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基金经理 | 六问六答带您一览2021权益市场和宏观经济
来源:太平基金
本文将由太平基金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林开盛,以及固定收益投资部基金经理助理甘源,就大家关心的2021年权益市场和宏观经济的热点问题进行解答。
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 林开盛
固定收益投资部
基金经理助理 甘源
Q 经历了2019和2020两年的狂飙,2021年权益类市场怎么看?A股还有多少上望空间?值得投资的板块有哪些?
A 林开盛:对于2021年的权益市场,我们认为:
首先,2021年或类似2017年,经过疫情洗礼的中国新经济核心资产将进一步获得盈利增速和估值的双提升,而另一方面,分化也将持续加剧,不符合未来发展方向、没有强劲基本面支撑的个股将为市场所遗忘和抛弃。
其次,随着新冠疫苗量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球经济将会加速修复,这将提振市场整体的盈利基本面,上半年全球的货币宽松仍将持续,但下半年很可能释放出收紧信号,从投资时点来看,上半年或优于下半年。
A股整体上行空间很难预测,因为我们认为结构性行情会进一步加剧,我们对新经济核心资产的预期收益率比市场要乐观,我们认为这些个股还有50%以上的空间。
我们相对看好的板块主要包括:新能源产业链、食品饮料和家电中的一线龙头以及TMT中的工业互联网、汽车电子和AR等新兴领域。
Q 从2020年开始我们身边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资基金,基金市场发行量也持续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波“基金化”能否将A股投资者变为一个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中国居民通过基金理财如果想跑赢通胀或者赚到钱,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A 林开盛:我们认为,A股投资者机构化在去年已经开始逐步演绎,2021年这一趋势或进一步加强。投资者机构化会加剧行情的分化,由于绝大多数的基金经理都秉持价值投资理念,整体而言在选股方面存在相似性,这容易造成优质资产的估值中枢不断上移,而没有基本面的个股则被抛弃,两极分化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由于机构投资者的趋同性,有可能在某些时点放大市场的波动。
中国居民首先需要如实地进行自我风险评估,确保所要投资的基金产品处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之内,其次要将拟投资金按照性质和未来预计使用时点做好投资期限的规划,并对市场可能出现的波动做好充分准备,避免影响个人正常生活,最后要坚持长期投资,切勿频繁进行操作,以免因错误的择时和额外增加的交易费用而损失收益,甚至损失本金。
Q 如何看待2021年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国内的经济仍将缓慢复苏还是逐步面临新拐点?
A 甘源:在海外疫情得到控制之前,政策不会明显收紧,经济预计延续复苏态势,出口和制造业投资是增长的主要支撑力,地产和基建保持一定韧性;在海外疫情控制之后,经济复苏力度或有所减弱,一方面政策去杠杆的力度可能加大,影响地产和基建,另一方面海外生产恢复或将影响国内出口。
Q 从宏观货币政策看,针对国内货币政策,“不急转弯”意味着什么样的政策路径,这将对国内大类资产意味着什么?
A 甘源:货币政策方面,保持稳健、正常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相匹配,总体宏观杠杆率保持稳定;财政政策方面,前期针对疫情的部分特殊政策将有选择地退出,针对疫情的特别国债可能会回到财政约束下的正常水平;信用方面,社融增速有望出现回落,但更偏向于政策正常化下的回归。
短期内,经济持续复苏,货币政策不会过快退出,资金面“不缺不溢”,各类资产都迎来阶段性交易机会。中长期,随着疫情恢复、内需修复,政策“转弯”将到来,需关注政策重心是否调整。
Q 对美国、欧洲、其他新兴市场宏观经济的预测是?
A 甘源:美国方面,经济复苏确定性高,目前仍受疫情反复的阻碍。
新冠疫苗接种,以及美联储12月议息会议表示货币政策将维持宽松,加上拜登1.9万亿抗疫计划落地,预计美国经济将迎来复苏。高频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ISM、PMI数据屡超预期,投资者信心预期指数大幅上升,信贷表现远超预期,反映了消费者对经济复苏的期待。但在新一轮疫情影响下,美国经济仍面临行业修复有所分化,就业市场不及预期等挑战。
欧洲方面,短期经济情况不乐观,制造业修复韧性犹在。
由于近期欧洲疫情反弹,封锁仍在进行,交通运输、人员活动高位回落,加上欧洲财政刺激力度远小于美国,短期内欧洲经济复苏承压。但高频数据显示欧元区工业产出环比涨幅远超预期,生产端正在逐渐复苏;年末制造业PMI修复,疫情对制造业影响偏短期,制造业修复韧性犹在。
日本方面,目前修复程度不及欧美,但处于长期上升通道。
作为旅游业大国,旅游需求不易修复。整体恢复速度不及欧美。高频数据来看,日本12月制造业PMI结束了有记录以来最久的萎缩,制造业修复逐渐企稳。其中包括产出指数等指标继续好转,出口指数和上月持平,结束了连续23个月的下滑,经济仍在修复和上升通道。
Q 海外经济复苏的路径可能是什么样的,美联储2021年收紧货币政策的可能性大么?
A 甘源:在疫苗有效应用带来拐点之前,海外经济体或仍将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配合财政刺激政策、疫情防控措施,对冲疫情影响。疫苗普及后,居民储蓄上升释放消费需求,提振贸易,销售和制造业环节开启补库加库,企业资本开支回升,消费、服务业走出困境迎来全面景气。与此同时,财政刺激逐步退出,流动性或回归中性。
我们认为美联储2021年收紧货币政策的可能性不大,主要取决于经济、就业恢复程度。鲍威尔指出:“鉴于目前的就业市场仍需很长一段路才能恢复,美国将在可见的未来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 同时,鲍威尔指出在通胀问题上并没有明确的公式来决定通胀的位置。可见美国在货币政策上更重经济和就业,而轻通胀,目前美联储对通胀容忍度较高,或因对低通胀的补偿;加上美国就业市场仍未反弹,预计货币政策不会快速收紧。
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文中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投资者的任何投资建议,也不保证在信息发生更新的情况下作出的建议不发生变化,公司及其员工不就本文涉及的任何投资作出任何形式的风险承诺或收益担保,也不对任何人使用本文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任何人士及机构均不应依赖该文取代其独立判断。
太平基金在本文中的所有观点仅代表太平基金在本文成文时的观点,太平基金有权对其进行调整。本文转载的第三方报告或资料,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并不代表太平基金的立场,太平基金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提供直接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除非另有明确说明,本文的版权为太平基金所有。未经太平基金的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将此文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派发、复制、修改或发布。如转载、引用或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太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文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新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募集的注册,并不表明对其的价值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太平基金郑重提醒您注意投资风险,在进行基金投资前请详细阅读相关风险提示函和本公司旗下各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以及披露的最新相关公告,并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谨慎进行投资决策。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