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年内定增募资超3300亿元 机构认为定增市场收益率仍可观
自去年再融资新规落地,A股上市公司迎来定增潮,股权融资业务也面临新一轮发展机遇。同时,战投新规的出台,压缩了锁价套利空间,令定增市场正式步入竞价时代。
《证券日报》记者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梳理发现,年内已有199家上市公司实施定增,累计募资总额为3332.67亿元。同时,对于上市公司定增,券商的参与积极性大幅提高,目前已认购金额244.54亿元,占年内A股上市公司已实施定增募资总额的7.34%。
预计定增市场收益率
较为可观
粤开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行业组负责人陈梦洁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再融资新政出台后,定增市场有所回暖,定增存量项目规模较为充足,再融资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有所增强。宽松政策叠加新规对创业板再融资条件的简化,使中小市值企业迎来更多融资机会,公募、产业资本、外资、私募、券商等资金纷纷入场,定增市场活力将持续释放。”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记者发稿,今年以来,已有199家上市公司实施定增(均以增发上市日统计,下同),同比增长118.68%;累计募资总额达3332.67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共有18家上市公司的定增募资总额超过50亿元,邮储银行、辽港股份、蓝思科技等3家公司的定增募资总额超过100亿元。
开源证券中小盘研究团队表示:“2020年再融资新政之后,定增市场已经发生显著转变。在2021年预期收益率降低、市场风格逐步分化转向中小市值的背景下,定增市场正成为一座待挖掘的‘金矿’(仅折价率即可贡献接近20%收益率)。”
而记者发现,折价率较高的上市公司,在定增时,配售对象都相对较少,多为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当前,机构参与上市公司定增,获得投资回报或是重要原因之一,而机构的选股能力一直备受关注。
一方面,中信证券研究部高级副总裁、联席首席策略师裘翔表示:“从参与方看,再融资新规后产业资本参与程度更高,而外资也逐步加大参与比重;从定增公司的领域看,新兴经济行业占比不断提升;从发行折价看,新规后竞价模式平均折价为16%,大部分新兴行业折价较低;从收益影响因子看,高折价并不意味着拥有足够安全垫,好赛道也并无明显绝对收益,机构持仓占比或是一个有参考意义的选股因子。”
另一方面,陈梦洁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折价率是影响定增市场投资收益率的重要指标,同时更应重视个股基本面、业绩面等方向的表现,综合分析各项数据后再做投资选择。当前定增存量项目较多,市场供大于求,使折价率处于较高水平,未来定增市场仍将是资金长期配置股票市场的重要方式,但短期内资金大幅进场的概率较小,定增市场大概率仍将保持供大于求的状态。目前新兴产业的再融资意愿明显增强,投资者应结合行业景气度、个股业绩表现等指标,选择具备成长空间的优质企业,在高折价率背景下,定增市场收益率仍将较为可观。”
券商斥资245亿元
参与上市公司定增
券商参与上市公司定增的热情高涨。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38家券商及其资管子公司(以下统称“券商”)参与85家A股上市公司定增;累计认购金额达244.54亿元,同比大增540.49%。
今年以来,8家头部券商认购上市公司定增股份耗资超过10亿元。其中,中国银河已参与23家上市公司定增,认购股份累计耗资39.89亿元;中金公司参与21家上市公司定增,认购股份耗资39.08亿元;国泰君安参与19家上市公司定增,认购股份耗资25.04亿元;中信证券参与22家上市公司定增,耗资24.16亿元。此外,中信建投、招商证券、华泰证券、申万宏源的认购总额也均超10亿元,分别为16.77亿元、16.64亿元、16.44亿元、13.94亿元。
《证券日报》记者在梳理数据时还发现,券商偏好“扎堆”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其中,中国重汽、凯撒文化、天风证券等13家上市公司的定增,每家都吸引了4家以上券商同时参与认购。
同时,券商似乎更认准“同行”,今年实施定增的天风证券、浙商证券、西部证券等,都迎来了4家以上券商的同时参与认购。
对此,陈梦洁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考虑到再融资政策放宽、市场折价率较高,定增市场的收益率相对更高,因此多家券商通过积极参与定增市场认购来获得投资收益。其中,头部券商凭借其在投行等业务条线上的优势,在定增市场表现抢眼,认购次数和认购规模都占据优势。券商积极参与‘同行’的定增项目,表明其对券商股后期的市场表现有信心,券商板块是市场表现的风向标之一,在市场整体走强之前,券商股往往会有所表现。券商参与‘同行’的定增项目,一方面表明其看好券商行业的后续表现,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其对市场后续走势持乐观态度。”
此外,陈梦洁向记者表示:“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说明其认可该企业的中长期投资价值,但最终的投资收益率受多重因素影响,投资者在选股过程中首先还是要以市场基本面为核心逻辑,另外也需要有自身独特的投资体系与逻辑,关注行业景气度、公司业绩表现、估值水平等核心指标,进行长期价值投资。”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