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德基金秦毅:投资看“人品”,好标的的四大标准

来源:金融界

两会刚刚结束,面对在疫情之下承压的全球经济,市场对于两会之后的政策和未来的投资方向格外关注。“新基建”、“地摊经济“,是最近频繁见诸报端的两个热门词汇,如何看待两会之后的经济走向?在全球疫情这样环境下,投资应该怎么做?哪些行业会成为未来独当一面的大旗?

关于这一系列问题,金融界特邀今年的爆款基金管理人秦毅来为您解析挑选投资标的的秘诀,并且分享对于今年两会以及未来经济发展的看法。

观点一:新基建是继房地产之后的重要抓手之一

观点二:地摊经济是中国追求监管合理化的新尝试

观点三:好的投资标的一定要同时具备四大条件

观点四:选上市公司最终是选人

新基建 新抓手

从高速路上踩油门到开着越野车去探路

回顾2009-2010和2015-2016的两轮经济刺激,我们发现当时的经济政策其实是有一个可以充分发力的抓手的,那个抓手就是房地产。前两轮经济刺激正是通过刺激房地产带动整个房地产上下游全产业链条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体经济的上行。那两轮刺激政策过程很清晰很明确,房地产作为这样一个简单有效的抓手,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立竿见影。

但是,中国经济发展至今,房地产很难再成为有效的抓手。原因就在于,不论是高房价本身,还是高房价以后可能导致的泡沫破灭,都是我们国家经济无法承受的。这一点,在历史上已经有过教训,不管是日本还是中国香港都曾为此付出过代价。以香港为例,2000年前后全球经济迎来了互联网浪潮,香港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开始了一轮漫长的房地产刺激政策,当时为了发展互联网经济,政府也批了很多土地给相关产业,但最后的结果却事与愿违,大家发现盖房子卖赚钱更快,结果都打着高新技术企业的名义去拿地,导致香港经济错过了互联网发展的热潮,而这也成为它最近20多年经济发展逐渐落后的原因之一。第二个例子是日本。日本的高房价曾造就了高负债的一代人,高价买房之后泡沫破灭,导致许多人一辈子都在偿还贷款,使得整个国家经济逐渐失去活力。也是因此日本在经历了80年代电子产业的大发展之后,却错过了新一轮的技术革新浪潮包括5G等。

应该说,中国的新兴经济是依靠年轻人创业闯出来了,一个国家的年轻人是创业的主力。这一轮我们再谈经济刺激的时候不再依靠房地产而是更多提及新基建,当然如果没有房地产,我们的确很难找到一个像它这么大的产业链条来拉动经济,所以目前只能通过撒胡椒面的方式分散支持,并且每一项支持都适可而止。

现在市场上有非常多关于新基建的信息都将新基建比作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其实关于新基建的投资领域很多,如何看待这些领域?未来新基建会不会成为“抓手“?

秦毅认为新基建是代表未来方向的新兴产业,虽然它们目前的规模和体量不足以成为彻底扭转经济下行趋势的板块,但实际上它们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所以尽管支持新基建并不能产生像刺激房地产那样的效果,但是支持这一类产业的发展又显得十分必要。

通过支持新兴经济的发展,来延缓经济下行的速度,这种方式,政策更多是起到一个托底的效果,而不是实现经济的瞬间反转。也是这个原因,使得这一轮经济从下行到触底回升启稳的过程会比较长,不会在一两个季度就出现效果。过程有多长?我想至少需要一两年的时间。从短期来看,经济最差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但如果从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也可以说还没有完成触底。

对于新基建相关的投资方向,秦毅认为有几个领域值得长期关注:一是新能源车。二是光伏。三是人工智能,虽然在A股和港股尚未出现特别好的标的,但也是很好的方向。四是工业互联网,一些互联网企业从以前的2C转和2B,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运行效率。

地摊经济是中国追求监管合理化的新尝试

人间烟火气,和“高精尖”,都是中国的生机

秦毅认为这次政府提地摊经济,反映的是我们国家在追求监管合理化下的又一次尝试。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超级大国,治理起来非常复杂,很多监管措施难以细化。这次地摊经济提出的背景是在疫情之下,为了刺激消费需求,增加就业和收入,引入的新鲜尝试。据相关测算,地摊经济能够拉动大约0.1%的GDP。0.1个百分点,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它更大的意义在于在经济十分艰难的情况下,我们的政府部门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使得以前“一刀切”的监管向着合理化的方向转变,并且让经济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出活力。这也符合改革开放本身的逻辑,我们的改革开放本身就是要减少监管释放活力,这也是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沿着这个方向,未来我们可能不仅会看到地摊经济,还会看到其它行业也有类似的情况出来。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激活经济的活力。

地摊经济的出现会不会对本来就因为疫情萎靡不振的商城等实体经济造成影响?

地摊也罢、电商也罢,会影响商场消费,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必然会发生的。消费和经济,需要算总账。这边是正贡献,那边也是正贡献只不过相对降低了一些,那么最后加起来,依然会是正贡献。“存在即合理”,有什么样的商业形态存在,正是因为有相关的需求在,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它去更合理地释放并满足人民的需求。比如那些影响市容市貌的如何减少,那些不影响的又怎么更好地发展。不管怎样,今年起码是在一定程度上做出了引导。

选择好标的的四个维度

有些风险是不可预测的,所以才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这是从对秦毅的采访中总结出来的一句话。秦毅的新基金——泓德睿泽成立不久,便迎来了全球疫情的蔓延,而他也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宽幅震荡中,开始了他的建仓规划以及调整。面对3月初的情况,他认为疫情的蔓延势必会导致各国人民的隔离,从而影响经济的方方面面。而经济的下行又会对金融行业造成负面影响,最终一切实际的影响都会反映在股票上。

他和他的团队特别针对疫情发展和经济情况建了疫情模型和经济模型,模型显示当时所面临的风险是很大的,超出了市场预期。因此,他在做建仓规划时偏谨慎,使得他在面对这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中能够从容做出最优的选择。

市场是瞬息万变的,想要抓住市场的走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在投资中有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是找到好的投资标的。怎么把我们认为有投资价值的标的选出来?秦毅认为有四个维度:

1.好行业里面对的公司:首先这个行业一定是在未来有巨大发展空间的行业。即便是成熟行业,也是现有行业中市场规模大的。因为只有大的行业,才能诞生伟大的公司。

2.“护城河”坚固的公司:在挑选标的时,要选择那些能够构筑起强大的竞争壁垒的公司。其实,商业模式本身是没有壁垒的,但是发展到后来却参差不齐。就是因为发展得好的企业把握住了这个行业中的要点,在抓住竞争要素方面做得比较好,所以才能胜出。这个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往往是把所有的竞争要素都做到极致的。这一类型筑起强大竞争壁垒的龙头公司,不管是面对新进入者还是竞争对手,它未来发展的确定性和持续性都要远远好于其它公司。

3.管理层的能力:公司的价值是由创造者决定的,所以管理层的能力很重要。很多行业里的龙头企业只有一家,这背后就是管理层在起着决定性作用。管理层各方面的能力决定了这个公司能走多远。这些能力包括战略规划,落地执行,用人能力,激励能力,学习能力,成本控制能力,运营管理能力,精细化管理等等。这些能力汇总起来就是公司的文化。

四.最后的门槛——估值:前三点是帮助投资者从好行业里找到好公司,估值则是用来衡量到底”值不值”。这里也有一句话分享给大家:好公司不等于好的投资标的。在投资过程中,估值合理和低估是比较舒服的类型,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找出来的好公司估值并不便宜,所以以合理估值买入优秀公司或者有一定程度的估值溢价买入都是可以的。实际上因为市场波动大,不确定性事件频发,经常会遇到一个现象:在某个阶段,这些优质公司因为各种原因被低估。最典型的一次就是今年三月份,海外市场调整过程中,美股发生了流动性危机,全球都在抛售风险资产,A股也有大量资金特别是外资流出,而外资前期主要投向的就是A股中最优秀的公司,这也使得这些公司在当时遭遇了较大的调整。也正是这次疫情,给了秦毅低点买入的机会。以被低估的价格买入一些优质公司为他的基金在上半年带来了较好的收益。

选上市公司最终是选人

看一家上市公司做得怎么样,其实非常简单明确,我们可以通过许多硬性指标来衡量。但是如何考察管理层,这是一个难点,因为“人“是最难用硬性标准来衡量的。最直接的方式是通过这个公司过去发展的历史和经历去了解。其次是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包括其他竞争对手做侧面了解。最后从公司内部直接调研。对公司的老员工做访谈,看看他们对公司管理层的评价。从公司离职人员了解也是一个维度,可以做一些负面调研,并剔除偏见,找到有效的信息。基于以上这些,秦毅认为最终要把这些转化成两个指标:人品和宏观能力。

首先就是人品。找好的投资标的其实就是在找具有一心为公司谋发展的人。只要管理层兢兢业业,就不会做出有损公司利益的事情。

其次是管理层宏观层面上的“大”能力。一家公司的管理层能否在正确的时点,为公司发展做出好的战略规划,并且在很长时间里坚定执行,能否随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都是需要考察的维度。在创业期,企业的创立者可以亲力亲为,以一己之力扛起公司。但如果这家公司未来要成长为一个大公司,管理者就必需学会提拔那些能干的人才,来帮助他落地这些发展规划。发现人才,还要留住人才,激励机制就变得尤为重要,这些都是在帮助公司在人的层面筑起护城河。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