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赚钱效应升温,风格却不断切换,抓住低吸潜伏的好时机!立即开户,踏准节奏,不错过下一波大行情

原标题:李道滨公募大年踏空 中银基金权益“塌方”

2020年末将至,基金排行榜备受关注。在今年的业绩排名上,银行系公募农银汇理基金和工银瑞信基金公司旗下多只翻倍产品盘踞业绩榜单前列。

相比之下,同为银行系的头部公司中银基金落寞了很多。今年以来,中银基金旗下多只权益类产品业绩表现处于下游水平。在多家头部公募管理规模大幅攀升、行业规模首次突破18万亿元的大背景下,中银基金明显掉队。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前三季末,中银基金管理规模反而缩水了447亿元。

与此同时,监管层不断喊话,鼓励公募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产品。而中银基金目前主要还是以债券型基金为主,在权益大年痛失机会也不足为奇。

时至今日,执行总裁李道滨加盟中银基金已经八年,公司管理规模虽位居行业前列,但未来权益产品的发展才是检验其成绩的硬指标。

权益掉队

今年以来,主动权益类基金延续了2019年的良好态势,赚钱效应明显,翻倍产品不胜枚举。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9日,2020年以来翻倍基金高达54只(份额分开计算)。纵观业绩排行榜,银行系公募农银汇理基金拔得头筹,包揽主动权益业绩排名前4,最高收益达155.74%。另外一家银行系公募,工银瑞信基金也赚得盆满钵满,上述翻倍基金中,工银瑞信基金有7只产品(份额合并计算)。

几家欢喜几家忧,同为银行系公募,中银基金仅有一只产品上榜,而且公司多只主动权益2020年以来业绩黯然失色,大量产品年内收益不足20%,且落后于行业平均水平。据Wind数据,权益基金整体平均收益32.85%。其中,主动权益基金收益率34.38%。

2020年以来,中银鑫利C、中银鑫利A、中银互联网+、中银安康稳健养老一年、中银宝利C、中银宝利A、中银新财富C、中银新财富A、中银颐利C、中银颐利A等35只产品(份额分开计算,剔除成立未满一年的产品)年内收益不足20%。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9日,上述产品2020年以来业绩为9.07%、9.22%、10.68%、11.06%、12.03%、12.05%、12.30%、12.45%、12.33%、12.39%。

上述产品同类排名为:1738/1894、1734/1894、394/404、218/361、1659/1894、1658/1894、1640/1894、1625/1894、1636/1894、1630/1894,同类排名位于下游水平。

“该公司旗下部分基金落后于平均水平主要是由于股票仓位过低造成的,可能是由于部分基金的操作策略较为保守。”济安金信研究员程颖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从整体来看,中银基金的权益产品投资管理能力确实不够出色。

比如中银鑫利,程颖分析:“一直以来权益仓位较低,未能充分享受到上半年权益市场上涨带来的收益。”

具体来看,中银鑫利2020年资产配置情况,截至2020年3月末、6月末、9月末,该基金股票占净比分别为:6.35%、25.67%、22.46%。

济安金信数据显示,在三季度基金公司评级中,中银基金在110个有三年混合型基金管理经验的基金公司中,济安评级为★★★,整体表现一般。其中,盈利能力一般,抗风险能力优秀,择时能力一般,选股能力良好,规模适度性良好,业绩基准偏离良好。

此外,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57个有三年股票型基金管理经验的基金公司中,济安评级为★★★,整体表现一般,其中,盈利能力一般,抗风险能力较差,选股能力一般,规模适度性良好,业绩基准偏离一般。

股债失衡

屋漏偏逢连夜雨。2020年2月,中银基金16年权益老将陈军离开公司,于7月官宣加盟东吴基金。资料显示,从2004年4月至2020年2月陈军就职于中银基金,历任基金经理、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助理执行总裁、执行副总裁等职。

程颖谈到,陈军自2004年加入中银基金,2006年10月开始出任中银收益混合A的基金经理,这只基金一直完整地陪伴了他的公募基金经理生涯,13年间创造了554.64%的收益率,平均的年化收益接近15%。

“在陈军卸任后,旗下的4只基金分别交给了四位基金经理来管理,四人之间的风格各不相同,这对于信任陈军的投资者来说会有一定影响。”她表示。

记者注意到,在权益类管理层上,2020年中银基金也有所调整。9月24日,中银基金公告,公司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基金经理兼多元投资部总经理李建履新投资总监(权益)一职。

上海一家公募基金人士告诉记者:“银行系基金公司相对而言,激励机制相对保守,明星基金经理相对较少,且存在一定人员流失。从业绩表现看,中银的情况并不在于人员流失,因为业绩最好的基金,均未发生基金经理变更。根据产品布局猜测,可能公司从战略上偏好稳健型产品,该公司固收产品和打新产品规模效应显著,且有较强的市场口碑。”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中银基金管理总规模为3371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规模高达2183亿元,占比为65%;权益类基金为560亿元,占比仅有17%;货币基金为615亿元,占比为18%。

中银基金虽然旗下管理规模优势已逐渐形成,但在2020基金发行大年,其规模却逆势下滑,截至三季度末,公司管理总规模3371亿元,比2019年年末(3818亿元)下滑447亿元。

就此,程颖分析,“2020年以来,权益爆款频出,权益类投资管理能力较强的公司发行了众多爆款基金,可能会有部分投资者赎旧买新。而中银基金从整体上来看,存在强债券弱股票的现象,在权益大年不具备较大优势。”

在银行系基金公司中,与同期成立的公司相比,中银基金旗下权益类资产管理规模亦是明显处于落后状态。截至三季度末,在银行系公募中交银施罗德基金和工银瑞信基金权益类规模分别已达1677亿元、1120亿元,相形之下,中银基金相差甚远。

受益于权益市场的较好表现,2020年公募基金新募集产品合计规模达3.04万亿元,已刷新历史最高纪录。这是中国基金业22年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一年新基金成立规模超过3万亿元,受此刺激,多数头部公募基金公司管理规模都有大幅增长。

2020年12月22日,中国证监会官网发布消息,中国证监会党委传达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并对2021年资本市场的重点工作做了部署。在2021年重点工作中,“继续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再次被重点提及。

8年前,嘉实基金12年公募基金老将李道滨跳槽至中银基金。在嘉实基金公司,李道滨曾历任市场部副总监、总监、总经理助理和公司副总经理,2012年加盟中银基金任总经理,彼时公司管理仅有600亿元。

时至今日,中银基金管理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大关,2021年,提振中银基金权益产品线,实现“多条腿”走路,是李道滨的新命题。在下一个权益类产品大年来临的时候,中银基金是否能够多分一杯羹,李道滨仍任重而道远。

对于中银基金旗下产品业绩和未来发展战略等诸多问题,本报记者向该公司发送采访函,然而截至记者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