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杜萌

岁末年初,公募业频频迎来爆款基金。继12月2日睿远稳进配置两年大卖超一千亿元后,12月3日,拟由杨金金管理的交银启诚混合单日认购超130亿元,远远超出了该只基金30亿元的募集规模上限。

12月3日晚间,交银施罗德基金官网也发布了该只基金提前结束募集的公告,并将采用末日比例确认的方式进行比例配售。

界面新闻记者统计发现,已经有不少2022年元旦后计划发售的新产品开始预热,甚至有头部公募已酝酿起“百亿爆款”,“开门红”逐渐成为公募基金的年末重头戏。

Wind数据显示,截至明年1月10日,已经有58只基金发布了招募配套文件,其中,华安基金刘畅畅、景顺长城李怡文和董晗、招商基金侯杰、广发基金吴兴武、南方基金孙鲁闽等基金经理均有新基金发售。

基金业内人士指出,传统“开门红”是指保险业在岁末年初时针对市场推出新产品。但近年来,公募基金的市场认可度在逐渐提高,在A股“跨年行情”和“春季行情”助力下,“开门红”也逐渐成为各大公募基金的年末戏码。

为何临近年末,一日售罄的爆款基金频频现出?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这和传统销售渠道的“开门红”惯例有关。“一般到了11月份,银行、券商等渠道就开始筹备‘开门红’活动,而12月份的销售业绩也会被算入明年一季度的考核。在这种压力下,很多银行早在两个月前就开始和公募公司协商,挑选业绩优异的基金经理出面定制基金。”某股份制银行某支行负责财富管理的副总经理表示。

以目前正在发售的新基金为例,除了公募自有的直销渠道外,曹文俊拟管理的富国金安均衡精选混合,独家代销渠道为江苏银行;刘畅畅拟管理的华安产业精选混合,独家代销渠道为招商银行。

不过,在今年极致分化的行情中,很多去年“开门红”的百亿基金业绩均不佳,这也让基民对“开门红”抱有怀疑。

“再也不相信我的理财经理了,去年这个时候给我推了3只基金,结果到今年一年了,都还套着!今年又在给我推荐,我直接说‘等回本再说’。”广州一位基民表示。

界面新闻记者统计发现,去年12月-今年2月之间,发行规模超100亿的主动权益类基金(股票型、偏股混合、灵活配置、平衡混合)共计12只。其中,史博管理的南方兴润价值一年持有、王明旭管理的广发均衡优选、冯波管理的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吴渭管理的博时汇兴回报一年持有等四只基金,发行规模均逼近150亿。

表:2020年12月-今年2月份期间成立的超百亿爆款基金 来源:Wind 界面新闻研究部

李晓星管理的银华心佳两年持有、郑澄然和孙迪管理的广发兴诚、陈鹏扬管理的博时成长领航、梁浩等人管理的鹏华汇智优选等基金,首发规模也超过了100亿。

但上述12只百亿基金,成立至今的业绩却非常惨淡。截至12月4日,仅有广发均衡优选、博时汇兴回报一年持有、广发恒信一年持有、富国均衡优选四只基金成立以来回报为正,其余8只均为负。

究其原因,今年极端分化的市场行情,扰乱了这些“老将”信奉的投资逻辑。

史博在南方兴润价值一年持有三季报中诚恳地表示,今年可能是市场对以往投资风格的一个拐点。“过去五年,我们通过深度研究商业模式,在消费、医药以及互联网等行业上面,选择了具备深厚护城河以及竞争力的公司,从而获得非常好的回报。而今年,市场投资趋势发生了关键转折,周期股受到供给曲线扰动,消费、医药和互联网估值不断下挫,高景气度的行业(动力锂电池厂商等汽车零部件)估值不断超预期。”

也有基金经理及时进行了转向和调仓。郑澄然在广发兴诚三季报中表示,三季度,基金较大比例增持了光伏、化工板块,希望能够给基金带来正收益。

“虽然不能用短期一年的业绩来衡量基金经理的全面选股水平,但还是希望基金经理在发新基金冲规模时,能够有所克制。与追求爆款基金相比,把存量基金投资业绩做好,长期看对一个基金经理显得更为重要。”华南某管理规模过百亿的基金经理表示。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