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入市,作为新三板深改最受关注的一大政策之一,其推动进程备受市场关注。

刚刚,证监会正式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股票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自发布之日(4月17日)起实施。

《指引》明确规定,基金投资挂牌股票,基金类别应当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及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基金。基金财产仅限于投资精选层股票。所投资精选层挂牌公司被调出精选层的,自调出之日起,基金管理人不得新增投资该股票,并应当逐步将该股票调出投资组合。

在此之前,公募基金产品只能通过专户产品形式参投新三板市场,最低认购金额为100万元,性质上属于私募产品,部分普通投资者囿于高投资门槛而无法参与新三板投资。

下一步,证监会将按照《指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投资新三板精选层股票。

目前,已有多家公募机构积极筹备相关投资精选层的产品,嗅觉敏感的公募基金究竟如何看待精选层带来的机会?

4月16日,某公募基金投资部门负责人在一场新三板活动上表示,“不能简单的以估值套利的心态去做新三板投资,这也是我们从2015年以来总结的经验教训。因为试错成本太高。”

公募基金投资新三板政策正式落地

随着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2020年年初,证监会起草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股票指引(征求意见稿)》(简称《指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根据《指引》,公募基金(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可投资新三板精选层股票。

全国股转公司相关人士近日表示,“公募基金的入市有利于改善新三板投资者结构,提升交易的活跃度,提升公司的质量,健全市场退出机制。”

实际上,新三板市场对于公募基金的期待一直存在。尤其是自新三板深改启动以来,公募入市的相关政策受到高度关注,由于机构账户是长期稳定资金的重要来源,有业内人士认为,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有望因此得到大幅改善。

据股转相关人士透露,“目前公募基金正在积极准备进入新三板市场,并开展了相应的产品设计。”

刚刚,证监会宣布该《指引》正式落地!

从反馈意见情况看,社会各界对规则总体认同,认为当前允许公募基金投资新三板精选层股票,有助于形成改革合力,改善新三板投资者结构,提升市场交易活跃度,有利于拓展公募基金投资范围,帮助投资者分享优质创新创业型企业成长红利。

《指引》主要明确了公募基金管理人要求和可参与投资的基金类型,规定了公募基金的投资范围仅限于精选层股票。

为抢占这一增量市场,多家公募基金已在筹划新三板市场的投资布局。据报道,目前博时基金、南方基金、富国基金、汇添富基金、万家基金等在内部积极调研,并形成有关精选层投资的产品方案。

全国股转公司也表示,将推动把新三板基金产品纳入创新产品,加快审核速度,确保首批新三板基金产品能够参与挂牌公司股票公开发行的认购,目前已有20余家基金公司表示有意向发行产品,部分基金公司已就产品设计方案与监管部门进行了沟通。

公募曾是新三板市场重要参与者

公募,曾是新三板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早在2015年4月末,宝盈基金通过子公司设立发行了公募行业首只新三板产品,此后华夏、财通、南方、汇添富等近20家基金公司完成了新三板布局。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基金公司及基金子公司通过专户、资管计划投资新三板的产品有420只。

其中,最早成立的基金资管计划为“东方基金-工行-东方天弓3号”,该计划成立于2013年6月,于2017年6月到期。

但受制于流动性低迷、融资功能减退、投资者门槛高等问题,新三板做市指数不断走低,不少基金产品在新三板市场“踩雷”。

因旗下2015年发行的一款名为“前海开源资产锦安财富新三板资产管理计划”的产品到期,2018年4月,前海开源基金公司遭投资者维权。该产品主要投向中科招商的定增项目。

但中科招商于2017年年底遭强制摘牌,其挂牌期间市值最高达1300亿元,最终跌至不足70亿元。二级市场的不断下跌也拖累了前海开源基金旗下的新三板专户产品,引发投资者不满。

此外,宝盈基金公司、财通基金公司旗下的专户产品等也曾在新三板市场踩雷。由于投资标的集中在新三板市场的产品面临惨重损失,公募基金对新三板投资也逐步陷入“冰点”。

公募:“企业心气过高会错过最佳融资机会”

对于即将参与新三板市场投资的公募机构而言,精选层的到来究竟给他们带来了哪些机遇与挑战呢?对于拟冲击精选层的企业而言,公募机构又有何建议呢?

上述公募基金机构投资负责人认为,“精选层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让新三板的公司有了’盼头’。但精选层的推出,宜早不宜迟,否则好公司跑的越来越多。且不能想一步到位,应分批次进入。”

值得一提的是,业内普遍预计,首批进入精选层的新三板公司数量不会太多。多家券商观点认为,首批数量可能在20家至30家。

该负责人进一步表示,

“精选层公司也应该对自身有正确的期待与定位,估值体系与主板、创业板、科创板比应有一定合理的折价。融资不是一锤子买卖,精选层公司应该利用这个平台解决资金问题、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问题,以及逐步在投资者之间积累形成良好的口碑。”

以估值为例,一些企业在A股的同行公司估值为15倍,但企业冲击精选层之际也想要以15倍甚至更高的估值去融资,同时其2019年业绩同比是下滑的。企业方认为应该按照2018年的业绩高点计算估值然后去融资。

上述负责人认为,“这样的估值计算方式是毫无道理的,一上来就对标A股,同样不现实。而如果心气过高,可能往往会错过最佳的融资机遇和时机。”

从机构投资者的角度来看,该负责人强调:

我们秉持跨市场的投资理念,选取长期成长空间较大的朝阳行业、跨市场有核心竞争力的细分龙头、同时财务规范、治理结构完善的标的、以宁缺毋滥的心态、合理偏低的价格买入、秉承长期持有的理念、赚取业绩持续增长的钱。

要抱着长期投资的理念,动态地看待企业的估值、成长性、市场流动性,比A股市场的研究更加深入,因为试错成本太高。而对于急功近利、盲目迎合投资资本市场风口、战略短期化的公司应坚决回避。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