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别再瞎买基金了
先讲个我“朋友”的故事
2014年初,朋友通过余额宝知道了公募基金。9月买了偏股型基金中排名前10中的一只基金1000元。
在2015年3月-6月间,眼看着半年时间1000元快要翻倍,在后悔的同时,分三批加仓到10万元。
2015年6月市场出现调整,但朋友坚持抄底。接下来几个月在“泡沫”、“股灾”的声音中高减仓。
2016年底全部清仓。
2017年做好功课的朋友迎来了小牛行情。买入了偏股基金排行榜前30的基金,每一只基金的金额1000-5000元不等;还定了N个定投计划,设置了止盈目标……
2018年市场回调,她迅速把赚钱的基金都卖了止盈,亏损少的也止损,定投也暂停。
2019年乐观的朋友坚持 “长期投资”,持有之前亏损多没有卖出的基金,同时看着市场变好又买回了部分之前持有涨得不错的印象好的基金。
然而……
“灵魂拷问”背后,基金原来可以这样投
沪指接连大跌几日后的2020年3月25日,我接到了朋友的电话,她激情讲述了上述故事,然后开始对我进行“灵魂拷问”——
1、基金投资这么难,是不是不适合我这样的普通人?
2、我从2014年就开始投资基金,到现在算是长期持有,但是并没有什么收益,为什么?
3、我做了分散投资,但是结果还是亏损,为什么?
4、我是5年的老基民了,可是还是做不好基金,基金到底应该怎么投?
问题很多,但首先要肯定的是,相对于炒股来说,基金投资适合大部分人。
其次,之所以回报不佳,是因为“朋友”投资基金的槽点太多,大家千万别效仿。
最后,我给朋友梳理了解决方案,对话太繁琐,直接上结论:
投基之前先问问自己两个问题
√ 是否能找到并持有各个阶段排名前十的基金(精准择基)?
√ 是否能准确的低买高卖(精准择时)?
如果以上问题都是肯定,请收我为徒!
如果是否定的,请继续往下看
买基之前,我们需要确定以下内容
√ 你买基金的目的是什么?
√ 根据这个目的能持有多久基金?
√ 可能发生的最好最坏的情况分别是什么?
根据不同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力
才能给出相应的投资方案:
以朋友为例
目的
预计
持有时间
希望达到的收益水平,
能忍受的亏损
如何投资
日常增值
1年左右
收益最好超过理财,亏损最好少于5%
权益和固收类基金配比小于20:80的中低风险组合,同时注意优选基金和调节风险
子女教育(朋友还没有子女,但未来会有)
5年-15年
希望长期年化收益能到10%。最好的情况得到30%的收益,最坏的情况是本金亏损25%。
权益和固收类基金配比小于70:30的中高风险组合,同时注意优选基金和调节风险
养老(朋友想提前退休)
20年-30年
希望稳一点长期年化收益能到6-8%。最好的情况得到20%的收益,最坏的情况是本金亏损15%。
权益和固收类基金配比小于50:50的中风险组合,同时注意优选基金和调节风险
我将表格给到朋友,建议她根据自己的投资目的把资金分成3部分,根据目标重要性或者需要的资金规模进行分笔分批的投资。当然还告诉她简易的基金优选方法,投资基金策略等。(如何优选基金、期间如何调整基金、如何选择大致的投资时机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将在未来持续介绍。)
需要说明的是,朋友知道押注一只基金风险相对较大,所以买了很多只,其实这点值得表扬。但基金组合并不是简单的买入若干只基金,纯粹用数量来分散风险。如果持有相同类型的基金甚至会增加基金组合的风险。
投资方案中的基金组合就像一个足球队,要根据你的目标去布阵。基金组合应该根据投资目标、持有时间等做到有股有债、有大有小、有内有外。
在我说到口干舌燥时,感觉到有五年投基经验的“朋友”仍然茫然,最终我建议她试着去找相对靠谱的基金组合。
本故事非虚构,如有雷同不是巧合
“朋友”的投基情况可能会与很多基民的经历雷同,区别在于她有我这个“投资帮手”,在她投资累了、无助的时候会帮她理清思路,找到投资方法。
如果你们跟“朋友”有一样的投基“迷惑行为”,请先尽快跳出来。然后,去找个像我一样的“投资帮手”,Ta需要:
√ 经验丰富的FOF投资团队
银华FOF团队自2016年开始“亮剑”基金组合投资领域,具有丰富的实盘组合经验。
√ 风格多种多样的基金组合
银华旗下有策略类组合2只,配置组合5只,养老组合3只,每一类产品又有风格细分,供投资者选择。
√ 客户洞察与匹配
多种投资组合力争匹配投资者对风险收益的期望。
如果你也跟“朋友一样”懂得很多投资道理,却依然没有好收益;如果你不太会挑选基金,没有相对成熟的投资策略,那么快去了解下银华“天玑智投”吧。
风险提示:本材料由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我国基金运作时间短,不能反映股市债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盈利及最低收益,其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的保证。基金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完整业绩见产品详情页。基金有收益波动风险,投资人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确认已知晓并理解产品特征和相关风险,具备相应风险承受能力。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投资于证券市场,基金净值会因为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