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重视经济复苏下的通胀预期问题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全面恢复态势,但在经济复苏叠加货币政策宽松、输入性通胀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物价上涨已然“山雨欲来”。如何降低可能到来的通胀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干扰,成为当前施政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从数据上看,继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大增18.3%之后,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3%,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1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9.6%。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接连上涨,能源、有色金属、化工等同比涨幅多数在50%以上,其中年内螺纹钢涨37.2%,铁矿石涨30.1%,沪铜、沪铝分别涨33.3%和31.9%,动力煤涨32.9%。大宗商品的上涨已开始传导到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脑等工业消费品,虽然4月CPI受猪肉价格下跌影响未有明显表现,但接下来的传导似乎不可避免。此外,另一项不计入CPI却与居民支出密切相关的房价,也从去年的一二线热点城市上涨开始扩散。国家统计局公布4月70城房价中,有62城环比上涨,重庆、武汉、广州、海口、昆明等环比涨幅超过1%。
大宗商品和资产价格上涨引发通胀预期,其负面影响不容小觑,尤其是在经济刚刚恢复而普通民众收入增速尚未恢复到正常水平之际。众所周知,由资产价格上涨传导到普通消费品价格上涨,将加深贫富分化,对广大民众而言会拉低消费能力。而且按照历史经验,每一次居民部门大幅增加杠杆率后,社会消费也会出现连续下滑现象,加上通胀因素,可能会进一步影响消费。简言之,高通胀对中国经济的危害明显,会影响结构优化与均衡目标,必须加以重视。
决策层也注意到这一问题。5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跟踪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市场变化,做好市场调节,应对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及其连带影响”。此前则有多场高层会议针对输入性通胀问题提出“稳物价”“关注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加强原材料市场调节”等。
欲防范高通胀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从引发通胀的原因着手。很明显,引发资产价格和大宗商品接连上涨最主要的因素是全球性的货币政策宽松,虽然刺激计划可以解一时燃眉之急,但必然将导致更高的资产价格,而且,资产价格上涨的幅度可能远高于工资提高的涨幅,侵蚀工薪阶层的购买力。
对于中国而言,应尽快让财政和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且注重发挥结构性作用,对实体经济的结构性宽松和对房地产的结构性收紧;对恢复较快领域的收紧和对保民生、保就业领域维持支持力度,力求“精准滴灌”。既应该结构性收紧信用政策,也要强化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
另一重要方向是致力于提升居民收入。目前就业和居民收入形势有所改善,但仍严峻。统计显示,4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累计437万人,不及2019年同期;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30元,较2019年同期实际增长4.5%。中小企业作为解决就业的主力,恢复相对缓慢,4月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1.7%、50.3%和50.8%,近期上游原材料涨价又抬高中小企业成本,对利润产生挤压。
对此,应降低受困企业税费负担、推动融资成本下降,同时降低企业、个人所得税税率,提高企业和居民的获得感。
总体而言,面对通胀预期,可以从宏观政策的微调和扶持困难企业保就业、提升居民收入等方式,减小可能引发的负面影响。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