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乡见·城事|欠款难追回 环京建材供应商春节不好过

由新京报房产新闻部推出的乡见·城事系列,以小人物视角,窥探城市变迁、房地产发展等大世界。

天还不亮,李峰(化名)伴着北风,披上大衣出了门。他一出门就咳嗽起来,“我这是着急催债,上火了,咽炎犯了。”他把衣服的领子拉了拉紧,开着那辆沾满泥土的越野车奔向天津滨海新区某项目。

在2020年春节前一个月,李峰就开始向开发商追款,但直到今年春节,他还有多笔款项没有追回。对于李峰来说,今年春节并不好过。不过,他与很多同行朋友仍在坚守,期待着2020年市场有可能转好,大家的日子也会好起来。

春节前追款“吃闭门羹”

今年28岁的李峰继承了父辈的部分产业,成为一个建筑材料供应商,与一些房地产下游产业一样,到了每年春节前,他们最大的任务就是向开发商追要材料款。

与往年不同的是,2020年春节前要款“太难了”。“吃闭门羹、被对方挂电话,各部门之间的互相踢皮球,是司空见惯的。”最近一个月,李峰的脸上,除了疲劳,还挂着一丝无奈。

李峰回忆说,六年间,自己在京津冀做过的楼盘超过百个,前几年开发商日子好过,给钱也爽气,赶上好的还是现场结算。进入2019年,京津冀地区持续调控,市场出现了分化,有的楼盘开盘即售罄,有的楼盘降价也卖不出去。“开发商日子不好过,就会一直拖着不给钱。我们这些建筑材料供应商的日子也越发艰难了。”

“临近春节,好几笔钱还没着落,圈里的朋友都很焦虑。”在他朋友圈内,好几个建筑材料供应商都在为收款而焦虑,互相见面的问候语已变为“要到了吗?”

某个建筑工地堆放了建筑材料。

李峰追款的艰难,只是冰山一角。“我们一年给三十多个项目供应材料,房子好卖的项目不超过十个,其余的二十多个开发商是亏本卖的房。大部分开发商或承建商到年底还是能想出办法付款的,这其中也包括一些较为知名的品牌企业,诸如天津滨海新区某项目,欠款至今,只给了一部分货款。”李峰说。

然而,有个别开发商不仅不给钱,还压榨建筑材料供应商的利润。“2019年,有一个楼盘房价卖不高,利润不多,开发商就压低建筑材料供应商的价格,我们只能压缩采购材料的费用。比如用同一个品牌最低档次的材料,辅料也用差一点。个别开发商竟然将用页岩砖的部分用纯火烧砖代替,这件事我们供货的时候并不知道,是后来才知道的。”李峰叹了口气说。

而最让李峰气愤的是,他为一家知名开发商的项目供货,早在一个月前就整理了待收款报告,可是他把报告递给开发商半个月了,对方的工作人员一直说“在走流程”。最后,这家开发商内部与李峰关系要好的“小兄弟”透露了实情,“老板放过话,现在没钱,知道老板的意思,谁还会把付款报告往上交,自找没趣。”李峰明白,收回这笔款项变得非常困难了。

赊账成为开发商欠债的“导火索”

赊账已经成为开发商较为普遍的采购模式。提起现在的赊账市场,大多数建筑材料供应商都会感到很苦恼。“赊账之时,开发商的人会跟我拜把子做兄弟,那时我真多了个‘兄弟’;可是等到追款要债时,又像是多了个‘大爷’。”李峰感叹道。

欠款尚未结清,李峰依然让工人把建筑材料装上车,然后再去送货。

“当你决定赊账给开发商的时候,不管关系有多铁,该有的借据、程序都得按规矩办,不要相信什么口头承诺,以防日后对方翻脸不认账。”李峰说。

“在向开发商追款的过程中,可以直接上门讨要;也可以通过各种关系讨要;要是有主管单位的,还可以向主管单位讨要,总之就是要不到钱不罢休。”李峰对新京报记者说,追回欠款的方法,主要还是一句话“锲而不舍”。

虽然建筑材料供应商通过法律途径起诉开发商,也可以解决追款的问题,但是大多数建筑材料供应商都不愿意走上这一步。“这是生意人的传统观念在起作用。生意人不愿意将争端公开化,而是更加愿意在‘台面’下来解决问题。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也是欠款难追的一个原因所在。”李峰表示。

供应商日子难熬却仍在坚守

对于李峰来说,在这一年来,伴随着房企分化的加剧,建筑材料供应商也出现了分化,有一部分建筑材料供应商出现资金周转不开的情况,还有一部分建筑材料供应商宣布倒闭。

面对如此难以承受的赊账模式,如此恶劣的经营环境,不少建筑材料供应商仍然不敢脱离“怪圈”。这些建筑材料供应商一旦遇到资金周转不开的情况,不得不向亲戚朋友寻求帮助,或是向银行借钱,以填补追不回欠款带来的空洞;甚至还有些建筑材料供应商开始选择合伙经营,以分散风险。

“考虑到开发商、建筑材料供应商的现实处境,一般情况下,生产建筑材料的厂家会对供应商进行授信,待供应商将开发商货款追回后,再跟厂家结清货款,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我们供应商的压力。”李峰坚定地说,“日子很难熬,但我们都在坚守。”

不过,一边追着开发商要钱,一边被厂家催债,李峰有时候真的会发愁。压力太大了,他就会自己劝自己,事情总会解决的。

对于未来,李峰充满了憧憬。“2020年,市场有可能转好,我们的日子也会好起来。在朋友圈里,大家都会互相鼓励,希望一年更比一年好。”

新京报记者 张建 摄影 张建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