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近期的抱团松动?

8月24日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落地,流动性的虹吸效应“无意间”打破了市场原有的偏向成长风格的平衡格局。一直强势的成长三驾马车抱团品种股价开始松动,而被寄予“风格切换”厚望的保险、地产、银行、采掘等开始有脉冲性的企稳动作,怎么理解这种盘面现象?说到抱团这个概念,我们借鉴招商策略张夏的雄文《“抱团”启示录:那些年我们一起抱过的团》中的观点来提出自己的看法。

抱团启示录之核心观点

1. 每个板块的业绩推动自有其原因和逻辑:

货币超发和信贷放量时金融板块业绩改善并大幅回升的动力;通胀升温是消费板块业绩大幅改善的动力;新技术和并购趋势是信息科技板块业绩大幅改善的动力。

2.每次抱团瓦解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出现了业绩更好的板块。所以,不要被虚妄的概念所蒙蔽,找到那个最强业绩板块,并重仓它。而比找到业绩更好的板块更重要的找到驱动业绩变化的中观和宏观变量。

两个问题

市场每天在变化,涨涨跌跌随机分布,信息太多有时候让我们忘记了大趋势的力量,忽略了大趋势的逻辑——业绩增长为王。

第一个问题:银行、地产、采掘等为何去年以来长期跑输市场?是你错了还是市场错了?

第二个问题:消费、医药、科技代表的成长抱团股最近为什么全跌了?后面还能涨回去?

我们认为

第一个问题:疫情后银行让利实体经济,最大的利润来源——净息差空间被迅速压低;房住不炒的政策被坚决贯彻,当下严控地产企业经营杠杆,行业快速扩张受挫;供给侧改革后煤炭采掘产业格局稳定,实体经济整体降速后对传统能源的需求改善有限,企业盈利没有增长预期,甚至还有偏负面的展望。所以大家看到这些行业的pb历史分位一直处在很低位置,但其中不乏优质企业近期仍徘徊在历史新高附近。说明什么?便宜有便宜的道理,关键还是业绩说话;所以逢低布局行业绝对龙头,可能会比买整个行业的效率更高,但是这里的期望需要适度降低。最近此类股票的强势,有场内大资金避险需求的驱动,毕竟下跌空间有限,获利盘少,个人对股价持续性和空间大小存疑。

第二个问题:成长股强势的背后有两股力量,一个是业绩相对高速增长,一个是场内流动性溢价,这个溢价和宏观流动性充裕有关,也和场内的赚钱效应有关。当前的下跌,主要原因是场内流动性溢价因子的变弱——宏观流动性在边际收紧的同时,场内赚钱效应又因为创业板的虹吸效应迅速减弱。后面能否涨回去还是看业绩,这三个大行业说是黄金赛道不为过;而流动性溢价中,宏观的暂时不指望,货币政策在回归中性,场内情绪的要看机缘,从概率上说,泛科技的情绪性溢价概率和空间都要更大,可以逢低重点关注。

文 | 华富基金小蝉整理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