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行情预期升温,沪指有望挑战年内新高,风格切换如何踏准节奏?立即开户,不错过下一波大行情!

来源:裸眼看财经

1700字 | 全文阅读需9分钟

2020年新基金发行有多疯狂,即便是到了最后一个月,众多基金公司仍在布局权益基金、“固收”+基金产品线,天气虽冷,募集火热。

今年前11个月,公募新发基金总规模达到2.86万亿元,已经是去年全年的两倍有余。投资者对新基金疯狂追捧,是真的物有所值,还是掉入了营销陷阱?

新基民常见的理财误区

我们在新基金的宣传材料中,经常能看到“老基金近一年收益率80%”这样类似的宣传。面对这样的宣传信息,不同投资者的内心感受是不一样的:

心动的投资者会想,“哇,这么赚钱呢,买买买,持有一年,80%的收益率就到手了”;表示怀疑的投资者会想,“怎么可能稳赚不赔,涨了这么多了,也该跌了,不敢买”。

实际上,上面这两种观点都是偏见。

基金产品跟银行理财产品不一样,权益基金不会有固定的收益率,更是有亏损的可能,宣传材料中提到过往业绩只是说明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看投资能力最好还是看业绩排名。

基金产品跟上市公司股票也不一样,不存在估值这一说,股票估值高了会回落,但基金完全可以把高估值的股票卖掉再买入低估值股票,基金后市表现跟此前收益率关联不大。

很多投资者去抢购新基金,会抱有一种期待——新基金的净值是从1开始的,从头到家都是新的,净值上涨有动力,会比老基金有更好的盈利体验。

这种观点也是片面的,新基金的净值是从1开始不假,但基金经理背后的股票池基本是固定的。换句话说,新基金完成建仓后,持仓情况、净值变动会跟老基金基本同步。

就好像两个人去银行存钱,小张在6月份就存进银行了,已经有几个月的利息。小王不一样,他需要仪式感,要等到新年1月份去存钱,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但没什么意义。

看几组数据的对比,大家可能会更直观的理解这件事情。

新老权益基金业绩对比

假如某位投资者现在更好有一笔钱,打算拿来买基金理财。摆在他面前有两个选择,一是正在火热发行的新基金,二是已经顺利运行了一段时间的老基金。

两只基金背后的基金经理都是同一人,这种情况下,买新基金收益更高,还是老基金更有保障?为此,我们回溯了今年投资者疯抢的几只权益基金:

鹏华基金王宗合,新发基金和他招牌基金业绩对比(2020.07.10-2020.11.20):

易方达基金萧楠,新发基金和他招牌基金业绩对比(2020.04.13-2020.11.20):

汇添富基金胡昕炜,新发基金和他招牌基金业绩对比(2020.07.08-2020.11.20):

这3只基金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老基金业绩明显好于新基金。如果投资者在新基金发行时买入了老基金,那还真比买新基金的投资者小赚一笔。

现实的情况刚好相反,很多投资者甚至把这些基金经理的老基金卖掉,拿赎回的资金去认购新基金,一波“血亏”的神操作。

为什么新基金业绩会差一些?

新基金宣传的这么猛,业绩却还不如老基金,这说的过去吗?

第一个原因,是新基金在成立后要有一定时间的建仓期。建仓期的意思就是,基金经理要拿募集的钱,去买入他想买入的股票,有的股票价格高,得等一等买入。

新基金在建仓期间,老基金是正常运作的。这在基金净值上的表现就是,新基金在建仓期净值波动极小,赚钱赚的少、赔钱赔的也少。

第二个原因,要从基金规模上说道说道。我们可以理解的是,一只规模是1亿元的基金和一只规模100亿元的基金持有的股票是有差别的,一旦新基金和老基金规模差较大,基金经理要灵活应对。

已经管理了一段时间老基金了,基金经理对老基金的调仓肯定是得心应手,但在新基金上就有可能出现“水土不服”,在建仓上需要新的策略,新的策略都要经历市场的验证。

第三个原因,会存在这样一种情况,新基金和老基金的投资标的不一样。比如,一位深耕消费行业多年的基金经理,给他发一只全行业选股的基金或者一只科技主题基金。

基金经理不仅需要在新基金上尝试和模式新的投资策略,不同行业的股价表现也会出现较大差异,导致基金净值的表现有一定差距。

扫二维码 领开户福利!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