴现、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投放短期流动性。
央行:开市后,将提供充足的流动性
就在昨日(2月1日),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就提前“剧透”了此次流动性投放。
他表示,2月3日金融市场开市后,人民银行将提供充足的流动性,加大逆周期调节强度,保持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维护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特别是考虑到疫情特殊时期和延期开市的双重影响,人民银行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常备借贷便利(SLF)、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向市场提供流动性。
另外,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鼓励银行机构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完善续贷政策安排、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支持相关企业战胜疫情灾害。
《通知》明确指出: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
对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以及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感染新型肺炎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可展期一年,继续享受财政贴息支持。
另外,央行表示,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中国经济长期向好、高质量增长的基本面没有变化。从内外部环境看,经济发展中的积极因素正在增多,经济内在的韧性增强,这些都对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形成支撑。
证监会发声:2月3日开市,是权衡各种因素的结果
开市前一天,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六问六答”回应市场关切,呵护市场,稳定市场意图明显。
为何2月3日开市?能否保障证券交易通畅?如何应对股票质押、融资融券业务风险?资本市场改革步伐会否受到影响?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均有解答。
来看十大关键表述:
1、A股休市时间越长,积累的各种压力会越大、不确定因素会更多;
2、A股长时间休市会影响跨境投资者交易的连续性和顺畅性;
3、股市交易规则不宜随意更改,否则会影响市场预期;
4、2月3日股市开市,是权衡各种因素的结果,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对市场、对规则的尊重和战胜困难的信心;
5、鉴于疫情的发生及近期境外市场的反应,对于开市后A股市场可能出现的异动,有关部门将保持高度警惕,坚持底线思维,出台和研究对冲工具,缓解市场恐慌情绪;
6、为做好特殊时期疫情防控工作,我会决定,自2020年2月3日当晚起暂停期货夜盘交易,具体的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7、 为疏解相关企业的流动性困难,防范违约风险,降低市场影响,证监会将采取相关措施。一方面,对疫情防控期间到期的公司债券,发行人生产经营正常的,我会通过设立绿色通道等措施,支持发新还旧;另一方面,和证券交易所积极引导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做好相关风险监测和市场服务,督促受托管理人积极履职,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协调,积极引导投资者对疫情防控期间到期的公司债券,通过与发行人达成展期安排、调整还本付息周期等方式,帮助发行人度过困难期。
8、 疫情对市场的影响是短期的,不会改变中长期走势。
9、 推进改革的方向和决心不会因为疫情带来的暂时困难而改变。
10、 资本市场改革是根本性、系统性的改革,是市场化、法治化的改革,会利好整个资本市场,给市场参与各方带来更多机遇。
明天开市,A股将怎么走?
2003年的非典疫情与当前的新冠肺炎有较大的相似性,复盘当时的A股表现也会为判断开市后市场的走势带来参考。
非典疫情带来的上证指数波动是以2003年4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广东、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列为疫区为转折点的。自2002年12月第一例SARS感染至2003年4月,由于对疫情认识不足,上证指数并未受到疫情影响,反而走出一波春季躁动行情,年初至4月15日上证指数累计上涨20%。
随着4月疫情全面爆发,市场恐慌情绪触发,4月15日后的八个交易日中,上证指数大幅下跌8.8%,其后行情整体处于波动阶段,直到6月中旬疫情基本稳定,大跌并未再次出现。
招商证券认为,SARS疫情告诉我们,投资者通常会在事件发生时低估事件冲击的严重程度,随着标志性触发事件发生,市场会出恐慌导致大幅下跌,并超调。随着标志性缓和信号发生,市场会出现反弹。随后,事件冲击影响消失,市场回到当前基本面、流动性的决定框架。
参考SARS的时间表,当前新冠病毒已进入了全面爆发期,结合春节期间全球股市的剧烈波动,开盘后A股很可能会进入恐慌期。
SARS疫情全面爆发后的加速恐慌期中(2003.4.16-2003.4.25),28个行业全线下跌,其中,医药生物行业表现最坚挺,仅小幅下跌了0.45%,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机械设备表现其次。钢铁、休闲服务、交通运输、非银金融和通信行业跌幅最深,8个交易日内下跌超10%。
将时间拉长来看,在疫情全面爆发至疫情基本结束阶段(2003.4.16-2003.6.15),公用事业、计算机、采掘和传媒板块累计获得了正收益,表现最好,农林牧渔、房地产和建筑装饰行业表现最差。
展望后市,机构怎么看?
而伴随新冠病毒疫情进展,越来越多券商分析师就此次疫情对中国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影响作出各种角度的分析。
海通证券姜超:
以史为鉴,理解新型肺炎的应对与影响
总结来说,2003年非典对中国经济只是在短期内形成了小幅冲击,但整体影响不大。最终2003年全年GDP增速为10%,比2002年的9.1%还略有回升。不同之处在于,本次新型肺炎对经济的短期影响相比2003年可能会更大。
首先,交通条件与2003年完全不同,为了控制疫情,交通管制的力度和范围可能会大于非典时期。其次,国际关注程度也不同,在2005年,《国际卫生条例(2005)》正式生效,其中创设了“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此后世卫组织一共宣布了6次“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中就包括了本次的新型肺炎,这可能会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最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也不同于2003年非典时期。2003年中国经济处于工业化的上行周期,但是当前中国经济处于高债务下的下行周期,2019年四季度的GDP增速仅为6%,哪怕经济增速下行幅度与2003年二季度一样是2%,经济就会从中速增长降至低速增长区域。
而相同之处在于,新型肺炎作为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其持续时间是有限的,因而对经济的影响也是短暂的。由于新型肺炎疫情的冲击,2020年一季度中国GDP增速或将降至6%以下,但在二季度以后,如果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加上灾后重建的需求增加,GDP增速有望重新回升到6%左右。
招商证券谢亚轩: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经济与政策展望
对标非典疫情,交运仓储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其他服务业受到的负面冲击最明显。假设2020年一季度其他行业GDP保持稳定,上述行业GDP增速回落幅度与非典疫情一致,那么这将拖累今年一季度GDP增速0.9个百分点,及一季度GDP同比增速将显著下滑至5%左右。
本次疫情对总需求水平的影响可能与非典疫情的特征一致,即消费需求萎缩最为严重。但与非典疫情不同的是,当前消费是中国经济的压舱石,2019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57.8%,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31.2%,而在2003年,二者的贡献分别为35.4%和70%。因此,从总需求水平的影响看,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可能要大于非典疫情。但从受影响的地区看,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全国GDP规模的冲击可能不及非典疫情。
对于市场而言,由于上半年弱复苏进程的推迟,当期权益市场可能在医药、科技等方面有结构性机会,整体性机会短期内出现的机会显著下降。在完成翻一番的目标前提下,若一季度GDP仅有5%左右,那么二至四季度GDP增速的均值应达到5.7%,那么疫情结束后权益市场机会更好。
华泰证券李超: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经济影响全分析
本轮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从1月中下旬开始迅速升温,我们认为疫情可能对经济生产生活多方面产生负向冲击,一季度经济基本面可能受到短暂压制。基准情形下,疫情可能在今年一季度得到控制,从二季度开始,各部门经济活动逐渐转为正常,二季度GDP增速反弹;悲观情形下,经济增速可能连续两个季度低于6.0%。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从三季度开始,政策刺激力度可能超出市场预期。
政策对冲疫情影响重点主要在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将维持稳健略宽松的基调,或加大调控力度,预计将采取宽货币与宽信用的组合,提高信贷、社融增速,2月可能实施定向降准。降息有可能在3月1日存量贷款LPR替代过渡期结束之后开启。我们预测2020年社融增速11%,二季度末为高点11.5%,M2增速9%,二季度末高点或可达9.5%。预计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压力加大,一般预算支出力度加大并可能前置,存在两会提高赤字率至3.5%的可能性,专项债规模适度提高,可能考虑发行特别国债。
在悲观情形下,国家可能运用的政策储备包括:以较大力度刺激汽车消费;下调购房首付比,并同时推出房产税;继续加大保障房和老旧小区改造规模,同时PSL投放力度对应加大;信贷社融继续放量,大规模发行特别国债、批复加大地方专项债新增发行额度。
广发证券郭磊:
疫情对宏观经济及资产定价的影响浅析
疫情对于第三产业(交通、餐饮、旅游、零售、娱乐、房地产)影响广泛,对第二产业(因企业复工延迟、投资延迟、出口报关延后、物流约束)亦会有一定程度扰动。疫情冲击和2003年SARS相比节奏更靠前(如按钟南山院士预计2月中旬前达到高峰),粗略估计疫情对2020年一季度单季名义GDP增速的影响在1.5个点左右。一季度GDP一般占全年22%左右,全年影响目前判断尚早,但影响量级应显著低于一季度。
疫情可能影响政策节奏。考虑到中小、小微企业短期受冲击较大,并关联影响就业和企业预期,有较大概率促发财政和货币政策在防控形势好转后的扩张性。
从偏高的1月BCI、PMI(采样均反映1月前三周)来看,疫情升温前经济内生趋势较好。那么疫情对经济来说相当于一个短期供给冲击推动的需求收缩;疫情结束后供给打开,叠加制造业低库存及政策稳增长,可能会导致经济阶段性修复斜率较高。而这一点容易被忽视。
资产定价会提前反映三块内容:一是名义增长和企业盈利的走势;二是对政策空间和节奏变化的预期;三是不确定性所带来的资产折价。目前商品市场尚在下修过程中;后续需要依次关注三个关键时点,一是疫情拐点(疑似和医学观察人数显著下降);二是政策稳增长出手点(财政和货币政策信号出来);三是经济数据下行脉冲后的企稳点。
民生证券解运亮:
别忽略了经济修复力,资本市场危中有机
毫无疑问,疫情短期内对经济冲击较大。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主要有如下渠道:首先是人群聚集性行业受到直接冲击,主要包括零售、餐饮、旅游、交通等行业;其次是各地企业延迟复工使短期内生产承压;再次是世卫组织“PHEIC”表态本身并不值得恐慌,但主要经济体对中国旅行和贸易的限制,将对我国出口形成负面冲击;最后是很多中小企业每停工一天,就需要消耗一天的成本,每一天都在承受巨大损失。
本次疫情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或大于第二产业,对消费和基建影响也将较大,疫情爬坡期影响或大于SARS。当然,本轮疫情采取防控措施更早、更加严格,疫情爬坡期或短于2003年。
但不应忽略的是,经济体系的修复能力。其一,很多生产消费可在季度间腾挪安排,灾害过后通常会出现报复性反弹;其二,防疫救灾活动能够起到帮助和促进经济修复的作用,财政增支和社会捐款,如果执行到位,都会转化为相关行业从业者的收入,在乘数效应作用下,又可产生一系列连锁收入;其三,政府适时适度的逆周期调节也有助于经济修复。
疫情讨论趋于理性,资本市场危中有机。目前社会各界对于疫情的关注和讨论已趋于冷静,这表明,疫情最恐慌的时候可能已经过去,理性的分析将逐渐成为社会主流声音。疫情影响下,资本市场可能呈现分化局面,受影响大的消费、周期板块深度调整,受影响小的科技板块表现明显胜出,我们继续坚定看好科技板块的相对表现。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