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2020中国基金业高峰论坛暨基金业致敬资本市场30周年云端峰会7月9日(周四)举行。肖钢、王忠民、刘晓艳、江向阳等大佬热议行业发展,史博、于善辉、陈一峰、王俊等解析下半年策略。

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

市场行情火爆,“爆款”基金吸金能力凸显,助推了公募基金新发产品的规模屡创新高。在追求资产规模的同时,公募基金还应从维护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的角度,通过制度设计、产品和服务方案的完善,提升核心投研能力,丰富投资策略和工具,助推短炒资金成为长期资金。

过去的20多年,基金行业在资本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大资管序列中,公募基金行业的规范性、专业性和受托理财的文化较高,树立了百姓理财、养老金管理方面的标杆,特别是在理财资金加速转型,价值投资逐渐成为主流的背景下,公募基金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青睐,仅今年上半年,新发基金规模就迈过了万亿元大关。然而,当前行业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如部分机构功能定位模糊不清,偏离中介服务本源;一些机构基础功能通道化,产品服务附加值低下;资管行业竞争加剧,市场份额加速向头部机构集中等。

要推动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基金行业需坚持“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行业本质,强化专业能力,不断满足广大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一方面,基金公司要聚焦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提升核心投研能力,完善线上客户服务功能,打造平台、产品、场景三位一体互联网服务平台,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从信息化向数字化转型,加快技术与商业模式的融合。另一方面,在追求资产规模的同时,基金公司还应完善制度设计,改进产品和服务方案。当前,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速度逐渐加快,银行理财子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国际资管机构加速进入,私募市场蓬勃发展,投资顾问开始落地,资管行业生态不断丰富,竞争愈发激烈,基金公司需练好内功,丰富产品线和投资策略,满足各种类型客户的投资需求,让权益类基金成为资本市场重要的长期专业投资者。

特别是在市场热度不断攀升的当下,基金行业应避免过于依赖“造星”策略以及追随市场热点,在销售基金时,需全面展示基金经理业绩,更慎重的对待品牌声誉,逐步打造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文化。同时,要构建完善的治理结构,提高治理透明度,形成合理均衡的考核机制和市场化长期性的激励约束机制。监管部门也应当持续加强对于基金行业的监管,敦促基金行业合理发行优质基金产品,提醒投资者避免非理性抢购爆款基金产品。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