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震荡,需要注意什么?跨年行情,应该如何布局?【立即开户,领取福利】

原标题:成长与蜕变——公募老兵眼中的资本市场30年来源:上海证券报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中国资本市场30年来的发展日新月异。

在王宏远看来,宽广笔直的河一般都是人工河,自然河流都是百转千回的。如果把中国的资本市场比喻成一条河流,一定是一条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相互作用的“自然河流”。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股市长期处于新兴加转轨市场。在新兴加转轨的前提下,中国资本市场这条自然河流修正的下一站是达到国际通行惯例,即实现全流通、注册制、市场化,这是王宏远眼中,国内资本市场30年来第一个显著变化。

王宏远认为,设立科创板、试点注册制肩负着引领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的使命,发挥着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的作用。此外,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即将迎来再改革,A股投资者都拭目以待。

2005年至2007年的股权分置改革,则解决了股票全流通的问题。尽管在股改初期,众多股票解禁进入流通市场,市场一片悲观。但王宏远认为,从历史角度来看,初期利空却释放出大量流通股,造成了2007至2008年的大牛市,也是中国资本市场至今最大的一次牛市。

进行股权分置改革那两年,是证券行业发展中流通股东行使股东权利最充分的时候。流通股东要派出代表与非流通股东谈判,在双方博弈过程中,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时任南方基金投资总监的王宏远,就主导了最重要的几次谈判。

例如,深发展的股权分置改革,王宏远及投资团队提出了通过蝶式权证进行,但遭到了当时外资大股东反对。商场如战场,以南方基金为首的流通股股东“大战”时任深发展董事长的前美国财政部副部长,就此否决了深发展的第一次股权分置改革。

否决大型上市公司没有充分保护流通股股东利益的股权分置预案,此举保护了流通股东的利益,也行使了机构投资者的权利。

在王宏远眼中,第二个显著变化则是中国资本市场机构化、价值投资化、研究和基本面驱动化。

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逐步国际化,王宏远认为国际化并向国际惯例接轨是必然方向,这是他眼中30年来的第三个显著变化。

从2002年开始,基金行业从诞生第一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到允许外资独资基金公司进入中国市场;2002年QFII推出、2007年QDII推出、2011年RQFII破冰试点、2014年港股通推出等,都是向国际化迈步的例子。

“这一系列制度的推出,使境内投资者和海外投资者的理念交流碰撞,我们和国际惯例的结合更加紧密。”他说。

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还体现在海外人才的招聘上。2008年,南方基金首只QDII基金募集结束后,王宏远出访美国,开始在华尔街挖人。美国恰逢金融危机,南方基金顺利招到了一批优秀的海归人才,这是中国的本土基金公司首次到华尔街挖人。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资本市场也从零而始,成长为全球第二大证券市场。近十年来,中国资本市场渐进向世界顶级市场升级有目共睹。

王宏远说,目前中国股市出现的问题,在海外资本市场的特定阶段全部都出现过。尽管中国资本市场的质量、相关配套制度,仍需进一步规范、完善、发展,但随着法制体系等进一步完善,这些问题会逐渐在发展中被解决。

扫二维码 领开户福利!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