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等领域引导MCU行业未来产品市场结构方向

随着社会和技术不断与发展,市场对产品的技术水平需求进一步的提高,MCU产品正处于技术不断突破、提高性能、降低功耗和大小的阶段中。物联网等领域的兴起,引导着MCU行业未来产品市场结构方向。

1、全球产业升级 MCU市场规模稳定增长

受益于物联网快速发展带来的联网节点数量增长、汽车电子的渗透率提升以及工业4.0对自动化设备的旺盛需求等各产业升级因素影响,近五年全球MCU出货数量和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

根据IC Insights的数据显示,全球MCU产品出货量从2015年的22058百万个增长至2020年的36065百万个,其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5945百万美元增长至2020年20692百万美元,MCU平均单价从2015年的0.72美元提升至2020年的0.78美元。

2015-2020年全球MCU产品出货量及市场规模统计情况

2、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MCU芯片技术升级

随着物联网终端需求推进,未来汽车驾驶信息系统、油门控制系统、自动泊车、先进巡航控制、防撞系统等ADAS系统对32位MCU芯片需求量将大幅度提升。同时,随着开发环境不断提升,8位与32位MCU价差正逐步缩小。此外,由于32位MCU芯片工作频率大多在100-350MHz之间,低功耗成为32位MCU芯片核心竞争力。

根据IC Insights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MCU行业下游市场主要分为汽车电子、工控/医疗、计算机和消费电子,其中汽车电子是最大的下游应用市场,占比达到了33%。据此推测,车载和工控领域将是MCU行业未来在全球市场中开拓的主要目标市场。

2019年全球MCU行业下游应用市场分布情况

3、生产工艺改进 32位MCU芯片独占鳌头

全球MCU应用以汽车电子、工控/医疗为主,高规格32位MCU占据主导地位。从MCU终端应用市场分布来看,根据IC Insights数据,2019年全球MCU下游应用(以销售额计算)主要分布在汽车电子(33%)、工控/医疗(25%)、计算机(23%)和消费电子(11%)四大领域。

同时,随着汽车电子、工控/医疗等领域对MCU计算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先进制程工艺带动32位MCU成本下降,MCU产品规格持续向16/32位迭代。

2019年全球MCU终端应用市场分布(按销售额计算)情况

4、全球MCU行业市场环境高度集中国产厂商有待提升

从MCU行业竞争格局观察,全球主要供应商仍以国外厂家为主,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国内MCU芯片厂商仅在中低端市场具备较强竞争力。全球MCU厂商主要为瑞萨电子(日本)、恩智浦(荷兰)、得捷电子(美国)、英飞凌(德国)、微芯科技(美国)、三星电子(韩国)、意法半导体(意法)、赛普拉斯(美国)。

根据IC Insights公布的全球MUC芯片企业竞争情况分析,各大厂商为争夺市场份额,积极布局强劲增长的物联网应用领域,并在MCU厂商之间发生数起大规模并购事件。例如,瑞萨电子(NXP)在2015年以118亿美元收购飞思卡尔,完成了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布局;微芯科技(Microchip)在2016年完成对Atmel的收购等。

2019年全球MCU行业主要厂商市场份额分布情况

5、全球MCU行业增速有所放缓亚洲地区有望成新增长点

2020年上半年,受到全球IC行业下行周期以及国际贸易环境等因素影响,全球MCU市场增速有所放缓。相对于工业化水平较高的欧美国家而言,亚洲国家在工业化升级方面有着更大的提升空间。

以中国为例,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工业自动化有迫切的需求。因此根据以往数据进行推算,预计2026年全球MCU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207亿美元增长至285亿美元。

2021-2026年全球MCU行业市场规模预测情况

(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