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石投资2020四季度策略:从逆周期成长股转战顺周期成长股
【星石投资2020四季度投资策略】从逆周期成长股转战顺周期成长股
星石投资
2020年,对于整个人类历史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对于专业投资者则是“危中有机”。
回首过去的三个季度,虽然外部环境严酷,但投资机会如同接力赛,有序出现。
一、回顾
2020年初星石的策略是,超配科技和医药。
因为疫情下国内外流动性大幅宽松,是上半年最大的宏观驱动因素,而最受益于此的,正是高估值弹性的、以科技医药为代表的逆周期成长股。(《江晖:疫情冲击或一步到位,科技成长将一枝独秀》2020.2.4)
二季度末我们逐渐转向,均衡配置科技、消费、周期类别。
因为我们当时判断内需会率先恢复(《星石投资2020半年度策略:经济持续复苏,科技、消费、周期“多点开花”》2020.7.6)。
展望四季度,我们认为:
A股核心驱动因素正进一步“交棒”给中国经济复苏,超配周期、消费类别中的顺周期成长股。
二、再次交接棒的A股核心驱动力
如果我们从自上而下的视角来看,当前的宏观环境显示,经济复苏的确定性较高:
第一、全球大宽松的持续时间有望超预期。
8月27日,美联储宣布新的货币政策框架——“平均通胀目标”,这一目标使得平均通胀率达到2%才会调整利率,意味着当前的零利率会维持更久。
9月16日,美联储议息会议最新点阵图显示,零利率会维持到2023年。
近期美国两党就进一步的全面刺激协议仍在进行谈判,美联储也继续施压华府推出更多财政刺激;
第二、国内政策逐步从宽货币过渡到宽信用,结构性宽松仍将延续。
所谓宽信用,即信贷进入实体经济,企业产能扩张。
从6月份开始,M2同比增速收敛,8月M1/社融增速持续创新高,意味着企业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正转化为投资或消费,说明货币开始逐渐活化,宽信用正在发生。
债券市场对经济的预期也非常乐观。不同期限国债的利率,自3月底一直到9月初都在抬升,意味着债市比疫情发生之前还要乐观。
虽然边际上有所收缩,但结构性货币宽松的状态有望延续。根据央行行长易纲在陆家嘴论坛提出的目标,全年信贷新增20万亿,同比多增3.2万亿。
第三、国内经济恢复持续超预期。
其中,投资端持续修复,仍会是接下来一段时间经济修复的有力支撑;
房地产投资、基建投资均会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
制造业投资从微观调研来看,很多设备厂商拿到不少订单,所以也不会像上半年收缩产能时那么低迷,到下半年以及明年,制造业投资预计比较景气。
另外,消费端结构性亮点不断,特别是可选消费回升力度强劲:
珠宝、化妆品、汽车、航空、景区、酒店等行业中的优质企业,二季度数据率先回升,还在加速。预计到今年4季度,消费端就能全面恢复。未来疫苗若进展顺利预计将极大提振线下消费。
进出口持续超预期的现象将持续。欧元区、美元区、日本PMI全部是扩张的区间,由于中国在疫情上控制最好,供应链环节做得最好,造成中国出口持续超预期。
第四、企业盈利在加快回升。
从库存周期的视角来看,过去几个月一直在去化库存,存货和产成品库存之差下降(这个指标表征剩余可生产资料,数值低于0意味着相对于销售,生产是慢的,是在去库存)。
但这一指标的同比差值在回升,且同时PPI回升趋势明确,说明补库存可能已经启动。
补库存的启动将强化价格上行动力,可以看到,很多工业层面的中游原材料在涨价。
原材料价格向上、内需持续复苏,以及出口的不断超预期,国内工业企业利润从下半年开始加速回升,尤其7月已经达到了当月同比19.6%的高水平,目前来看,这个趋势还将维持。
最后,长期来看,在中美贸易摩擦、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疫情加速资源涌向头部企业等背景下,行业集中和产业升级并行加速,优势企业成长的速度未来也有望进一步加快。
7月以来,市场震荡,显示市场对于“核心驱动力从流动性转向基本面”有所分歧。
我们认为,往往当市场驱动力改变时,“接棒”的驱动力(当下是基本面的好转)要取得共识,是个缓慢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会有“青黄不接”的状态,即一旦出现利空容易被放大。但如果对经济复苏有坚定信念,也正是布局的好时机。
三、转战顺周期成长股,重点关注四个方向
基本面修复带来的上市公司业绩改善,将会成为接下来一段时期的主要驱动,业绩伴随经济修复不断改善的顺周期成长股,可能会更好。
(相比之下,科技领域长期是好,但是前期涨幅较大,部分企业对未来的成长性有一定透支,性价比有所下降)。
具体来看,有色金属、高端装备、可选消费和交通运输等细分行业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方向。
(1)有色金属:
①工业金属:供给端来看,过去2年产能扩张停滞,今年受疫情影响产能进一步收缩;需求端来看,得益于国内外经济修复,需求持续改善,供需之间存在阶段性错配,支撑工业金属价格上行。
②贵金属:受益于全球流动性宽松,贵金属价格存在支撑,特别是在“平均通胀目标”框架下美联储货币宽松政策在短时间内难以转向。
(2)高端装备:
长期来看,一方面,制造业自动化升级是长期的趋势;另一方面,国内核心领域技术不断突破,叠加工程师红利持续释放,国产高端装备性价比持续提升,进口替代水平不断提升。
中期来看,经济复苏下企业资本开支扩张,高端装备需求旺盛。中观数据显示高端装备供应商订单饱满,工业自动化全面开启复苏。
(3)可选消费:
长期来看,消费行业供给持续集中,头部优质公司更具成长性;中期来看,疫情好转之后生活恢复常态,可选消费基本面开始复苏。
(4)交通运输:
需求端来看,随着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国内外的货物、人员流动需求也将持续回暖;而且,欧美的财政刺激方案着力于实物经济,全球贸易量有望超过市场预期。
供给端来看,由于交通运输行业同质化强,价格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其中部分行业经历了几轮价格战,行业供给格局逐步清晰。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