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修复IPO:技术突出经验丰富 铸就领先的环境修复服务商
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有利于增强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并对于缓冲气候变化影响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与“碳中和”目标相一致。考虑到“碳中和”愿景下环境修复行业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产业需求有望持续爆发,平安证券等多家券商给予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建工修复(300958.SZ)在我国环境修复领域具有技术领先地位,公司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合作,对环境修复领域主流技术进行了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同时积累了丰富的环境修复运营和管理经验。本次IPO,公司拟将资金用于修复中心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市场营销网络强化项目,剩余部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提供全产业链服务
环境修复市场蓄势待发
在生态文明及环境保护预期不变的前提下,我国环境修复需求有望平稳有序地释放,进而带动环境修复订单规模的提升。以土壤修复为例,据华经情报预测,随着各城市工业场地土壤污染的详查和建档的完毕,土壤实际修复的市场具有高爆发的潜力,至2024年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市场规模将有望达到860亿元。同时,据显示,自2021年年初以来,环保工程及服务Ⅱ(申万)最高点已经较最低点反弹超25%,市场景气度有所抬升。
有鉴于环境修复市场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及确定性较强的发展前景,作为国内最早专业从事环境修复服务的环保企业之一,建工修复将迎来较好的发展机遇。
公开资料显示,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土壤及地下水修复为核心、水环境和矿山等生态修复并举的战略布局,业务范围涵盖环境修复相关的咨询、设计、治理、运营、管理等全产业链条。近几年,公司经营相对稳健,其中,营收由2017年的8.14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11.19亿元,同时间段内,归母净利润也由0.69亿元上涨至0.75亿元。与此同时,即便受疫情影响,公司2020年营收及归母净利润仍为正值,其中,营收为10.3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82亿元,体现出较好的经营韧性。
运营管理经验丰富
项目储备充沛成长后劲十足
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已完成和正在服务的环境修复项目300余例,包括焦化类、石化类、农药类、染料类、冶炼类等多种污染场地典型修复项目及运营服务,以及多个环境修复方向具有较高技术难度和代表性的标志性项目。
以南京化工厂项目为例,建工修复针对项目污染物复杂多样、污染介质体量大、修复工期短、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等难点,在国内率先开展有机污染场地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研发和实践。公司在实施中采用了HPRI、DSM、LSM等多种创新型工法,解决了大型复杂有机污染场地原位修复多技术多工艺集成设计及实施难题。同时,该项目相关科技创新成果入选《土壤污染防治先进技术装备目录》、《2019年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及示范工程名录》等,且对我国有机污染场地原位修复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和指导作用。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截至本招股意向书签署日,公司正在跟进并根据项目当前所处阶段预计可能在2021年上半年招标的项目超过30个,项目预计总金额超过80亿元,假设按照2020年1-6月公司平均中标率,可为公司带来逾20亿元新签合同,可为公司提供较为充足的项目储备。
持续研发创新
核心技术产品创收能力强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的技术创新是公司实现服务增值、巩固并拓展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法宝。
据招股书显示,一方面,2017年至2019年,公司研发投入处于连续上升通道,分别为0.4亿元、0.48亿元、0.5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0.42%;另一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呈现出连续增加的趋势,分别为7.88亿元、10.03亿元、10.56亿元,年复合增速为15.76%,且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占各期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的算数平均值高达96.41%。
经过多年的行业深耕,公司掌握了包括热脱附、土壤淋洗、常温解吸、固化/稳定化、化学氧化、生物化学还原、气相抽提、土壤深层搅拌等关键技术,可满足多种类型的复杂污染场地修复技术需求。同时,公司联合清华大学、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共同承建我国污染场地修复领域惟一国家工程实验室——“污染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搭建“产-学-研-用”高效科技创新平台。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拥有境内外108项专利。公司在国内场地修复领域已经拥有了行业领先的综合技术实力。
(文章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