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赢得输家的游戏》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我对这本书的一些读后感,也推荐给大家这本《赢得输家的游戏》。这里面讲到了许多投资的常识,讲到了投资不应该“好胜心”太强,只要避免失误其实已经赢得了这个游戏!
赢家的游戏和输家的游戏
每一个人做投资,都希望成为赢家,不仅仅能赚到钱,还要战胜别人。今年某人赚了15%,应该是一个很不错的收益率,可是当听到隔壁老王赚了50%的时候,立马觉得自己“亏了”。今年某人亏了15%,本来也不是很好的收益率,可是听到隔壁老王今年亏了50%时,立马觉得自己“赚了”。我们总希望成为这个游戏的赢家,不断去和别人比较,并且想着怎么比别人做得更好。小到个人投资者,大到机构投资者,绝大多数人都在玩一个赢家的游戏。那么投资真的是赢家的游戏吗?
在“赢家的游戏”里,结果由赢家的正确行动所决定;而在“输家的游戏”里,结果则由输家的错误所决定。比如说网球这项运动,在专业的网球比赛中,比赛的结果是由赢家的行动所决定。专业网球选手打出漂亮的击球,或者上网拦截得分。但是业余网球比赛中,结果是由对手的错误所决定,长时间的精彩对打很少见,大家的注意力会集中在保证能连续回球。
从统计学的角度看,专业网球比赛中80%的得分是“赢来”的,而在业余网球比赛中,80%的得分是“输掉”的。输家往往是自己击败了自己。
如果投资真的是一个“赢家的游戏”,那么一定会出现某一个把足够精通这个游戏的机构长期霸占第一的位置。比如说职业网球中长期霸占头牌的费德勒和纳达尔、比如篮球中在8年拿了6次总冠军的乔丹(其中有一年半还是去打了棒球)。但是我们看到,投资的游戏并不是一个机构或个人持续超越所有对手。这意味着,投资更像一个“输家的游戏”,减少失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你就成为了赢家。
避免“过度自信”带来的失误
在投资中,最典型的过度自信来自“择时”。我们并不排除一些具有深厚宏观策略功力的投资者,能够在“择时”上获得长期的超额收益。但是绝大多数人是没有“择时”能力的,却又痴迷于不断的“择时”。一位经验丰富的专业基金经理说过“我见过很多波段操作的有趣方法,在40年的投资生涯中,我尝试过其中的大多数方法。在我之前,都说这些方法非常奏效,但是我一次都没成功。一次都没有。”(来自本书第三章:击败市场)
“择时”带来的伤害远远超过好处。从1980到2000年,标普500指数的复合收益率为11.1%。如果你错过了表现最好的10天,复合收益率下降到8.6%。如果错过了表现最好的20天,复合收益率下降到6.9%。如果错过了表现最好的30天,复合收益率下降到5.5%。
我们再看另一个数字:从1928到2000年,1美元的投资最终能在标普500上获得16991.5的总回报。但是如果错过了1933年,总回报变成了11019.1;如果错过了1933和1954年,总回报变成了7243.3;如果错过了1933,1935和1954年,总回报只有4912.7。
投资回报的分布,其实是不平均的,这点和人生一样,不是一个平均的分布率。在75年的时间内,标普500的所有回报,是在表现最好的60个月实现的,只占到800个月中的7%。
过度自信,会让我们认为自己有预测未来的能力,于是就不断择时。而择时错误,不仅仅会伤害收益,还会影响我们的心态。当然,这种择时不仅仅包括仓位变化,还包括追求短期的热门股。
加利佛尼亚大学金融学教授研究了某家经纪商将近10万笔散户交易后发现,这些散户购买的股票在第二年落后打破2.7%,而他们卖出的股票仅仅落后大盘0.5%。
这里还有一个例子是天气和气候的区别。要知道明天的天气怎么样,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是要知道目前到底是春夏秋冬,这个是能够判断的。这也是霍华德.马克斯在《周期》一书中的核心观点,我们要知道所处的周期位置。
天气是短概念,气候是长概念。过度自信会让我们去找短概念,因为这也是很难的。我们总是想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情。判断气候,其实相对来说简单很多。投资中需要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如何在变化的环境中,控制自己的情绪。
不要想着赢,而是不要输
没有一个人因为少赚钱而破产,所有人破产都是因为亏损。我们知道风险和收益是硬币两面,越是想赚钱,冒的风险越大,最终亏钱的概率越高。我们在开头说过,投资不是一个赢家的游戏,而是输家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不要犯错,不要亏损,就是游戏获胜的核心。太多人做不好投资,都是太想赢了。你可以追求“暴利”,但是记住这需要时间作为代价。
对于基金经理来说,到底是在玩一个相对收益的游戏还是绝对收益的游戏?在A股,我们看到表面上主动管理基金是在玩一个相对收益的游戏,既要战胜其基准,也要跑赢同行。这个行业的基金经理,基本上都是高智商、高学历、非常勤奋的一群人。这些人从小就一直在其身边的人群处于拔尖的位置。但是,作为一个群体,一定有人在前50%分位,有人在后50%分位。
投资不是赢家的游戏,如果以战胜竞争对手为目标,那么可能会导致动作不行。这时候不仅仅要关注自己的持仓,还要关注别人的持仓。每一个短期的风格转换,都会对我们产生影响。今天领先了,明天落后了,导致投资的扰动因素太多了。
那么第二类基金经理就简单多了,他们会把绝对收益作为投资目标。每年15%左右的绝对收益,拉长看在任何市场都是不差的。这时候他们会更多专注在自己的品种。可能阶段性白酒涨了,半导体涨了,或者医药涨了。但是只要关注自己的品种是否能取得绝对收益。当一个人关注的点减少,整个世界就会安静下来。
相信长期
我们一直说,短期的波动是随机漫步,长期的波动是基于基本面,投资的持有时间越长,赚钱的概率就越高。在这本书中举到了美股例子,如果投资一年,最好的时候回报率是53.4%,最坏的时候回报率是37.3%。如果基于一个短期的结果,做一些经验性总结,结论可能是很荒谬的。
但是如果把投资时间拉长到5年,规律性就会很明显,亏损的概率就很低。如果拉长到10年,规律性更加明显,平均的年化收益率在5-15%之间。市场越长,在股票市场长期收益的确定性就越高。
时间才是投资中最大的杠杆。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