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图 TSLA_0

K图 BIDU_0

特斯拉车主维权事件仍在发酵。21日深夜,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中消协相继发声。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表示,近日,上海车展上特斯拉车主维权引发广泛关注,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已责成河南省、上海市等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强调企业要切实履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产品和服务。

图片

中消协也表示对此高度关注。中消协认为,企业经营的首要前提是尊重消费者。面对消费者的投诉,企业要认真倾听,真诚协商,给消费者合理的解释和有效解决方案。作为汽车生产者,企业掌握相关数据,应当利用专业知识严格自查,技术优势不应成为解决问题的阻碍。

图片

同时,21日晚23时52分,特斯拉通过官方微博再次表示,“恳请郑州市市监局指定权威的、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鉴定机构,开展检测鉴定工作,早日还原真相。我们承担鉴定产生的全部费用。同时我们承诺,无论检测结果如何,我们都接受。”

图片

另外,作为事件最初特斯拉方面的强硬代表,昨夜特斯拉副总裁陶琳也成为关注的焦点,有自媒体称百度百科疑似为特斯拉陶琳连夜改简历。对此,百度百科火速回应予以否认,并贴出了详细证据。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最近一段时间负面消息缠身,但特斯拉的股价却连续两个交易日上涨,周三特斯拉收涨3.5%,市值飙升241亿美元,目前总市值7142亿美元。

特斯拉将提供事故前半小时数据

4月19日,第十九届上海车展开幕当天,在特斯拉汽车展台,有两名女子身穿印有“刹车失灵”和特斯拉标志的T恤,引发广泛关注。

图片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黄辛旭

据央视新闻,4月21日,针对特斯拉车主上海车展维权一事,郑州市郑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回应称,3月7日下午,该局曾接到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分转的张女士关于特斯拉汽车消费纠纷投诉件,投诉人反映购买的特斯拉汽车刹车失灵导致交通事故,与4S店多次交涉未果,要求市场监管局介入协调处理退车并合理赔偿损失事宜。经初步审查后该局于3月8日受理该投诉。

3月9日,“上海车展维权”当事人张女士曾在特斯拉郑州店门口,坐在特斯拉车顶维权。

图片

视频截图

因双方分歧较大,加上“纯电动轿车在使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行车数据是否属消费者知情权”这一问题没有明确法律规定,郑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于4月2日向上级部门请示。

目前,上级部门已明确批复,这一问题属于消费者知情权范畴,4月21日,郑东新区市场监管局责令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郑州)有限公司无条件向张女士提供该车发生事故前半小时完整行车数据。

据河南电视台大象新闻报道,特斯拉体验中心中原福塔店内一名售后负责人赵博亮表示,(4月21日)下午6点多公司已经收到郑州市郑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通知。该售后负责人表示,特斯拉体验中心中原福塔店会全力配合郑州市郑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调查,向市场监督管理局和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车辆事故发生前半小时的完整行车数据。“我们同时也会配合车主,给客户、大众、也给媒体一个满意的交代。”

在特斯拉体验中心中原福塔店门口,张女士的事故车辆依然停在旁边。工作人员表示,“因为车主不允许,我们未碰过该车辆。”

21日晚23时52分,特斯拉再次通过官方微博回应,这已经是三天来的第四次微博回应。回应中表示:

今天(21日)下午,我们已主动与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系并汇报相关情况,为了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我们愿意全力配合,提供事发前半小时的车辆原始数据给第三方鉴定机构或政府指定的技术监管部门或者消费者本人。

同时恳请郑州市市监局指定权威的、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鉴定机构,开展检测鉴定工作,早日还原真相。

我们承担鉴定产生的全部费用。同时我们承诺,无论检测结果如何,我们都接受。

女车主:特斯拉深夜道歉后尚未联系我

“我们一开始只想去展台问一下特斯拉车辆出现‘刹车失灵’的原因,好让大家知道这件事。”4月21日,在2021上海车展开幕当天于特斯拉展台维权的女车主李彦(化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作为两次“刹车失灵”事件的亲历者,深感后怕。

据每经记者了解,此次一同身穿“刹车失灵”字样T恤参与维权的特斯拉车主有三人。其中,站在车顶高呼“特斯拉刹车失灵”的是女车主张靓(化名),她也是今年3月“河南女子坐在特斯拉车顶维权”视频中的当事人。而李彦是来自西安的车主,是一名孕妇。三名维权车主因维权行为过激,被相关工作人员带离现场。与此同时,上海警方介入调查。

4月20日,上海警方发布通告称,张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五日,另一名女子李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行政警告。

“我们并不是去闹事的,会站车顶也是情急之下的举动。”李彦说,她们借上海车展这个机会过去,就是想让更多人知道特斯拉车辆存在“刹车失灵”问题,希望特斯拉能对此进行说明。但是,当时特斯拉工作人员不仅拿伞挡住群众围观,还上前去抓张靓,她情急之下就上了车顶。

4月20日,特斯拉车展维权中的另一个当事人(@安保佳)在其微博上为不理性维权行为道歉,并表示应该用合理合法的手段进行维权。

图片

不过,李彦表示,“方式会变,维权不会变,真相必须大白于天下。”

对于上述三位车主的维权,特斯拉副总裁陶琳在4月19日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我们没有办法妥协,这是新产品发展必经的一个过程”,还强调“自己的调研显示,90%的客户都愿意再次选择特斯拉”。

不仅如此,特斯拉官方于当日晚间也通过微博发千字长文回应称:“如果是特斯拉产品的问题,特斯拉一定坚决负责到底,该赔的赔、该罚的罚。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对不合理诉求不妥协,同样是我们的态度。”

对于特斯拉方面的回应,维权车主也表示“绝不妥协”。“我们敢引起注意,就敢提供证据。”李彦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不过,相比此前“不妥协”的表态,4月20日夜,特斯拉微博长文口风大变。特斯拉表示,就未能及时解决车主的问题表示歉意,并宣布成立专门处理小组进行专事专办,尽全力满足车主诉求。

截至记者发稿,尚没有特斯拉相关工作人员联系过李彦。“我只希望特斯拉能尽快认识到这个问题,给大众一个说法,而不是采取‘甩锅’的方式,不闻不问。”李彦认为,“刹车失灵”是威胁公众生命安全的大事,造成严重后果后,任何一个家庭和个人都承受不了。

“不建议大家购买特斯拉”

据李彦回忆,她于去年3月19日提车,正好赶上国产Model 3长续航版上市。彼时,她认为,车企涨价属市场行为,就算被割“韭菜”也只能认栽。

但让李彦不能接受的是,提车后她的车辆问题不断。第一次是提车不到一个月,在行车过程中,车辆的后备厢锁以及车锁突然同时打开,并且无法控制。然后,今年3月,李彦就遭遇了两次“刹车失灵”事件,所幸都有惊无险,未造成车祸。“我反正是不敢再开特斯拉的车了,也不建议大家购买特斯拉。”李彦对记者表示。

“‘刹车失灵’的事情,我跟特斯拉售后人员反馈过,对方一再推脱,最后只回复‘车辆没问题’。3月19日,我的车辆就与另一辆机动车发生碰撞,但安全气囊并未弹出。”李彦告诉记者。

一系列遭遇,加上特斯拉拖沓和回避的态度,让李彦决定向特斯拉讨要说法。

目前,李彦的车辆依旧停在西安特斯拉体验店门口,且贴有“刹车失灵、气囊不弹要人命”的醒目字样。

而此次站在车顶维权的张靓在遭遇“刹车失灵”事件后,也未得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在针对此事的回应中,特斯拉方面表示,后台数据显示车辆在踩下制动踏板前的时速为118.5公里,制动期间ABS正常工作,前撞预警及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启动并发挥了作用,未见车辆制动系统异常,并称车主拒绝第三方鉴定。

4月20日,张靓的家属就不做第三方鉴定、超速,巨额赔偿等情况进行回应,称不做第三方鉴定,是因为他们目前对特斯拉委托的第三方鉴定真实性、公正性产生怀疑,生怕自己掉进“委托第三方鉴定机构”精心设计好的“陷阱”。

而针对陶琳对外称车主索要了巨额赔偿一说,上述家属表示,从事发到现在,从未提出过巨额赔偿。“我们只要求特斯拉退款退车,但特斯拉让我们修好后卖给别人。”上述家属称。

此外,李彦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始至终,我们就没有向特斯拉索要过高额赔偿。而是针对问题车辆,提出退车需求。车展现场,特斯拉工作人员问过我们的诉求是什么,我们只说需要一个说法,让特斯拉拿出车辆‘刹车失灵’的数据。”

安保佳在其上述回复中也提到,“我们诉求最多的就是要特斯拉解释车辆的问题,提供车辆数据。”

截至发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国内同样遭遇“车辆失控”、“刹车失灵”事件的很多车主,未能拿到特斯拉的检测数据。

“刹车失灵”还在发生

事实上,与李彦和张靓有同样遭遇的特斯拉车主不在少数。从去年6月开始,特斯拉类似的车辆“失控”事故就频繁发生。据不完全统计,仅2020年6月~12月,因特斯拉车辆突然“失控”发生的事故有近十起。而在今年1月,又有4起特斯拉车辆“失控”事故发生,涉及Model 3、Model X和Model S等车型。

据新华社报道,4月17日22时,广州增城区东江大道北发生一宗交通事故,一辆特斯拉汽车在行驶中撞上水泥隔离墙和其他车辆,后发生自燃,事故导致车上一人死亡。

图片

广州市公安局增城区分局21日在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经初步调查,事发时左某驾驶小汽车搭载一名男乘客途经上述路段,车辆与右侧道路水泥隔离墙及王某驾驶的小汽车发生碰撞,致左某车上男乘客当场死亡,随后左某所驾驶的车辆发生燃烧。

事故未造成其他人员受伤,具体原因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4月21日,网络又流传出一段特斯拉“刹车失灵”导致事故的案例,视频显示江苏溧阳一辆特斯拉在变道时亮起刹车灯,但是车辆没有丝毫的减速,3秒后高速追尾前方绿色小货车,造成严重事故。

4月21日,去年8月曾遭遇特斯拉Model 3“失控”事件的浙江温州车主陈瀚(化名)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目前,他们能联系上的有类似遭遇的车主有40多人。“大家都有维权需求,只是苦于没有拿到核心数据,无法维权,只能继续观望。”陈瀚表示。

4月21日,网名为“上海滩十里洋场”的特斯拉二手车车主也向《每日经济新闻》发来了一封投诉信。诉求是“鉴于特斯拉官方二手车不负责任行为,给我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和心理伤害,要求特斯拉公司退车,并按‘退一赔三’的标准给予我赔偿。”

该车主讲述称,今年2月7日,他在特斯拉石家庄直营店全款购买特斯拉官方认证二手车Model 3,于3月24日发生交通事故。但至今特斯拉方面对此并无说法。

据特斯拉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发生的多起事故中,有一部分官方结果已经明确,但因涉及到客户隐私,不方便直接对外发布。

其中,浙江温州特斯拉Model 3“失控”事件已结案。“根据第三方鉴定机构鉴定的结果,保险公司对车主进行了理赔。”上述特斯拉相关负责人表示。

但陈瀚表示,选择接受这一结果实在是无奈之举。在上述事故中,由于接连撞到了10余辆车,涉及的赔偿已超过40万元。“案件不结,保险公司就不能给到赔偿。”陈瀚告诉记者,事后三个多月时间内,被撞车辆的车主们几乎天天上门要赔偿,最后他只能自认倒霉,把事故原因揽到自己身上。

广东金桥百信律师事务所律师杜满清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如果特斯拉车辆因刹车失灵给车主造成了损失,就符合《民法典》中“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规定。

不过,对于此次车展中特斯拉车主的维权行为,杜满清并不认可。“车主作为消费者在车展中站上车顶上维权,并不理智,虽然可能引起车企与社会公众的注意,但也导致了车主自己被行政处罚。”

杜满清建议,车主可以就违约责任或者产品责任择一,考虑对特斯拉公司提起民事诉讼。同时,根据《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第三十二条,“家用汽车产品三包责任发生争议的,可以依法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等有关行政部门申诉进行处理。”

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公益律师廖建勋则建议,车主在没有关键证据维权时,可以联合起来向相关部门申请介入调查,由相关部门委派专家进行调查鉴定车辆是否存在问题,最终的检测鉴定可作为车主最后起诉维权的重要依据。

对于国内频发的特斯拉车辆“失控”事件,廖建勋建议,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应主动介入进行调查。如果经调查发现相关型号车辆确实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可能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影响,有关监管部门可责令生产商召回。

事实上,今年2月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以及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就消费者反映的异常加速、电池起火、车辆远程升级等问题共同约谈过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随后,特斯拉官方也回应称,深刻反思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全面加强自检自查。但到目前为止,特斯拉方面未就上述五部门约谈内容发布调查结果。

插曲:陶琳简历连夜被改?

百度百科回应:“不存在隐藏什么”

昨日,有自媒体撰文称,其发现陶琳在百度百科上的简历在车展事件当天(4月19日)晚上被连夜修改,除特斯拉之外的经历被删得一干二净!该文作者称,“我明确记得她百科是有央视、百度和人人相关工作经历的!修改者疑似百度内部人士!恰恰在这个敏感时间点,不让吃瓜群众联想都不行了!”

对此,4月21日22:58,百度百科在新浪微博发布针对个别自媒体对百度百科“陶琳”词条近期修改情况的不实阐述声明。

图片

百度百科是开放平台,每个人都可以编辑。经查,“陶琳”词条近期存在两次编辑,编辑账号系百科平台用户,并非百度内部员工。

该词条近期的两次编辑,内容均为正常的新闻事件补全和错误内容修正,不存在该自媒体所述的“隐藏什么”、“内部帮忙改简历”等情况。

百度百科欢迎大家随时监督,也请不要传谣信谣。

附:词条“陶琳”相关历史版本情况

近期共被修改两次,修改通过时间分别是4月19日19:17以及4月21日16:29(截屏中显示的修改时间为用户提交时间)。

图片

①通过百度百科历史版本功能查看,4月19日的修改增加了词条人物近期针对车展维权事件的回应内容;

②4月21日的修改则将原本词条中“斯拉”补充为“特斯拉”。

百科词条“陶琳”共存在10个历史版本,经排查,所有历史版本中均没有该自媒体所描述的其在央视、百度、人人网的工作经历等内容。

百度百科词条的每一次修改都会留存历史版本,并采用区块链技术存证,该“存证信息”后期无法人为修改。百科等级为4级、通过率85%以上的百科达人团用户,以及百科等级为6级、通过率85%以上的专业用户,均可以使用历史版本对比功能查看词条的所有历史版本。

相关报道:

百度疑似为特斯拉陶琳“连夜改简历”?百度百科回应:阐述不实

特斯拉副总裁陶琳百度简历被修改?百度:不要传谣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