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震荡,需要注意什么?跨年行情,应该如何布局?【立即开户,领取福利】

广发基金余昊的QDII十年:投资是一个自我优化的过程

国际金融报

2004年,刚考入清华大学的余昊,陷入对未来的迷思。他攻读的运筹学,在海外已经是非常成熟的学科,但在国内,还只是一个新鲜的名词。

“我入学的时候,这个专业还没有毕业生。”作为清华运筹学统招的第三届学生,余昊和他的同学有着同样的困惑,不知道毕业之后能做什么。

运筹学的核心在于“优化”,即对复杂的系统进行分析,再进行算法优化。乍一听,跟应用数学有点像,又跟计算机有点像。

多年后,投身公募行业的余昊,庆幸于当年的选择。从本质上来看,在优化这件事情上,运筹学和投资一脉相承。

“投资就是一个组合优化的过程,这和运筹学的原理很像。”余昊认为,从基本面、宏观、行业到个股,每个基金经理都有丰富的知识积累,但如何把知识转化成最优的组合,是拉开差距的关键,“我所学的专业,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了我”。

十年前“被选择”

2010年8月18日,广发基金成立了公司首只QDII产品——广发全球精选(当时名称为“广发亚太精选”)。产品运作了一段时间后,国际业务部觉得人手不够,于是去研究发展部物色研究员。因为方向是海外市场,英语好是必要条件。

有留学背景的余昊,正是被选中的两个研究员之一。彼时,他刚从美国回来,完成了在哥伦比亚大学为期一年半的研究生学业,攻读的专业依然是运筹学。

当年6月,他通过校招进入广发基金做研究员,一开始在研究发展部主攻A股的交通运输行业。这场突如其来的内部选拔,改变了他的职业发展轨迹。

在当时看来,这是一个充满未知的方向。虽然国内的QDII基金始于2007年底,但由于首批产品出师不利,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净值表现非常惨淡。要在一片质疑声中重获市场的认可,是个不小的考验。

广发全球精选成立之时,公募基金还没有保险、银行等机构客户,面对的都是零售客户。产品能不能卖得好,取决于银行客户经理的推介。

加入国际业务部后不久,余昊参与了一场银行渠道的路演,目的是向客户经理介绍公司的QDII产品。令他哭笑不得的是,一位客户经理上来就问,“你们现在推的是QDII(误解为QD2),那QD1是什么时候发的”?

这一幕场景发生在十年前。回想起来,余昊感慨不已,“这十年里,我见证了境内投资海外的风潮和脉动,也目睹了境内机构投资者和零售客户走出去的节奏”。

全球资产配置理念的普及,投资者专业性上的成长,也让余昊耳目一新,“现在去看基金贴吧的交流,发现连我都不太懂的QDII基金的申赎和估值规则,那些只投了1000元的零售客户摸得一清二楚”。

追求研究的广度

2016年10月底,余昊开始担任广发全球精选的基金经理,并自当年12月10日起独立管理该产品至今。

站在广发基金的维度,广发全球精选是目前主动管理型QDII基金中净值表现最好的,截至11月17日,成立以来收益率为290.23%;站在余昊个人的维度,作为该产品的第四任基金经理,他的任职回报可圈可点,达133.07%。

QDII基金发展之初,国内懂海外投资的人凤毛麟角。而监管审批QDII业务资格时要求,投研团队配置必须有一位具备5年以上海外市场经验和3位3年以上海外市场经验的人。因此,一个普遍的现象是,早年成立的QDII基金,任用的基金经理多是从外资机构挖角。

2010年-2015年,是国内大力培养QDII研究员、提高海外投研能力的阶段。目前市场上业绩拔尖的QDII基金经理,基本上是这一阶段培养起来的。

对于余昊来说,这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不同于很多基金经理是特定行业的研究员出身,由于海外投研人员的稀缺,余昊在研究员阶段自由度非常高,可以钻研任何感兴趣的公司。

这造就了他全行业的持仓风格:从消费、地产、TMT、医药、公共事业到工业等,既有成长风格,也有价值风格。

“没有对单一风格或是行业的偏好,才能从上百个子行业中选出好标的。”余昊坦言,之所以追求研究面的广度,既是为了满足客户的期待,也是对自我的要求。

“站在客户的角度,他们会希望,无论市场处于什么风格,什么行业热门,所持有的基金都能有所表现。”余昊表示,对于基金经理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成为一个全行业的知识型投资经理。”

重视跨行业验证

在追求研究广度的同时,如何保证研究的准确性?余昊的做法是“有的放矢”。

对于国内的机构投资者,现场调研和财报分析是标配。除此之外,他还强调跨行业的验证。

在他看来,所有的行业都存在勾稽关系,即便花在单一公司上的调研时间没有那么多,也可以通过上下游和同行的评价,客观地去判断一家公司的质量。

余昊在三季度的第一大持仓是福莱特玻璃。当初在研究光伏行业的时候,他没有按照常规做法,把涉及的每个子行业都调研一遍,而是去请教了上下游的公司。

“我询问了下游的生产商,光伏玻璃有很多家,常用的是哪几家,分别有什么特点。”余昊表示,这样的方法不仅省时省力,而且调研的效果会更客观有效,容错率也更高。

当下游的生产商告诉余昊,做一块光伏的太阳能板需要很多个零件,其他零件都能供应得上,就缺光伏玻璃时,他断定,这个板块的景气度一定会提升。

事实上,余昊在挑选个股时,非常看重行业景气度,“有些个股可能财务上很突出,但是行业形势不佳。我会规避这类股票,因为行业的景气度会决定投资向上的空间和向下的风险”。

尤其是对于海外市场的研究,跨行业的验证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发挥信息优势

广发全球精选的持仓中,既有港股也有美股,由于两个市场的差异巨大,余昊的研究侧重点有所不同。

对于港股和中概股,他会竭尽所能地去追求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港股通的500多家上市公司,几乎每一家余昊都研究过,对涉及的每一个子行业当前的景气度,都有一个基本的判断。频繁的时候,每周都会进行跟踪,不频繁的时候,至少每个季度会更新一次。

美股则不同,“坦白来说,因为不是在自己的国家,我们对美股缺乏感性认识,但我们也有自己的长处。”余昊所说的长处,是指亚洲特有的信息优势。

换句话说,很多美国公司的生产环节在亚洲,消费的边际增量也在亚洲。以超威半导体(AMD)为例,该公司的封测厂在中国大陆,外包生产在中国台湾。“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一些途径,去找到他们以前的数据,通过深入的研究,拿到的景气度数据可能比在纽约的投资机构更好。”余昊表示。

除了有信息优势的公司外,余昊还看好两类标的:

一类是全球的行业龙头公司。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国内的投资者并没有太多优势,但因为这类标的有着全球公认的投资价值,可以带来Smart Beta的收益。

另一类是全球宏观交易在个股的落地。所谓全球宏观交易,是对利率的商品价格和宏观经济进行判断,再把这种判断落实到具体的资产类别上。部分全球宏观交易是落实在债券收益率,或者商品价格上。

为什么在美股市场做全球宏观交易?余昊解释,是因为美股的上市公司治理非常好,股价和商品价格的变动高度一致。

静待港股的“春天”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余昊一直驻扎在香港,长达8年的时间里,对港股有着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尽管港股一直被冠以价值洼地,但和A股相比,近两年表现一直不温不火。站在当下这个时点,余昊对后市充满信心。他判断,经过两年的沉寂期,港股的“春天”即将到来。

背后的逻辑在于:当经济好、货币紧的时候,港股的表现会比A股好,而A股的价值股表现会强于成长股。反之,经济不好、货币宽松的时候,A股的表现会比港股好,同时A股的成长股表现会强于价值股。

此外,当中国经济好,尤其是比其他新兴市场好的时候,外资会更青睐港股,从而推动估值的提升。

余昊认为,当前宏观因素表现全都利好港股:从国内来看,明年大概率是经济向好、货币收紧的趋势,港股因而有望提升估值,取得不错的表现;从国际来看,当美国经济不好、宽松周期的时候,弱美元之下港股会有比较好的表现;从供给端来看,阿里、腾讯、美团等新经济公司相继在香港上市,可以优化市场的长期投资环境;从需求端来看,从港股通持续流入的南下资金,一直在给港股提升估值。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