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红人节|金麒麟基金大V评选 百位大咖入围→投票】

很多人幸运地拥有好产品,却因为在波动中难以坚守而无奈放弃,结果享受不到时间的玫瑰,资产配置不仅能够降低组合波动、提高性价比,而且是能够让你放宽视野、忽略短期、穿越周期的投资方式,也贡献了我们投资理财的大部分收益!

资产配置对长期投资至关重要

有人经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上海房价的高回报率基本都在大多数人的预期中,然而,多数投资者可能会意外地发现,偏股型基金的投资收益回报率也能达到类似的水平。但是不少保守型的投资者可能完全没考虑过权益类产品的配置。

因此,与其做单一的投资品种选择,不如适当地做一些资产配置,其结果可能会更为优化。

在投资获利的归因分析中,90%以上收益是由资产配置决定的,可见资产配置是投资长期成功的关键性因素;而在众多影响投资收益的因素中,像证券选择、市场时机等都是不可控的,只有资产配置是投资者唯一可控的因素。

当然,资产配置需要根据每一个投资者不同的情况因人而异。投资者可以通过专业机构的风险收益测评来了解自己的风险收益定位,同时,也只有投资者才最了解自己的资产情况,如果投资者自己都做不好资产的安排,一定会导致整个投资计划的混乱。

举例来说,比如在2015年股灾期间,市场短期内遭遇了极端连续的暴跌,如果我们手中的钱都是长钱,焦虑自然就会少一些,但如果我们没有做好期限管理,很可能会因为短期内的冲动操作而影响了整个投资的布局。

我们跟大家分享一个典型的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案例:我们有资产A和资产B两种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资产,如果全仓A类资产的话,在经历过市场大涨大跌两个周期下来的收益率往往并不能够令人满意,而如果我们把资产B这个风险收益特征相对稳健的产品配置上去的话,两个周期下来可以使组合达到一个再平衡的状态,或许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提升组合收益率。

事实上,固定收益类资产在资产配置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能够相对稳健地获取一定收益,同时又能够分担单一股票型产品所带来的风险。所以,资产配置能够保证你以合理的、积极的、健康的投资心态来面对市场,尤其当遇到极端市场的挑战时。

如何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分配我们手中的资产呢?标准普尔将每一个家庭的资产按照资金的不同用途进行分类,得到了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见上图),当然并不代表每个人都必须严格按照该图操作,只是在分配家庭资产时的一种参考。

首先是右上角的短期“要花的钱”,这部分资金大约占到家庭总资产的10%左右,通常为3~6个月的生活费,如日常生活中的购物、交通、旅游等费用都应该从中支出。这一部分钱的流动性要求比较高,不适合做复杂投资,一般建议可以存入银行活期账户或是购买一些流动性比较好的货币基金。

第二部分是“专款专用的钱”,这部分资金用于保障家庭成员可能会发生的意外状况或是重大疾病,它们必须得保证本金不能有任何损失,因此比较适合做一些保险或是存入银行定期存款账户等保本类投资。

第三部分是“为家庭资产创造收益的钱”,这部分资金可以投资于一些有一定风险的标的来创造较高的回报。它们是赚得起也亏得起的钱,无论盈亏都不会对家庭造成致命的打击,主要的投资方向有股票、基金、期货、房地产等各类风险等级不同的标的,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收益特征选择较为合适的品种进行投资。

最后一部分是“保本升值的资金”,是家庭中养老金、子女教育资金的重要来源。这部分资金在保证本金安全的前提下,收益不一定要很高,但要长期稳定,并且不能随时取用,需要定期做一些存入,积少成多。

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是根据资金的用途进行分类的,投资者也可以从时间和风险的角度来重新对资产配置进行分类:将资金的使用期限由短到长进行排序,随着资金使用期限的加长,资金对应投资标的的风险等级也在不断提升,不难发现,那些长期不用的资金是风险承受能力很强的,可以参与一些有一定风险的投资,比如中长期资金更适合做股票型基金。

当然,从资金和产品的时间匹配角度来看,必然存在着两种投资误区:第一种是拿短期的资金投资长期的品种。比如投资者动用了一两个月内就要使用的资金去购买了一只长期业绩表现优秀的权益类产品,万一在这段时间内市场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投资者就不得不面临短期浮亏变成短期实亏的状况,给投资带来风险。第二种情况是拿长期的资金错配了短期品种。比如客户用一笔钱在银行理财中不断滚动两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显然这笔资金能够取得的收益可以更大,就是因为客户的这笔长期资金没有选对优秀的长期产品,从而承受了收益体现不明显的风险。

因此在资产配置中,用合适的资金匹配合适的产品是资产配置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风险提示: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投资基金前,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