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图 000027_0

K图 000966_0

3月24日,深圳能源(000027,SZ)走出了连续第三个涨停,而长源电力(000966,SZ)更是在7个交易日中,出现了6个涨停。

图片

自3月以来,长源电力股价出现连续并加速上涨的走势

这只是近期资本市场上碳中和板块持续走强的一个缩影。

上周三(3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组织召开会议,提出要抓紧做好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工作,分解目标任务,强力推动落实。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需要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绿色技术等领域发生一系列变革。

碳达峰、碳中和该如何进行顶层设计?能源革命给光伏、风电等行业带来怎样的机遇?碳捕获与封存等关键技术如何突破?带着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多名行业专家进行了采访并展开调查,试图探寻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路线图。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近八成来自电力、工业

气候变化给全球带来了巨大损失。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性共识。2016年,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的《巴黎协定》正式生效。

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只有全球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峰值,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才能降低气候变化给地球带来的生态风险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生存危机。

从全球来看,二氧化碳排放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75%。2019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59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而在全球碳排放总量中,中国、美国、欧盟位居前三位。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2019年总排放量98.26亿吨,在全球占比超过20%。

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源主要在哪些领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二次两年更新报告》,2014年二氧化碳排放(不计吸收)中,能源活动占比86.9%,工业过程占比12.9%。农业活动、废弃物处理等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较小,可予以忽略。

图片

如图示,来自电力和工业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占到总排放的近八成

2020年,根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综合报告,全年电力、工业、建筑、交通四部门二氧化碳排放占比分别为40.5%、37.6%、10.0%、9.9%;若算上用电带来的间接排放,则根据工业、建筑、交通用电量占比计算,三者排放占比约70%、20%、10%。

从更加细分的行业来看,信达证券分析,水泥、钢铁、化工是全球工业领域中二氧化碳排放最高的三个行业,比重约为17.2%、16.7%、12.1%。

而在中国,钢铁、水泥、化工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占排放总量的比重约为16.2%、15.7%、7%。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原主任、研究员李俊峰认为,我国排放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的燃烧和工业过程(炼钢、水泥生产等),前者排放的二氧化碳占90%,后者排放量占10%左右。

从这个意义上讲,实现碳减排根子上必须要改善能源结构,如果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就可以大大减少碳排放。

图片

如图示,煤炭在我国能源总量中的比重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

碳中和风口下,这些投资方向具有极高关联度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得以设定,以碳交易市场建设为核心的碳减排产业链,例如提供碳捕捉、减排的技术、设备和服务的企业、造林绿化企业、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都将面临更大的市场机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当前资本市场上最活跃的概念股表现来看,以下几个主要的投资方向被认为与碳中和关联非常紧密:

投资方向一:与碳交易中心挂钩的企业

今年2月份以来,与碳交易市场相关的企业股票飞速上涨。

以长源电力为例,近期已出现连续多个涨停,从最低每股3.29元涨至最高的8.88元,上涨幅度达到了170%。长源电力持有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的股权,截至目前,持股比例为9.09%。

与此同时,深圳能源2月份以来,从每股最低点5.45元涨至最高点的11.70元,上涨幅度达到114.7%。深圳能源持有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有限公司12.5%的股权。

此外,华银电力、闽东电力等持有相关碳交易中心股权的企业,在近一个月时间内股票上涨幅度也均超过80%。

据了解,今年6月底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启动上线。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表示,按照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未来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规模或达百万亿元。

投资方向二:拥有碳捕集与封存相关技术的企业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我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之一。

国际能源署(IEA)研究报告指出,CCUS是唯一能够在发电和工业过程中大幅减少化石燃料碳排放的解决方案,预计至2060年全球累计碳减排量的14%来自CCUS。

今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回答绿色金融有关问题时表示,下一步将通过货币政策、信贷政策、监管政策、强制披露、绿色评价等,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源向低碳项目、绿色转型项目、碳捕集与封存等绿色创新项目倾斜。

具有碳捕集与封存相关技术的上市公司也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早在2010年1月,由中电投集团投资建设的首套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就在重庆合川双槐电厂正式投运。该装置由中电投旗下远达环保负责研发建设。今年1月以来,远达环保股价从最低点的5.75元涨至最高点的10.16元,涨幅达到76.7%。

投资方向三:园林、植被相关领域的企业

在碳中和推进过程中,在吸收二氧化碳方面,植树造林、植被等将发挥重要作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发表的研究成果显示,2010~2016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吸收约11.1亿吨碳,吸收了同时期人为碳排放的45%。

今年3月1日才正式上市的园林股份,股价已从最低的17.50元上涨至最高的28.00元,上涨幅度达到60%。园林股份主要经营生产普种种植材料(种子)等。

此外,福建金森今年2月份以来已从最低点的9.03元上涨至最高的15.26元,涨幅达到69%。目前,福建金森相关的林业碳汇项目正处在筹备及申报阶段。

投资方向四:与循环经济相关的行业和企业

在推进碳中和的过程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排放及“资源循环”是工作重点,由此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和科技投入。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指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推进秸秆、大宗固废等资源综合利用。

在资本市场上,循环经济相关概念股也引起了较高的关注。

比如上市公司格林美致力于开发循环技术,不断扩大废物处理规模,构建了废旧电池与钴镍钨稀有金属废弃物循环利用、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与报废汽车循环利用三大核心循环产业群。

从去年以来,格林美股价最大上涨幅度也超过100%。同时,豫光金铅、怡球资源等也出现明显上涨。

中国碳中和路线图:40年时间大致分为三步走

2020年12月12日,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对于二氧化碳减排,中国进一步作出承诺: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所谓碳中和,是指在规定时期内,二氧化碳的人为移除与人为排放相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针对中国的碳减排,清华大学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实现1.5℃升温控制目标,全球需在2050年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深度减排。

以此目标为导向,我国还需进一步加大全经济尺度、全部温室气体的减排力度和进程,二氧化碳排放需努力争取2025年左右达到峰值,到2050年要基本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全部温室气体减排约90%。

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要尽快实现碳达峰,“十四五”时期就要特别重视对煤炭消费量进行严格的控制,要争取实现零增长。而到“十五五”期间,石油消费可以争取达峰。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推进碳中和重点是要“两条腿走路”:

一方面供给侧要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以及与风电、光伏相关的储能等产业布局;

另一方面从需求侧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同时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压缩钢铁、水泥等高耗能的产业。

林伯强表示,目前我国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中占比仍较小,无法满足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

“碳达峰并不是那么难,关键是碳中和非常难,如果把碳达峰的峰值弄得非常高,后面碳中和的难度就会非常大。所以碳达峰必须要配合碳中和来讨论。”

林伯强说,当前我国提出碳达峰的时间是2030年前,实际上大概率会提前。但要防止地方政府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比如经济形势好的话,在碳减排管控上的力度就加紧,经济形势差管控就放松等。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的报告指出,我国实现全社会碳中和总体可按照尽早达峰、快速减排、全面中和三个阶段有序实施:

2030年前尽早达峰阶段,以化石能源总量控制为核心,能够实现2028年左右全社会碳达峰,峰值控制在109亿吨左右,能源活动峰值为102亿吨左右。2030年碳强度相比2005年下降70%,提前完成及超额兑现自主减排承诺。

2030~2050年快速减排阶段,以全面建成中国能源互联网为关键,2050年前电力系统实现净零排放,标志我国碳中和取得决定性成效。2050年全社会碳排放降至13.8亿吨,相比碳排放峰值下降约90%,人均碳排放降至1.0吨。

2050~2060年全面中和阶段,以深度脱碳和碳捕集、增加林业碳汇为重点,能源和电力生产进入负碳阶段,2055年左右实现全社会碳中和。2060年通过保持适度规模负排放,控制和减少我国累积碳排放量。

近十年来我国能源消费总量

图片
图片

对比上述两图可见,尽管近年中国经济仍保持较快增长,能源消费总量不断提升,但原煤产量较高峰已有回落

碳减排难题:捕获和隔离技术将大幅增加成本

针对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我国多地区已纷纷发布本地区的碳达峰时间表。

如北京市《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四五”时期,碳排放稳中有降,碳中和迈出坚实步伐。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将着力推动电力、钢铁、化工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碳,确保在2025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

《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提出,制定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推动碳排放率先达峰。

尽管多地已经开始迈出实质性的步伐,但我国二氧化碳减排仍面临多重压力:

一是低碳发展意识不足。相对而言,经济发达地区在碳减排上的积极性较强,而一些欠发达地区仍在谋划发展一些二氧化碳高排放项目。

图片
图片

尽管近年来我国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快速增长,但与2030年达到12亿千瓦的目标相比,仍需要新增庞大的规模

二是以电力为首的一系列改革难题仍待破解。到2020年底,我国风电、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4.6亿千瓦左右,距离2030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发展目标,每年仍需要规模庞大的新增装机容量。而在规划装机容量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相应的土地政策、电力改革政策等。

有专家介绍,从技术层面,要采用捕获和隔离二氧化碳的技术(统称为CCUS),发电厂可减少85%~95%二氧化碳排放。但与此同时,发同样多的电,CCUS技术要多消耗10%~40%的燃料。再包括设备成本以及在岩石里埋藏二氧化碳的成本,最终也会加到电价上去。对于用电的消费者来讲,这可能意味着电价要大大增加。

2020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指出,目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难点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我国碳基能源比例过高,且其中大半为煤炭;

二是各种非碳能源实现减碳没有问题,但缺乏碳中和即固碳效果;

三是实现碳中和的各种技术成本居高不下,仍有待技术突破。

上述报告提出,为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大力发展新型碳中和产业技术经济体系,重点关注工业、交通、建筑等能源碳中和技术,以及农业、分布式和移动能源技术。

碳中和五大误区:是否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制约

实现了碳中和,是否就能够彻底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推进碳中和是否会影响经济发展?

随着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逐步清晰,围绕碳中和的讨论越来越多,一些误区也引发了社会深思。

2020年底,来自瑞典、英国、奥地利等国家的41位大学教授和学者联合发表文章,澄清关于净零排放目标和碳中和的10个误区。而在今年1月,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顾佰和基于我国的情况,也提出了碳中和的五大误区。

在对上述有关碳中和的误区进行分门别类的梳理之后,结合对专家的采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认为,当前我国在碳中和方面或许存在着这样几个较大的误区:

误区一:靠种植植被和碳捕集技术能够替代减排

据了解,净零排放目标通常假定有可能产生大量的“负排放”,即通过储存在植被、土壤和岩石中来清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然而,部署负排放所需的技术当前仍未得到完全证实,不应取代今天的实际减排,否则,目前的高排放量将在短短几年内消耗全球剩余不多的碳预算。

与此同时,二氧化碳去除技术目前正在开发中,但成本昂贵、能耗高、风险大,其大规模部署的可能性尚未得到证实。把净零排放目标建立这样不确定的未来技术上,是不负责任的。

林伯强认为,在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碳捕捉、植树等抵消碳排放相对比较有限,未来很大的精力仍要放在能源结构调整上,要让风电、光伏成为整个能源的主力。目前我国火电的占比是70%左右,风电、光伏占比10%左右,未来要实现碳中和,风电、光伏的占比需要达到40%~50%。

误区二:推进碳中和将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顾佰和认为,碳中和目标确实会对部分传统高碳行业带来不利影响,包括煤炭和油气行业。但碳中和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转型过程,在此过程中,不适应新发展需求的高碳行业将会有序退出,也会拥有相对充分的缓冲时间。

此外,并非所有的高碳行业和产品都会消失,例如煤电、气电将在提供系统灵活性上找到生存空间。

碳中和目标也将为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助力,倒逼产业升级,促进绿色创新,并创造一批新兴产业。比如风电、太阳能发电12亿千瓦以上装机目标,将很大程度上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电动汽车、分布式能源、储能、氢能、能源互联网、自动驾驶等新兴产业也将在碳中和愿景下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据国际劳工组织2018年报告,到2030年,电动汽车、清洁能源、绿色金融等创新性新兴产业将为全球创造2400万个就业机会,而同期煤炭、石油开采等高碳产业失去的工作岗位仅600万个。

对此,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政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应对气候变化可能会影响和阻碍经济发展,这是许多人的忧虑和担心。但恰恰相反,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并不是就气候谈气候、就低碳谈低碳,实际上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战略。

李政表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欧洲的绿色新政,除了在能源、工业、建筑等七个领域制定了一整套深度的转型政策之外,还有更高的目的,就是将欧盟转变为富有竞争力的资源节约型现代经济体,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脱钩,实际上就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误区三:推出碳总量控制制度的时机尚不成熟

顾佰和认为,我国已经具备实施碳排放总量控制的制度和行动基础:

一方面,我国制定了比较完善的自下而上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方案和指南,积累了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测算经验,在“十三五”时期执行能源双控、碳强度等约束性指标,并通过大气污染防治法,在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另一方面,部分地方试点提出了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为碳总量控制提供了实践基础。

误区四:从事碳中和相关技术的企业都具有发展前景

林伯强介绍,现在对碳中和的某些误区,就是把它想得很容易。例如,资本市场上往往认为只要涉及碳中和的企业、技术就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实际上,这类企业的一部分,未来可能会难以存活下去。

在推进碳中和的过程中,难点还是成本控制问题。比如目前的风电、光伏等行业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关键在于成本控制是否得当。如果成本太高,对经济社会肯定会带来较大冲击。

林伯强认为,碳中和领域的一些市场在开始推进时会比较温和,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也比较缓慢,可能需要几十年,对从事该领域的企业而言,技术、商业模式、市场接受度等都需要考量,需要时间来证明,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存活下去。

误区五:发达国家无需为发展中国家碳减排提供帮助

顾佰和认为,为实现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需要付出比发达国家更大的努力,毕竟它们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还面临经济发展、就业、贫困、环境等诸多需要解决的难题。

在没有大规模、低成本能源解决方案的前提下,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低收入国家为了生存和发展,必然要使用一定量的高碳能源以维持经济社会发展,由此带来碳排放的增长。

为此,国际气候治理应继续坚持共同但有区别、公平和各自能力原则,正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要和特殊国情。发达国家也应切实履行承诺,通过资金和技术转移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应对能力,加速碳减排。

记者手记 | 抢抓碳中和机遇必须破解降低成本的难题

2020年9月,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提高国家自主贡献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是中国首次提出碳中和相关时间表,而随着一系列围绕减碳的行动方案将逐步推出,必然会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层次影响。

当前从行业层面来看,电力、钢铁、水泥等诸多碳排放大户将明显感受到减碳的压力,并面临着双重选择:或者改变生产方式,用清洁能源替代现有的化石能源;或者采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产业绿色转型的背后,将引发能源结构的调整,并推动新型技术的研发与运用。而对行业本身来说,只有解决了如何降低成本这一关键难题,才能抓住碳中和带来的机遇,避免因核心技术缺失、转型成本过高等原因而错失行业风口。

相关报道:

碳中和概念股爆炒背后:谁在浑水摸鱼?

分析人士:电力、钢铁行业有望率先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碳中和”红利怎么抓?光伏产业链C位“出道” 机构最看好这些标的

行业研报:

碳中和力度有多大?部委和地方最新政策梳理

国盛策略:“碳中和”长期政策支持可期三大投资主线曝光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