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计划推碳减排支持工具 系统考虑气候变化风险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昨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中国人民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召开的“绿色金融和气候政策”高级别研讨会上表示,人民银行计划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为碳减排提供一部分低成本资金。人民银行正在探索在对金融机构的压力测试中,系统性地考虑气候变化因素,并逐步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人民银行还将通过商业信用评级、存款保险费率、公开市场操作抵押品框架等渠道加大对绿色金融的支持力度。
据悉,气候变化风险与金融风险互相作用、相互强化,对金融体系的影响日益显著,已成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来源。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碳中和”的终极目标即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的是如何将存量的信贷资产转化为“绿色”;机遇则是未来的新兴产业需要银行的绿色金融支持,而这一市场规模无疑是非常巨大的。
气候变化风险将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央行网站消息,4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召开“绿色金融和气候政策”高级别研讨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人民银行计划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为碳减排提供一部分低成本资金。人民银行正在探索在对金融机构的压力测试中,系统性地考虑气候变化因素,并逐步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人民银行高度重视发展绿色金融。”易纲称,2020年末,中国绿色贷款余额约1.8万亿美元,绿色债券存量约1250亿美元,规模分别居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二。近期,市场主体已发行40多只碳中和债,规模超过100亿美元。
着眼未来,易纲认为,有几方面重点工作需要推进。第一,要进一步以市场化方式动员公共和私人部门资金,支持绿色经济活动。预计2030年前,中国碳减排需每年投入2.2万亿元;2030年-2060年,需每年投入3.9万亿元,要实现这些投入,单靠政府资金是远远不够的,需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
易纲称,为此,需要做好两项基础性工作。一方面是加强信息披露。人民银行计划分步推动建立强制披露制度,统一披露标准,推动金融机构和企业实现信息共享;同时将在G20框架下,推动加强信息披露方面的国际协调。另一方面是完善并统筹绿色金融分类标准。人民银行即将完成对绿色债券标准的修订,删除化石能源相关内容。我国正在与其他国家共同推动绿色分类标准的国际趋同。
在提供政策激励方面,易纲认为,央行可以发挥作用。人民银行计划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为碳减排提供一部分低成本资金。人民银行还将通过商业信用评级、存款保险费率、公开市场操作抵押品框架等渠道加大对绿色金融的支持力度。
第二,要研究应对气候变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欧盟将用时70年,美国45年,中国只有30年左右,时间短,曲线陡,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突出,所以要积极督促金融机构尽早开始转型。
易纲强调,人民银行正在探索在对金融机构的压力测试中,系统性地考虑气候变化因素,并逐步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人民银行已按季评估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的情况,同时鼓励金融机构评估和管理其环境及气候风险。
第三,要发挥好碳市场的价格发现作用。预计今年6月底,中国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启动运营。相关部门正在就管理条例征求意见,提出要逐步扩大碳排放配额的有偿分配比例,金融管理部门将配合相关部门参与碳市场的管理。
21世纪经济报道称,目前,根据英格兰银行、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等的研究,金融体系面临的气候相关风险主要包括物理风险、转型风险和责任风险,其中以前两者为主。物理风险是极端天气、自然灾害及相关事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导致企业、家庭、金融机构等市场主体的资产负债表严重受损,进而影响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转型风险是社会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过程中,政策调整、技术革新或限制以及市场偏好和社会规范转变等带来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金融风险。
从实践情况看,气候变化与金融体系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机理十分复杂,气候变化风险与金融风险互相作用、相互强化,对金融体系的影响日益显著,已成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来源。目前,已经明确的是,气候变化会对金融体系的定价方法、经营模式、风险管理等产生一系列深刻影响。尤其对于中央银行而言,气候变化影响的长期性、系统性和非线性特征,蕴含着潜在的变革要求,意味着多方不确定的未来。
“碳中和”将推动经济变革绿色金融发展空间巨大
据华夏时报称,“作为实现‘30?60’目标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成为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国家早日完成”30?60“战略目标及银行自身实现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交行通过年度印发的《授信与风险政策纲要》《行业信贷政策及投向指引》等政策指导全行积极把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商业银行的机遇与挑战。” 交通银行授信管理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碳中和”的终极目标即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的是如何将存量的信贷资产转化为“绿色”;机遇则是未来的新兴产业需要银行的绿色金融支持,而这一市场规模无疑是非常巨大的。
“根据国家气候战略中心的数据显示,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到2060年我国新增气候领域投资需求规模将达约139万亿元,年均约为3.5万亿元,长期资金缺口年均在1.6万亿元以上。而我国目前的存量绿色信贷资产的规模为12万亿元,加上绿色债券的存量8000亿元也不足13万亿,因此未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意义不止于绿色环保,其背后所蕴含的人类社会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对于依附于实体经济而存在的金融业来说,即是信贷架构的变革,也是重塑银行信贷资产的机遇。”对此,4月14日,长三角苏南地区一位银保监政策研究人士称。
而在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看来,“碳中和”预计将在未来30年内带来180多万亿元的绿色金融投资,在能源、交通、建筑、工业、林业等行业带来巨大的投资和商业机会。对金融机构来说,如果不参与这个过程,就会失去最大的投资和业务增长机会。
根据记者初步统计,截至2020年末,国有六大行绿色贷款余额共计6.27万亿元,约为当前国内全部存量的一半。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绿色贷款余额均超过1万亿元。股份制银行中,如兴业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恒丰银行等,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另有部分中小银行也积极参与其中。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江苏银行、南京银行、甘肃银行、湖州银行、杭州银行等部分中小银行近年来积极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在实现特色经营的同时寻找利润增长点。
中金公司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贷款余额从2013年6月末的4.90万亿元增长至2020年6月末的11.01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3%。但近几年绿色信贷余额同比增速不及整体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速。以2020年上半年数据为例,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为3.9%,而整体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则为13%。
据悉,对于绿色金融的顶层设计,诸多商业银行机构和研究机构也都纷纷发布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兴业银行年报中,该行行长陶以平就指出,根据“碳中和”目标,修订包括绿色产业指导目录、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标准,与“碳中和”目标保持一致。并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采取降低绿色资产风险权重、让绿色债权优先受偿以及强化货币政策工具对绿色金融的支持等措施,不断激发金融机构内生动力。中金公司则称,为了更好实现绿色发展目标,中国应统一绿色金融的标准制定,健全绿色信息的披露机制,完善“外部性内生化”的政策激励,全面发展丰富多元的绿色金融市场,加强绿色投资理念的培育,将环境风险纳入监管政策考量,最终化四十年的绿色挑战为千载难逢的绿色发展机遇。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