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张图告诉你:买基金,开始时的点位并没那么重要!
【基金红人节|金麒麟基金大V评选 百位大咖入围→投票】
投资这件事儿,有趣的是,很多人都将“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作为信条,但在实际投资中通常免不了“追涨杀跌”等凡人操作。
每当大盘指数突破高点整数关时,投资者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而当大盘指数跌破低点整数关时,投资者又难免情绪低落、犹豫不决。不过,无论市场行情如何演绎,“这个点,买基金怎么样?”总会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点位对于投资真有那么重要吗?小欧盘点了近15年来,在上证指数特殊点位持有基金指数至今(2021年3月31日)收益情况,发现了一件惊人的事情:对于买基金而言,开始时的点位真的没那么重要!
1. 在“山顶”开始买基金会怎么样?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年3月31日)
我们挑选了近15年内的相对“高点”,发现持有中国基金总指数、偏股混合基金指数至今的收益都明显好于沪深300指数表现。
2. 在底部配置基金又会怎么样?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年3月31日)
无论是持有中国基金总指数,还是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沪深300至今的表现都很好,持有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话,收益要比沪深300表现更好些!
3. 如果3500点买入基金并持有至今的话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年3月31日)
近15年期间,我们筛出来有7次上涨触及3500点,统计从当时点位持有中国基金总指数、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和沪深300至今表现对比,两个基金指数每次统计都要高于沪深300表现。
4. 3700点买入基金并持有至今
如果把3500点换成3700点,基本可以得出同上的结论,偏股混合基金指数仍然是同区间表现最好的。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年3月31日)
5. 3800点买入基金并持有至今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年3月31日)
近15年内,上证触及3800点仅有4次,也是明显高于当前市场点位的,但即使是在我们看似较高的“3800点”开始买基金的话,持有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收益仍然不错。
6.如果是定投呢?
我们试试从市场“高点”开始定投会怎样?
注:指数数据来源wind,定投采用的是月定投方式,统计起始日为第一个定投扣款日。以上两次定投年复合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62%、1.78%。定投收益率=[sum(每期定投金额/每期净值)*期末净值]/[sum(每期定投金额*投资期数]-1;截至2021年3月31日。
2005-2020年期间,有两次市场高点:2007年和2015年,如果统计从两次高点开始至今的指数表现(看看上文图1),是亏损的,但如果从这两次高点开始定投的话,收益是正的。
7. 低点定投会怎么样?
注:指数数据来源wind,定投采用的是月定投方式,统计起始日为第一个定投扣款日。以上四次定投年复合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96%、2.38%、2.48%、5.65%。定投收益率=[sum(每期定投金额/每期净值)*期末净值]/[sum(每期定投金额*投资期数]-1;截至2021年3月31日。
可能有朋友质疑坚持定投这么久,貌似累计收益并不喜人。事实上,如果真的在低点定投的话,是跟“微笑曲线”背道而驰,相当于没有了“微笑曲线”左半边积累便宜筹码的时候。
上述图表中的4个区间定投,其实在定投过程中都有比较不错的“止盈点”,以2013/6/25开始定投为例,期间有6次定投收益超50%,最高收益达到102.25%(注)。
我们呼吁大家以定投方式投资,但同时也要注意及时止盈落袋为安。
朋友们,开始的点位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开始!与其费心费力地琢磨入场与退场时机,不如挑选一只好的基金耐心持有、长期陪伴;然后,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好好工作、好好生活、等待时间的玫瑰~注:上述6次定投收益率超过50%的分别是:2015/1/26,定投总收益53.46%;2015/3/25,定投收益率69.05%;2015/4/27,定投总收益94.40%;2015/5/25,定投总收益102.25%;2015/6/25定投总收益86.62%;2015/7/27,定投总收益51.50%。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应认真阅读相关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信批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标、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井不预示其未来表现,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井不构成基金业绩的保证。
投资者应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取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