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视频直播

3月5日15:45华润元大基金投资管理部负责人刘宏毅分享:2020资本市场展望与投资理念。

主要观点:

去年A股涨了很多,今年还能继续涨吗?

拉长一点看,其实2019年A股并没有太大涨。在2019年年底的时候就对2020年非常乐观,起码我觉得是有机会的。我不是说指数有多么大涨,我是觉得机会很多。

春节后A股波动较大,怎么看?

A股春节以后的快速上涨,很大一部分确实有情绪的影响,一个是趋势资金。还有一部分是疫情之后的炒作,包括本来春季的行情投机的情绪就比较旺盛,可能是有共同释放,可能造成短期龙头股票涨得更多。也出现了一定的回调,但是我觉得回调不代表结束。

成长股的投资机会还没有结束

很多公司无论是信息技术产业,还是医药生物,还是新能源、光伏,这些偏向于成长类的新经济的领域,其实都出现了全球的龙头,这些龙头技术上获得了顶级客户的认可,同时它的全球的份额还比较高。从产业的周期来看、政策来看,成长股的投资机会还没有结束。

文字实录:

刘宏毅:2020年我自己是相对乐观的,这个乐观不是对指数级别有多么高的期望,而是觉得机会非常多。如果大家持续关注股市或者是关注资本市场,知道2019年发生了什么。2019年我们的股票市场实际上机会还是蛮多的,消费股、电子、医药都出现了很大的行情。其实在去年四季度的时候,很多散户投资者、基民、机构,交流下来都有一些迷盲,觉得去年四季度的时候好像什么板块都涨了,股市大涨,是不是2020年没有机会了。当时是这样的,跟我交流的很多人都是这样。但我当时是偏乐观的,起码觉得是有机会的,原因有几个。

第一,2019年大家看到的股市的大幅上涨,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之上,就是2018年我们的股市几乎可以说是单边下跌。2018年大家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可能内外交困。2018年和美国的贸易战2、3月份开打,一直到11、12月份双方才重启谈判。这一路外部的负面打击非常多。内部当时也是资管新规刚刚推出来,有一个时间限制。所以,2018年A股内外交困,造成了单边下跌。2018年年初的时候,指数上证综指可能是将近3500的点位。2018年四季度的时候低点是2400,这其实是一个单边下跌的行情。拉长了看,2019年其实它的上涨很大程度上也只是修复。

从市场本身来说是大家要拉长一点看,其实2019年并没有太大涨。

另外,2019年跟之前有一个不同,我们股票市场的风险确实排除了很多。2018年国内的股票市场有很多股权质押问题、杠杆的问题。其实2018年都充分暴露了,很多公司确实开始了退市,还有一些公司获得了救助,净利润还可以。所以,2019年股市的风险也获得了排除。同时2019年我们的经济结构确实有些改变,包括有些公司开始发生明显的拐点。

我是觉得2019年年底的时候,市场很迷茫、很恐慌的时候,觉得涨了太多,2020年没有太多机会。我是比较乐观的,因为看长一点,2019年的单边上涨或者是很多机会都是来自于2018年的下跌,拉长了来看就是刚刚回到2018年之前的位置,这是一个关键。

另外,从经济上来看,2019年包括现在,外部环境有改善。

内部股票市场的风险也获得了排除,同时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科创板的推出,提供了很多新的机会,我们很多新的股票、新兴产业开始上市。

我站在这个角度,在2019年年底的时候就对2020年非常乐观,起码我觉得是有机会的。我不是说指数有多么大涨,我是觉得机会很多。

更新到现在,大家可能会说你说的都是过往的事情,2020年已经过了快一个季度了,目前还有新的问题。可能你看对了,但是后面怎么看?现在可能相对于去年年底有几个新的变化,主要的变化可能就是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大家的经济生活和金融市场的冲击都很大,现在中国获得了控制,但是海外可能愈演愈烈,大家对这个怎么看?说实话疫情有点超我个人的预期,其实1月20号前后,中国疫情发现有点升级的状况,我个人也是有点低估它。但是出于直觉,还是在春节前后做了适当的规避风险的动作。因为一个是有一个长假。另外,本身不确定性比较大,当时有一点规避风险。春节之后的走势超过预期,我认为市场会小幅调整之后基本上回到原来的趋势上,但是其实第一天跌得很多,后面涨得也比预期的多,整体拉长来看还是没有太大超预期。现在来看这个疫情在国内基本上获得了控制,国内的复工复产加速了,3月份或者4月份对国内影响不太大,包括股票市场也基本上反映了这个状况。后面短期可能是担心欧美、韩国、伊朗问题,这些问题因为文字语言尤其是信息的不对称,我们很难了解它的具体情况。但是有几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它自己的经济走势可能对全球影响更大。它的恢复对全球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海外跟我们有一点不同,他们人口的聚集程度,包括人口的流动性跟我们有很大差异。所以,也可能不是像我们那么担心。另外,可以参照一下“非典”。肺炎的状况我请教了很多生物学的博士,包括专门做医药的基金经理、研究员,大概目前发现的6、7种冠状病毒这种类似的病毒,基本上都是在天热夏天之前就消失掉了,无一例外。2003年“非典”也是在5月份消失掉了。2003年“非典”在北京消失掉,是因为北京处于北方,它的天气热得比较晚,5月份的时候天气比较凉爽,所以最后“非典”流行的时候是在5月份。目前来看除湖北以外基本上都控制住了,南方像广州这些地区,3、4月份天气已经很热了,已经不适合这种病毒生存了。北方或者中部地区可能还要延续一段时间,但是目前的防控力度,包括这些医护人员的贡献,我是觉得在3月份整个复工率会达到70%、80%,部分行业达到80%、90%,影响应该是慢慢在减弱。

海外从目前来看,只是部分国家可能比较严重,但是他们跟我们有一个不同点,他们的人口密集包括流动性没有我们这么大,我们正好赶上春节人口大流动的时候,中国的人口其实本身就比人家要密集很多。我是觉得海外确实有的人他们说是当作流感对待,我觉得也不是完全不靠谱,肺炎的影响有可能会影响一段时间,但是终归会消除掉,在全年的角度很难把肺炎当作全年的重要变量,参照“非典”,它在夏天会消失掉。参照国内的管控程度,基本上也是在3、4月份结束。所以,冠状病毒这一块我不是很看重对全年的影响。我自己觉得现在还是从产业角度或者是从经济基本面的角度去决策。

大家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在这几年尤其是2015年之后已经发生很大变化,跟全球经济开始脱钩了。大家知道可能很多投资者经常一分析中国经济的时候,老是看三架马车或者是房地产。但实际上从2015、2016年以后,中国的经济发生很大的变化。一个是跟美国、跟欧洲这些经济体的周期不同步。现在在什么状况呢?现在我们基本上经济大家可能了解得比较多,已经调整了将近2、3年了,我们是2016年执行了供给侧改革,2017、2018、2019年已经连续下行两年以上了,包括汽车行业、手机行业、地产行业,都是已经走了一个比较长的下行周期,目前在相对的底部。美国可能是最近刚刚开始向下行,我们的周期是不同步的。

另外,中国的经济体量也很大。中国的经济角色在全球的分工中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原来是低端的生产者,用我们充裕的劳动力和廉价的自然资源,以环保为代价,去换取经济增长。但是从这几年开始,这些生产要素发生很大的变化,另外我们的政策导向也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可能在分析中国的经济的后期发展的时候也要更多地考虑自己。我自己的一个阶段,中国经济在全球分工链中角色发生变化了,以前是一个在低端的加工制造业的角色,以后可能向上攀升。并不是说一步登天就变成一个消费国,中国可能还是一个生产国,但是可能变成类似日本、韩国、德国这样的角色,向高端进军,这是比较关键的一点。另外,从产业层面看到中国一个很大的变化,大家关注股票会发现我们有很多公司在世界上都会有一些比较大的市场影响力和比较多的份额,在科技领域有华为,在医药领域也有一些全球的龙头,基本上都是我们的产业升级也好,或者是科技突破也好,都是有一些龙头企业。

未来对于中国的经济,我是觉得偏乐观的,最差的时候是2018年,贸易战升级加上流动性的收紧。其实2020年到目前对2019年年底的情景假设里只有一个变化,就是疫情,但是我觉得这个影响不会超过一个季度,基本上上半年截止,全球可能也就到4、5月份。对全球而言,因为资产价格反映的是长期的定价,我还是偏乐观的。

我看好哪些方向?自己还是看好成长方向。我自己目前主要管的一个产品是叫信息传媒技术。信息传媒技术今年的业绩还算可以,今年以来收益率是42个点,同类排名第一。但这里面时间上是有些运气成分,但其实在我们坚持自己的主线,去年四季度的时候,首先我对整个市场是偏乐观。同时,我坚信中国这些科技类的企业或者是这些成长行业会获得一些突破,这个时候对它进行了超配,目前我还是坚持这个观点。有几个非常重要的观点:

一,大家可能这两天市场跌多了会很迷茫。大家想一想长期哪些东西没有变?比如5G的建设周期,可能要持续3到5年,去年只是5G的基站招标的第一年,大概全国只有15万个基站。去年底大家的预期是70万到100万,可能很多人的预期是70万个基站,但是从目前政策的推进和主要运营商的表态来看,今年的基站建设数量应该是到预期的上限,就是100万个基站,5G的建设周期目前是刚刚轰轰烈烈开始。这一点是很确定的。

另外,中国的国产替代或者是产业升级也在继续。资本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大基金,包括有各种各样的行业获得了国家的支持。但是它们肯定是技术上有一定的成熟,有些客户,这几年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贸易战层面,我们开始加速进程,这个进程也是很长期的,不可能两三天下跌就结束了。

还有一点,从我们了解和关注的情况来看,很多公司无论是信息技术产业,还是医药生物,还是新能源、光伏,这些偏向于成长类的新经济的领域,其实都出现了全球的龙头,这些龙头是什么意思呢?技术上获得了顶级客户的认可,同时它的全球的份额还比较高,不能说个位数,都是十几个点、二十个点的份额。

所以,我是觉得从产业的周期来看、政策来看,还有企业来看,我是觉得升级的周期,成长股的投资机会还没有结束。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这两天市场大幅下跌或者是有些个股回调,包括一些机构投资者来问我怎么办,是不是结束了。我坦率地讲,择时不是我很擅长的。因为去年四季度的时候我买我的重仓股的时候,我对今年一季度的想法是越低越买,我并没有想到今年一月份一定会涨,我只是觉得我的股票是好的,我敢于越跌越买。但实际上市场没有给我机会让我买得更多,一季度很快就涨了。这里边的很多股票在去年3、4季度就开始买入了,到现在涨了3倍或者是4倍。但是在涨的过程中没有人关注这个市场怎么办,涨的时候为什么涨也没有问,包括上涨的过程中,比如它涨了4倍,中间可能也有跌停或者是跌20%,没有人关心,大多数投资者都是在已经涨了几倍以后来问“这个股票怎么这么牛,哪些基金买了这只股票”,这个时候来关注,我就觉得很难回答。一只股票已经涨了4倍,它最近可能跌了20%,他来问我怎么看。其实我没有任何观点,这种短线我是没法看的,但是中长期的逻辑还是的。因为股市是每天都有波动的,其实你想赚大钱或者是说赚一些稳定的,你可能最好是看长期逻辑,不要考虑每一天的波动、每一天小的消息或者是盘面的影响。

所以,现在我是觉得从产业的角度,从政策的角度,从这些龙头企业的动向来看,我还是坚定看好的。但是这里面确实有些个股会调整。举个例子,很多股票我在底部买入,涨了4倍的过程中,涨到2倍、3倍的时候没人关注,很多人是从3倍涨到4倍的这一段关注我,这可能是有些情绪的影响。今年年初以来快速上涨以后,才获得了市场的关注,这个时候一些趋势资金或者是一些想赚快钱的资金进入了,这个时候它会把这个市场短期情绪达到一个高点,可能略有高估或者是涨得太快了,有一定风险。但这不是我们能决定的,我们只是负责选入好的股票。哪一天涨或者是具体的什么时间涨,不是我们能把握的,这是市场的一个情绪。我们选择最好的,等待别人来发掘、来认同。我是觉得对我目前的投资方向或者是持有的股票,或者是你买入的股票,我还是坚定看好的。

大家可能还是不能免俗,主要是看短期的波动和走势。我不能预测,只能解释一下。

这个市场其实在春节以后的快速上涨,很大一部分确实有情绪的影响,一个是趋势资金。还有一部分是疫情之后的炒作,包括本来春季的行情投机的情绪就比较旺盛,可能是有这个共同来释放,可能造成短期龙头股票涨得更多。当然它出现了一定的回调,但是我觉得回调不代表结束。这些股票我拿了很久,包括它长期的市值空间我们都是有自己的目标的,这个过程中的涨跌我们不是很看重。

我是觉得从投资角度来看,今年还是机会蛮多的。另外,我自己的持仓或者是持仓的方向非常坚定。今年我个人做个判断,今天可能很多人还觉得上证50在涨或者是蓝筹在涨,我不排除它们涨。长次开会也有投资者说地产股会不会涨,我说会涨,但我不会买,原因是比较机会成本,因为机构的建仓或者是基金经理的操作是有成本的,资金量比较大的时候有一个进出的成本。如果你的股票你的预期收益只有20个点,我是不会买入的。但是我的预期收入翻倍或者翻两倍,我是可以容忍10%甚至20%的回调,我中间也会进行一些操作来熨平波动,尽我所能。但是基金经理部可能赚每天每一个波动的钱,他只能赚他熟悉的部分的钱,他要忍受的是短期的波动。所以,短期的市场波动也是个机会。什么机会呢?我个人来说是一个选入更好的股票的alpha的机会。我对春节以后到目前的行情概括,到2月底、3月初是beta的行情,是板块扩散的行情。我们7月份就买了,一直涨到今年年初没人管,但实际上它涨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可能跟风的投资者会觉得这个股票怎么这么牛,就会涨相似的股票。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个beta的行情,就会扩散。你选的是一个龙头,是alpha,你想赚的是超额收益,但是超额收益到了一定的时候会引起资金的关注,就会有跟风资金,就会短期有一个快速的冲顶。目前回调,快速冲顶或者是beta的行情告一段落了,但是后面alpha有超额收益的股票可能还是建仓的良机。我们内部的话,还是通过自己和内外的研究资源来挖月。这一段时间有些投资者包括持有的基民会觉得你的股票怎么不涨?你的业绩怎么不动了?大盘指数在涨。其实那些大盘指数跟我们没有关系。为什么呢?因为我不可能赚每天的波动。没有任何人能够无缝切换,因为这个市场每天都有涨停板。大家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测算,如果你每天都抓到10%,你一年会赚多少倍?可能是赚几百倍。我没有测算过,但这是不现实的,我们只能做非常长期的逻辑,就是这个股票起码能看半年、一年甚至两年,两年这个市场空间足够大,但是你能容忍它短期的波动,甚至越跌越买。目前来说我对市场的行情,它是beta行情的结束,再下一步可能是要走一波alpha行情。alpha的行情对基金经理来说他可能要调仓,要做重新的配置。但是整个方向而言,还是偏成长股方向。但是绝对收益者可能会选择上证50或者是蓝筹,相对某一阶段会有(行情),但是我们不能求全,不能很完美地所有的钱都赚到,这不现实。

全年的风险。我原来偏重于宏观策略,做宏观策略包括所有的路人,包括网络的评论,都爱去做一件事情,就是预测危机。后来我发现预测危机是非常非常难的,因为很多经济学家,包括一些首席的策略,曾经是通过预测危机出名的。大家知道美国的诺奖得克鲁格曼研究世界经济学的,拿了诺贝尔奖,但是他在媒体上、财经界的出名是因为他预测了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包括上一轮次贷的时候,有个别的经济学家预测了次贷危机。但是大部分时间预测得不好,只是偶尔一两次是看对的。所以,提示风险要提示,但是不能因为它来干预你的行为。风险是做一些预案,但是不能把假设的场景、小概率事件作为基准。

全年的风险是有的,比如美国经济完蛋了,现在我对国内经济是很有信心的,因为国内是没有风险的,现在的风险基本上都是摆在面上的,都是已经暴露了。而美国的经济是在高位,不知道它的资产价格包括经济有多少风险,这是很确定的。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说为什么经济不好的时候股市可以涨。可以回头看美国股市牛了好多年,从次贷危机以后一直牛到现在,但是它前面涨的很多原因,投资者认为风险已经暴露得足够充分,它的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风险暴露得非常充分,金融机构基本上重新清理了一遍,修改了法律法规,监管非常严。目前有没有新的风险,不知道,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在掩盖之下的。但是中国我是比较放心的,因为中国这两年政策其实主动排除风险,杠杆的风险或者是资产价格的风险,都是非常重视的。所以,这一点对内部我是觉得没有什么风险。外部风险我觉得很难测,但是也要看到我们跟2008年、2007年不同,中国的经济体量比较大,包括这两年我们国内的政策非常非常有定力,包括前两天又有媒体包括首席们呼吁放地产或者是做一些不必要的过大的刺激,其实从上面来看表现得很有定力。越是这样有定力的时候,其实后面是越安全的。

所以,我对风险提示可能还是来自于外部,因为美国的经济在高位,而美联储本身降息表明它可能察觉到了一丝丝风险,但是在事前它也很难去判断。因为回头去看2008年的金融危机,其实美联储也是错判了,它当时并不知道次贷危机这么严重,也许它的行为会滞后。但是中国是做好了足够的应对,这个足够的应对就是过去两年去杠杆也好,或者是有定力的话,给未来留了很大的空间,或者说我们没有风险积累。

这是我大概的观点。因为涉及到公开的信息,不能讲太多,也是我的一些模糊的观点。大家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提问、交流。

问答实录:

提问:半导体芯片产业怎么看?

刘宏毅:我前面讲过了,芯片产业包括半导体产业我们一直看好。大家如果看公开信息,看我去年三季报。三季报我的持仓里就有半导体的股票,从我的成本,它到现在可能涨了四倍,我一直看好,所以我才能拿到4倍。

半导体去年看好的原因是什么呢?去年最初我们看好的是存储。存储在过去几年价格是个下行周期,但是去年下半年我们就看到它在价格的底部有一些需求的好转,手机的触摸屏相关的这些挂件有存储。还有苹果的耳机上也有很多存储,包括未来的物联网,都有存储产品。它的用量非常非常大,但是存储全球的供给却很少。现在相对来说做物联网层面的存储全球说是有5家,但实际上供(产品)的只有3家,两家在台湾,一家在中国大陆。我们去年看好半导体的存储,一个是它走周期底部,同时它边际上油需求的改善,苹果的各种各样的产品会使用,包括整个其它手机,还有在物联网时代,比如智能电表等各种各样的东西。物联网的下游非常碎片化,但是都要用到存储,它的量很大,想象空间很大,但是它的供给者全球只有三家,两家在台湾,一家在A股。我们当时选了它,当时给了很大的回报。目前我不好评价,只是方向我是看好的。因为5G最后会搞物联网也好,万物互联也好,终端会越来越多,用半导体的地方是越来越多,你是想象不到的,下游非常碎片、非常大,可能随时某一天有一个领域出现。我是觉得长期看是没有问题的。

这是一个板块效应,短期可能有一部分回调,我在前面讲过,有一部分是情绪使然。股票我可能去年年中开始就买入了,前面涨了2倍、3倍没人去关心这只股票,也没人关注我的基金,涨到4倍有人关心。就是因为龙头股或者是个股到了一定高度之后,引起了资金的关注,资金去扩散,找到了相类似的股票。相类似的股票在我们最初并不是很看好,或者是没有做重点配置,肯定是有一些瑕疵的,这是一个原因。但是因为情绪造成整个板块的行情,这个时候是有一点点问题的。

我是觉得长期来看,我们国家的半导体行业,无论是存储还是逻辑芯片都要继续发展。大家知道我们跟国外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国家的大资金也好或者是各种各样的大的客户去扶持,这都是很决定、很确定的。

我是觉得大家如果想赚快钱,是可以“休息”了。但是如果你想跟我们一起去等这个产业链机会或者是去赚长钱,可以持续关注。

提问:半导体设备怎么看?

刘宏毅:半导体设备也是对我净值贡献很大的,因为我们是看好整个半导体板块,也看好半导体板块,这也是看长逻辑。我买入的时候并没有想它会涨3倍、4倍,我想的是它一定会涨,它是低估的,逻辑上客户的认可也好包括它的份额都会扩大,包括它长期的空间是很大的。我对它的估值方法是看它未来两三年之后能涨多大,未来两三年之后在市场上能占到什么地位,但是确实买入的时候全市场对它的分歧很大,用PE估值,我觉得科技股不是很适合用PE估值,但是我能明显感觉到它是低估的,如果PE估值,等到20倍买是买不到的。所以,长期方向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这是短期的资金行为。有一点可以肯定,龙头的股票会回到之前这个高点。哪些是龙头?因为有合规的原因,我不会在这里讲。这是一个现象。半导体我是长期看好的,但是这里一定有一些确实是过度(上涨)了。但是一些龙头,它长期的市值空间足够大,它会超过目前的高点。但是我希望大家不要赚快钱。

提问:你的操作频繁吗?

刘宏毅:我的操作很不频繁。大家可以看我三四季度的持仓,很多股票三季度有的四季度还有。如果后面一季报出来,会发现三季度的股票在一季报里还有,只是可能顺序发生变化,有的不在我前十大,只是因为申购或者是一些操作的原因,它变得在“十大”之外了,一直没有卖,只是没有那么频繁的操作。因为现在规模大了以后,操作起来很困难。

我前面讲过,基金经理不可能赚每天的波动。我看了一些网民的评价,我觉得很好笑,他们觉得今天跑赢了,明天跑输了。但是如果我赚了今天的钱,我可能把今后一年的钱都输掉。比如我今天迫于压力买了一只今天涨停的股票,我可能所谓的站岗,套了一年,把后面一年的机会输掉了。基金经理不可能赚每一天的钱,所以操作不是很频繁。但是毕竟我们背负着业绩的压力,每一个基民买进来都希望净值平滑,公司也希望我们业绩稳定,还是有一部分操作,这一部分操作只是适当的,比如涨到过高的时候,我们也会做一些小的操作。但是很多股票其实由于市值的限制包括监管的限制,我们是不会参与的。所以,我们的操作不是很频繁。

提问:新能源有戏吗?

刘宏毅:新能源是一样的,新能源不是我研究的或者是投资的重点,但是我也关注过。我不好说它今年没戏,因为毕竟很多同行还在重仓新能源。我是觉得长期看也是有机会的,但是你不要赚板块型的机会。我觉得年初的热情也是个beta行情,后面可能要歇一歇,后面应该还有个股机会,个股机会是一定有的,包括龙头可能会长期回到那个位置。但是我是觉得它的板块机会要等一等。因为新能源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它是四季度开始涨的,它实际上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它的变化来自于电子的情绪外溢。因为在去年三季度的时候,基本面发生变化的是电子和医药,两个行业涨了很多。但是四季度的时候,很多人畏高之后开始做资金的博弈角度,会流出一部分资金做新能源,当时正好碰上新能源的两个主题投资机会,一个是特斯拉的国产化,还有大众的MEV平台宣布可能要落地。那两个东西都是长期的,它对整个行业拉动其实短期没那么快,包括特斯拉的量其实跟传统车相比量不是很大。所以,新能源车去年四季度的行情,到现在有一部分是主题投资成分,但是它赶上两个大的催化,一个是特斯拉的国产化。另外是大众MEV平台要落地。这两个催化给大家一个预期,电动车时代是不是加速了?看未来两年是不是电动车有很大的机会。这是很多投资者预期上获得很大提升,但是基本面包括整个行业的供需,我个人感觉没那么快。当然我讲的是我自己的理解,因为很少买新能源车,包括我自己的车还是开的燃油车,因为我没有开过特斯拉,也不是它的粉丝。也许哪天我开了,改变我的观点。新能源车去年四季度到今年前面的难题是主题性投资,主题性投资暂时告一段落是两个标志,一个是龙头公司的定增计划出来了。还有一个是特斯拉要自己建电池厂。特斯拉让国内的企业供磷酸铁锂,而高端的电池特斯拉自己做。大家看我的持仓,我没有买太多的新能源车,几乎一股没有,只是说参照。

提问:IDC怎么看?

刘宏毅:IDC 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逻辑上很好,所谓的5G周期,去年刚刚一年,今年、明年都是建设高峰的一年,5G建设肯定流量上升,互联网企业也好,哪怕是运营商也好,都要加大IDC投资。其实去年底我也尝试配了很多IDC,但是没有大配,我没有超配,没有进入“十大”。当时我配的还是半导体为主,IDC我按照产业逻辑来看,它启动得有点早。但是因为想的可能是5G建设到比如下半年启动,但是其实很难预测,我们也不是神,要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因为疫情,因为肺炎的影响,大家都在家里面玩手机、看视频,导致流量的暴发。所以,把IDC给刺激起来了。包括我们确实看到BAT这些巨头大量投资这个领域。所以,我觉得IDC的长期方向是没有错的,但是它短期有一定的“抢跑”。给我机会我想投,但是它有点贵。长期你其实拿着,它会规定。IDC可能会带来鸡犬升天,但是我觉得投资者不要去做概念交易,还是选择龙头。公开的信息、大券商的报告大家也能够找到。大家不要去投IDC的概念,我了解有些公司肯定是有差异的,我可能买也只会买一两只股票、两三只相关的股票,但是不要把它作为概念投资,IDC长期方向是没有错的。

提问:重点持仓什么板块?

刘宏毅:重点持仓板块只能说大致的方向,即使交易不频繁,也会调整。目前的板块和年初大的行业板块上差异不是太大,有些可能是根据市场的表现做了一些操作。因为我们是公募基金,有些基民比较热情,根据新的申购基金做了新的配置。方向上没有差异,方向上主要还是5G、电子,包括偶尔有一些传媒、消费等其它的股票。大行业不会变,细分板块可能是按月度或者是季度上是有变化的。

提问:军工怎么看?

刘宏毅:军工从研究员的角度来看有好转,但是2015年以后一直处于高估值的状态,这几年一直在消化估值,有些军工股出现了业绩好转,出现了一些订单或者利润,但是涨不起来,就是因为它在2015、2016年之前估值太高了,可能一百倍,现在突然利润改善很难去反应,因为它可能估值表明了一定的预期。

提问:医药怎么看?

刘宏毅:我目前的产品没有配,但是如果将来有机会我会去买。因为医药这个行业是永远有成长股的,但是不是说整个医药板块。大家知道我们的医药行业从2018年开始也开始大的分化。原来老的基民都知道“吃药喝酒”或者是“煤飞色舞”,这种投资理念其实是十年前或者是二十年前可以买,那个时候比较简单,那时的医药股等同于化工股,偏周期应,同质性比较强。但是这几年我们国家有一个大的政策,就是医保政策的变化还有医药降价的变化。政策的导向是鼓励创新药,把仿制药的价格尽量降低,为了让老百姓看得起病。造成的结果是医药A股有300只股票,但是能够创新的公司不是很多,可能超过200家医药的公司都是仿制药为主,他们就很尴尬,因为他们面临着不停的降价压力,他们没有创新能力或者没有积累,这时资本市场就把它们抛弃或者低配。如果它们没有创新能力,就相当于化工股。大家知道了解化工,当然高新材料的化工估值很高,传统的化工估值很便宜。所以,医药在2017、2018年以后,因为政策的推动,内部发生了巨大的分化,创新药获得高估值,传统药开始不停地下跌。所以,大家问医药,我是觉得医药一定是长期有机会,但是你要选中的也是做创新药的或者是创新的医疗设备,或者是国产替代的这种公司,才会有超额收益。如果你不幸买了有很大降价压力的公司,或者是没有创新能力、被淘汰的,那就很尴尬,它只有短期的小波段,但是趋势里很难赚钱。所以,如果在基金公司有研究员研究各种各样的服务,包括有自己的判断,我是会想办法去超配的,因为医药里有好公司。大家一定要知道医药行业这两年发生了什么变化,内部分化非常大。

提问:对通胀的看法。

刘宏毅:其实从全球长期来看,通胀不是威胁,通缩才是威胁。大家知道过去两年,从去年开始,海外的金融市场包括金融机构,包括央行很头疼,头疼什么呢?就是自己的利率越来越低,变成负利率了。因为全球中长期来看,通缩是危险。为什么呢?老龄化。如果一个经济体里都是老人为主,它就是通缩压力大。大家可能不理解,为什么呢?因为一个大学生进入了工作之后,包括他要结婚、生子,他通过什么来消费呢?他是通过信贷。大概在30多岁买房,是把你一生的支付能力拿出来消费掉,然后后面慢慢还。所以,30岁的人有借款能力,能把全生命周期的收入给挪到当前来消费掉,这个支出量非常大。但是老人的消费欲望比较简单,他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说60岁的人、50岁的人去住房贷款,你看银行给不给你贷,肯定不给你贷。所以,老龄化造成全球通缩压力,日本就很明显,日本为什么通缩?其实就是老龄化。欧洲也是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地方。中国现在也在老龄化的方向,但是还没有日本、欧洲那么严重。但是方向上,因为我们历史的一些政策影响,它是老龄化。但是可能随着未来即使你的人口政策调整,也需要十几二十年才能调整回来。现在全球主要经济里“为二”两个年龄结构比较好的国家,一个是美国,因为移民政策,因为生育政策比较灵活,它的人口几乎永远年轻,或者是它的老龄化问题不是趋势性的,它可以自我纠正,它有移民政策,包括它的一些生育政策都很灵活。然后还有印度。印度也很年轻,但是印度有一个大问题,它的抚养压力也很大。所以,全球来看我不是很担心通胀。

大家可能担心短期的一些产品因为供需的原因,上半年有一个季度不能生产,但是基本的需求还是有的,短期的供需错配造成部分展品的涨价,这是有可能的,但是长期来看是通缩为主。

提问:银行板块、券商。

刘宏毅:银行板块我个人没买,我看到了,包括三周之前有些投资者给我开电话会议,问我地产股能不能买。我当时跟他讲地产股你可以买,但问题是我不会买。为什么?它的预期收益率比较低。对我而言,我的投资方向偏向于成长,我不会说为了赚20%,错过未来一年的机会。银行也类似,我不能赚每天的钱。今天银行两个点的钱我赚到了,但是我后面可能丢定半年的钱,银行涨我可以理解,估值低,有些资金可能做一些轮动和博弈。这是正常的。

券商也是,券商和银行是比较传统的投资思维。你如果长期来看,银行包括一些大银行,它有分红的价值,它可能股息率还可以,买进去跟存款类似或者是比存款还好,是有安全垫的。如果赶上经济数据上行,你也能多赚一点,它有一定的投资价值。但是跟我们的投资方向或者是跟目前的产品不大一样。我相信大家买股票也不是为了去分红。

券商也类似,券商其实是一个beta品种。最近券商是因为成交量比较大,我们的A股在2月下旬到3月上旬可能是成交额不停地放大,可能有人在交易这个。但是其实这个逻辑看得不是太长。我不想评价这两个行业,这两个行业大部分都是国有行业,并且有人愿意交易,按是这个行业很难有趋势行情,或者是趋势行情涨了半年只涨20%,然后两天跌完。我评价得比较尖酸,不是我的偏好。

提问:券商涨那么多,外资会进来吗?

刘宏毅:如果是我,我不会进来买券商的。因为中国券商一百多个,上市未上市的那么多,包括以后券商都可以拿牌照了,自己拿了,应该不需要。

提问:消费类基金。

刘宏毅:消费类基金适合定投,当然了大部分基金都可以适用于定投。你指望消费类基金给你来多么大的超额收益还是蛮困难的,但是你可以拿得足够长,拿得长就有超额收益,它波动得相对比较小。但是消费类基金市场上的竞争者非常多,几乎中大型的购募基金都有消费类基金,你随便买一个都差不多,你甚至可以买一个ETF或者是一个行业的东西,他们的持股可能两年、三年不用变,但十大重仓股很少变动,所以基本上跟ETF差不了太多,或者你可以直接买那几个股票。

提问:3月份以后钢铁行业怎么看?

刘宏毅:钢铁行业我没法具体去讲,因为站在我的角度,比如这两天涨的钢铁股,资金背后的意愿和想法包括讲什么故事都清清楚楚,炒的不是钢铁的概念。但是我讲了太多之后会耽误他们赚钱,因为这部分资金有一部分是公募资产。我个人不大偏好钢铁行业,因为我觉得它不是周期,现在周期对它不是很有利。这两天钢铁行业涨其实不是炒的主业,而是炒IDC。前面有投资者问IDC如何,这几天钢铁行业领涨的股票都是炒的IDC,真假与否我不评论,因为这个市场上可能真真假假,但是如果我去买IDC,我在市场上买就可以了,不用去买它。

提问:医药行业及市盈率低、资产负债率低这一类行业。

刘宏毅:股票如果简单地用市盈率选股,那大家都会选了,拉出报表,买(市盈率)最低的就可以了。但事实上不是这样子。医药可能是内部分化大,以后要买,可以选择市面上专业的医药基金,它们还是蛮专业的。包括后面如果给我产品,我也会去配一些医药,尤其是创新药或者是一些国产替代,或者是一些新的器械。但是医药大部分公司不算是市盈率高,创新药市盈率很高,因为估值方法变了,是用创新的管线来估值的,这可能对普通的投资者有难度,很难了解到它的管线研发到什么进度,包括专业术语也不懂。所以,医药投资一定是分化的,简单地可以买一些龙头或者是买一些专业的医药基金。

市盈率低,资产负债率低这些行业。这些行业可能是用来做防守的,是可以的,也要看具体的行业。比如银行市盈率低,但银行的资产负债率也应该不低了。

这次疫情里,很多行业觉得资产负债率低,但实际上压力也很大。几个公开的非上市公司,大家知道西贝的老板前两天在呼吁,他们以为他们自己的现金流好,资产负债率低,但是突然间停业了三个月之后,他们挺不下去了,还要考虑目前的现金流。所以,短期的选股,这样是很难靠几个量化指标来选股票跑赢市场,这个太难了。

提问:半导体行业您怎么看待未来半年的走势?农业怎么看?

刘宏毅:半导体其实有一定周期性,因为半导体用在经济的各个领域,它肯定是科技股,它有一个技术进步。所以,从目前来看,如果没有疫情的干扰,可能半导体要看一个一两年的上升周期。但是我不建议大家去乱买,还是分化看。假设疫情突然把美国经济搞砸了,整个的企业也好都缩减资本开支,那是有很大压力的,但是目前看没有。

农业已经涨这么多了,也不好讲。农业里面肯定也有一部分是受益于政策推动的,现在有一部分是业绩兑现阶段。

提问:云计算行业

刘宏毅:云计算这个行业肯定机会很大,从去年三季度开始,美国的云计算的巨头都开始增加资本开支了,中国的云计算行业比美国稍微晚一点,去年也是一个小年,但今年也是一个大年,也是被疫情刺激要提前了一下。我是觉得疫情刺激的结果是它的股价跳涨了一下,涨得比较快,很多人下不了手,但是它的行业方向没有错。

提问:人工智能。

刘宏毅:我这一块关注不太多,说实话可能人工智能顶尖的公司还是Google。现在我们国内的人工智能可能在应用领域,都是聚焦于某些具体的领域。

大数据都是一些很分散、很泛化的投资机会。我们最终要落实到上市公司。

提问:自动驾驶。

刘宏毅:自动驾驶其实国内跟美国还是应该有一定差距的,但是其实美国可以看到Google的估值很高,也比较成熟,特斯拉是另外一条技术路线,两个都在PK。但是自动驾驶其实5G的自动驾驶或者是最终的自动驾驶是非常难实现的,因为牵扯到法律问题,它很难落地。国内肯定是有很大差距的,国内的车联网也好包括政策的鼓励方向并不是在自动驾驶,而是说车路协同。现在我了解的来看,还没有谁跟特斯拉和Google Waymo的PK,包括我们做的最好的百度,在美国公开数据来看,路面测试的里程也非常非常短,远远不够,但是在美国加州交管部门的测试,应该是Google Waymo的排名第一,还有通用的下属汽车公司。特斯拉说自己走一条不同的路线,那是另外一回事。

提问:传媒的未来。

刘宏毅:传媒也在配置范围之内,但传媒去年四季度涨了一波,它涨的主要是所谓的提估值过程或者是估值修复的过程,过程中它的行业没有发生非常大的改变,主要的改变是来自于政策层面。2018年政策环境趋冷,而去年政策环境改变了,估值修复。另外,确实目前的一些游戏的龙头盈利还是比较稳定的,增长也是比较确定的。所以,它有一个估值修复的过程。其实它未来这种公司一旦到这个阶段,只能保持自己,就已经是未来了。

游戏公司现在可能也进入了一个非常重资金的投入,研发团队、工作室包括营销网络。当然可能龙头是有优势的。但是下一代,比如5G时代包括AR/VR时代会有哪些新的游戏或者是哪些新的传媒公司,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是去年四季度到目前的估值修复过程中,实际上基本面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

真正5G时代的传媒、游戏,比如AR/VR现在还没看到,这一块可能要等下一步。

传媒里还有一块是影视,影视类似于供给侧改革,可能演员的成本在下降,包括行业集中度在提升,还有它也在整合。它短期受疫情影响,因为有些影视剧尤其是电影的上映受到影响,目前来讲即使4月份疫情受到控制,5月份大家也不敢去电影院看电影,因为风险没有完全解除。

传媒分板块,细分来看内容制作还是可以配置一下的,但是它是一个类似于行业供给侧改革,内容制作上有一部分公司还是可以配的。游戏估值比较合理了,现在还太早,未来要看到AR/VR游戏对他们创新带来变化,包括云游戏,目前还没有谁真正受益于云游戏。

院线现在肯定是受损的,我们主要是看疫情何时消散。

基金经理简介:刘宏毅先生:2009年7月至2010年4月担任湘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2010年5月至2017年7月担任信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宏观分析师,2017年7月正式加入华润元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研究部负责人;2018年1月18日起担任华润元大安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8年6月12日起担任华润元大润泰双鑫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华润元大安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华润元大信息传媒科技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9年11月8日起任职华润元大景泰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任华润元大成长精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