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内容!基金三季报里透露了哪些投资机会?
原标题:硬核内容!基金三季报里透露了哪些投资机会?来源:浙商基金微视界
2021年即将结束,今年A股的走势也很波折,经历了宽幅震荡,经历了极端分化的行情,也许账户不如预期的尽如人意。在今年的最后一个季度,是否还有机会最后冲刺一把?哪些板块还有发力机会?
基金三季报已经披露,本文整理了部分基金经理们的后市观点和关注方向,供大家参考!
查晓磊
浙商基金总经理助理,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
浙商大数据智选消费(002967)、浙商智多兴稳健一年持有期A(009181)
一方面,处在新旧动能转化时期的中国经济,新需求的崛起与旧需求的压制之间相互对冲,反映在宏观上就会抹平很多表观的波动。另一方面,对于一个人口众多、市场广阔的大型经济体,经济会具备相当的韧性,很多发生的事情可能也没有先例可循。这对于投资的启示,一是结构性思维重于周期性思维,二是挖掘新需求,三是对机会和风险都不宜做简单的线性外推。
对于消费板块,短期基本面风险可能还未完全出清,机会还是结构性与阶段性的。但四季度可能是很多消费类子行业和公司的布局期。
股票行业主要维持在三条主线:涨价、复苏与科技,但这三条主线我们继续认为市场在继续向后半段走,市场可能继续在周期与科技之间来回演绎,也更趋极端化。涨价主线中,新关注的细分方向是油气行业。同时,今年以来持续偏弱的大消费板块将将是四季度及未来一段实践重点关注领域。
向伟
浙商基金智能权益投资部副总经理、AI负责人
浙商智能行业优选A(007177)、浙商中证500增强A(002076)
随着全球进入了后疫情时代,市场前期热门板块随着估值的提升其波动性也在加大,为了应对这些潜在的结构性风险,我们依据基本面估值的性价比及时调整了板块之间的结构。由于生产资料成本的上涨,短期国内面临一定的通胀压力。同时,经济存在一定的压力,呈现出一种“类滞涨”的状态,预期货币政策会维持一种稳健充裕的状态。
在风格层面,2021年7月份以来,成长风格表现持续占优,价值风格也有一定表现,在风格上呈现出一个更加均衡的态势,我们预期这样的状态在第四季度将继续维持。在大的战略层面,增加了受益于全球复苏顺周期关注度,包括交运、化工行业。同时为了应对由于市场前期热门板块拥挤引发的整体市场波动性的加剧,加强对于周期和科技板块的品种交易拥挤度上的回避。
此外,在医药、电子和军工等成长行业整体回调之后提升了行业内具备长期高壁垒、复苏确定性更强的龙头公司更高权重的关注集中度,从而在优化了基金的组合风险的同时,提升了组合反弹的确定性。
贾腾
浙商基金智能权益投资部副总经理,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
浙商丰利增强(006102)、浙商聚潮产业成长(688888)
三季度以来影响经济走势的因素变得更为复杂。在双碳的大背景下,供给成为了非常重要的约束。经济数据呈现了“量跌价升”的组合,这意味着供给成为重要约束,而真实的潜在需求并不像市场主流观点预期的如此负面,只不过受到供给约束并不能反映在以“量”的指标表征的经济数据上。
我们看好经济潜在需求的韧性,很重要的支撑就是中国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无可比拟产能体量和竞争优势,在全球供给短缺的背景下这些产能的价值将进一步得到放大。随着工业企业盈利进一步上升,企业的资本开支和工人的收入也将走过底部区域,进一步支撑未来的广义投资和广义消费。中期而言,我们都对中国经济抱有的乐观看法。
权益市场方面,三季度大盘有所下跌而企业盈利的进一步上升,权益资产性价比进入了相当占优的区间。在企业盈利持续上升,流动性也没有太多掣肘的情况下,权益市场后续的表现仍值得期待。供给约束的大背景下,涨价是重要的投资主线。投资策略上我们会一如既往的坚持偏向价值的投资风格,组合投资标的兼顾“物美”与“价廉”,力求在长跑中取胜。
陈鹏辉
浙商基金智能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助理
浙商聚潮新思维混合(166801)
展望 4 季度及后市的具体操作,我们认为市场估值不在极端位置,整体偏低,原则上更多侧重行业和个股选择。
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立足我国国情,在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鼓励通过技术、知识及制度 创新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政策导向将成为主导。在不大幅度收紧流动性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市场不存在系统性下跌的风险,考虑到 A 股市场目前广度和深度已经足够,驱动个股基本面变化的因素也越来越多样化,未来A股市场仍将是结构性机会。
四季度将继续自上而下寻找结构性机会,关注景气赛道中的优秀公司进行投资,总体来看:
1.半导体:该领域的国产替代正处于逐渐加速的早期阶段;短期受β影响,回撤较大,估值重新回到中位数水平。
2.安防:国内需求逐步恢复,同时拓展了新的需求领域,海外需求在疫情不再边际恶化的情况下势必好转;短期利润表受制于人民币升值和原材料价格上涨,预计未来将边际好转,估值处于历史的底部。
3.军工行业:短期交易过热,但是本轮军工的景气度周期的持续时间有望超预期,因此中期的维度仍然看好军工,未来或将逐步从上游向中下游切换。
4.中游制造业:上游原材料导致短期利润表恶化,股价下跌较多,部分优质公司的估值回到 历史中位数水平以下;基于困境反转的选股思路,我们分散布局部分需求依旧旺盛并将持续的高景气度细分领域。
刘炜
浙商智能权益投资部
基金经理
浙商沪港深混合A(007368)
全球经济出现了疫情后,宽松政策退出后,经济开始进入低速增长的区间,中美同时面临滞涨的经济局面。美联储对于通胀的态度也有了很大转变,认为通胀会维持相当长的时间。中国在 9 月末开始提出要支持地产行业,预计央行会维持一定的宽信用,预期社融数据会在10月后上行,可能至少维持6个月时间。
受一些政策影响,港股市场在3 季度经历了大幅回调后,互联网行业的风险已经大幅释放,业务韧性仍然在,估值进入合理区间。
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注重挖掘优质中盘股。中盘股有一定规模,不至于像小盘股一样受宏观剧烈冲击;并且仍然可以获得市场份额的增量,而不是仅仅随着行业的增长而增长。因为,重点挖掘优质的中盘股,看好医药行业的新兴CXO公司。
王斌
浙商智能权益投资部
基金经理
浙商科创一个月滚动持有混合A(009353)
三季度宏观经济最显著的特征是通胀预期上升,而经济增速回落。展望后市,我们看到国家对碳中和、能耗控制的思路在动态中寻找平衡,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之间寻求过渡,在控制金融风险和支持实体经济之间持续引导预期。基于此,我们认为后续宏观经济暴露的强通胀风险会逐渐钝化,而经济增速回落大概率成为现实。
我们看好新兴产业中的竞争力强的优秀公司,他们可以通过涨价传导成本压力,同时因为创新性显著,可以通过技术突破,研发新品而带来优质供给,进而带来需求。
【半导体】本轮全球半导体大缺货,供应链再次受到严重挑战,下游客户更加意识到供应链本地化的重要性。我们重点关注受益于国产替代的半导体相关公司比例,这一行业趋势可能还要延续数年。
【ICT 产业】我们重点看好引领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的龙头公司。
【电子材料行业】处于创新早期的电子材料行业,历史上有一定的周期性,近几年产品结构改善后,创新性越来越显著。当前这些公司的估值较低,随着商业模式的迁移清 晰化,估值中枢有望逐步上移。
周锦程
浙商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经理助理
浙商智多宝稳健一年持有期(009568)、浙商智多兴稳健一年持有期(009181)
经济开始走弱与商品通胀仍处高位的格局下,货币政策向松紧两个方向的转向都较难。我们更倾向于经济在疫情后的复苏已经达到高点,政府坚决调控房地产的下行压力,是目前其他投资端难以对冲的。
投资策略方面,四季度债市在地方债集中供给、社融阶段性企稳、理财净值化影响、外部美债利率上行等影响下,可能仍有一定的震荡调整,但在经济已经开始走弱、国内通胀压力并不过大的类滞胀阶段,央行维持货币不松不紧,债市调整幅度可能不大,需要把握好调整中的配置机会,明年债市可能会确立低于历史的新中枢水平,信用债方面谨防地产及相关产业链风险。
权益资产方面,随着经济持续走弱,需预防商品板块的回调,行业方面可能需要从目前的偏均衡配置,适度转向消费与科技。接下来需要关注地产持续下行的压力、货币政策寄希望的宽信用效果和年底政治局会议对明年的定调。
刘爱民
浙商基金固定收益部
基金经理
浙商丰顺纯债债券(007179)
目前经济开始出现边际放缓迹象,但趋势转向还未到来,因此从基本面看大类资产可能首先还是结构化震荡行情,而货币政策的松紧态度可能决定边际上多空的偏向。
投资策略方面,对债市而言,经济修复动能从前两个季度的各项指标一致上升转向边际转弱 方向,加之货币政策在二季度和7月初降准的友好态度,以往债券熊市最后一跌的风险已经大幅降低,配置角度立足于加杠杆吃票息的胜率已经提高,而交易角度可能仍然是偏区间震荡的思维,信用角度仍要防范点状的信用风险事件。
注:以上观点来源于浙商基金三季报,详情参见浙商基金官网各产品完整2021年第三季报。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人工智能投资存在固有缺陷,投资者应当充分了解基金运用人工智能投资的风险收益特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的其他基金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购买货币市场基金并不等于将资金作为存款存放在银行或者存款类金融机构,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本材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材料仅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以详细了解产品信息,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