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看“排名”选基金,靠谱吗?

《聪明的投资者》中曾有这样一段表述:大多数投资者多会以连续上涨为假设直接购买上涨最快的基金,这是理所当然的,心理学家已经证明,人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倾向,认为可以通过短期内的一系列结果对长期趋势做出预测。

大家回忆一下自己选择基金的时候,是不是也经常将基金“近一年的业绩”或“近一年的排名”,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呢?

作为新手基民最为关注的几个指标之一,“基金排名”真的靠谱吗?

短期排名的“魔咒”

我们统计了自2010年以来超过10年的时间里偏股型基金(银河证券,2.1偏股型基金)排名变动情况,测算发现,每一年,都有超过一半的基金在当年排名前1/4的情况下,在下一年出现“退步”,无法维持在前1/4。

而如果我们进一步和偏股基金指数来比较就会发现,这些当年的“优等生”,有部分在下一年甚至无法“跑赢”偏股基金指数。

这样的排名落差,与我们想象中的“优等生”似乎不太一样。那为什么这些基金会出现业绩排名大幅波动的情况呢?

其中一个原因在于,某一年排名最靠前的基金,往往属于主题风格鲜明、进攻性较强的基金,这些基金在遇到风格切换或市场整体回调的时候,可能就表现得防守性相对不足,比如,去年业绩排在前1/3的偏股基金中,有将近一半的产品(44%)在今年的回撤控制排名中位列后1/3。

其实这就是所谓的“盈亏同源”。要想一只基金具有最尖锐的“矛”——涨的猛,同时又让其具有坚实的“盾”——跌的少,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

当然,存在即合理,短期排名肯定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比如可以体现一只产品的进攻性以及赚取beta收益的能力。但上面的数据结果告诉我们,不能完全以来短期排名来做投资决策,,还需要参考更长期的维度。

“长胜基金”不常胜

在分析了“短期排名”后,我们再进一步看看那些长期收益突出的“长胜基金”,它们每一年的排名情况是怎样的。

我们将成立五年以上年化收益在20%以上的46只偏股型基金分年度进行排名测算,结果显示这些被判定为“长胜基金”的基金中,几乎每一年都有一半甚至更高比例的基金无法排进前1/4,同时在这46只基金中,没有一只基金在7年中每年都能进入1/4.

这些数据再一次让我们意识到,投资是一场长跑,而路遥方知马力,在经历了牛熊之后,一只优秀的基金,可能在途中会出现短时的排名落后,但却不影响其长期创造超额收益的能力。而有些基金虽然在短时间里出手不凡,但长期却显得“耐力不足”。

如何利用好“基金排名”数据

全球著名的基金评级机构总裁曾经说过:“基金的等级评定从来没有试图预测未来,我们将其称为历史描述,在衡量过往业绩时是准确的。”

关于基金排名,有一点或许应该明确,排名具有一定的参考性,但其显示的是过去而非未来,如果单单看排名来买基,尤其是过度依赖短期排名,可能会忽略了其他一些重要指标,而导致持基体验受到影响。

在简单地看排名数据之外,我们还要透过这些数据进一步观察和分析基金经理的操作风格,以及基金公司的整体实力和长期耐力,从而找到其中真正适合自己的“优等生”。

所以,并不是排行榜的可信度降低了,而是其承载的东西可能已经远远超过了排名本身。

透过数字看本质,我们或许才能在此基础上做出更好的投资决策。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