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霞

7月6日,中国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发布2019-2020年度“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榜单,长沙位列其中。

长沙,别称星城,湖南省省会城市,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重要的节点城市。

在城市综合能力方面,据中国投资协会、瞭望周刊社《环球》杂志、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和第三方绿色评级机构标准排名调研编制的《2019中国绿色城市指数TOP50报告》显示,长沙在169个城市中以绿色指数77.5位列榜单第三十七位。

“大干一百天实现双过半”

2018年,长沙深入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着力建设现代化长沙和“三个中心”,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高质量发展良好势头。

数据显示,2018年长沙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03.41亿元,同比增长8.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18.73亿元,同比增长3.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660.19亿元,同比增长6.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024.49亿元,同比增长10.7%。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4%、38.5%、60.1%。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44.95亿元,同比增长10.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29.52亿元,增长12.4%。

长沙有“工程机械之都”之称,全市拥有4家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企业,200多家配套企业。制造业是长沙的发展基础、发展优势和发展出路。

年内长沙市全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3.3%。全市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9.2%,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3.8%。

长沙还与其他省会城市不同的一点是,长沙进行“反炒房”攻坚战,持续保持房价“洼地”优势。2018年,长沙完成棚户区改造2.29万户;改造农村危房5193户;13个城中村实现拆迁清零,5580户群众分到了新房;9121户居民新入住公租房。

从居民可支配收入来看,2018年长沙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792元,同比增长8.2%;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14元,同比增长8.6%。2018年长沙的城镇化率为79.12%,同比提高1.53个百分点。据城镇化比率测算,2018年长沙全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约为46391元,在《2019中国绿色城市指数TOP50报告》中长沙该指标略低于温州(46920)和中山(46865),排名第十七位。

2019年,长沙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74.22亿元,同比增长8.1%。年内产业结构有所变化,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43.6%、55.2%。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92.74亿元,同比增长3.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25.98亿元,同比增长9.6%。

年内长沙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2019年长沙全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增速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全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7.7%,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9.7%。产业链发展成效显著,22条工业新兴及优势产业链完成投资875亿元,工程机械产业链总产值首破2000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1家。

长沙市深入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五个100”项目任务超额完成。长沙抓住智能制造这个关键,不断积蓄发展新动能。年内智能制造统领产业转型升级,“三智一自主”产业布局基本完成,智能制造试点企业达668家,开放道路智能驾驶长沙示范区正式启用,入选国家首批5G城市。

2020年,根据国际经济产业发展趋势、经济产业发展现状,长沙提出了“长沙软件业再出发”。4月,全国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长沙掀起一股“大干一百天实现双过半”的竞赛热潮,力争将疫情对经济造成的损失夺回来。

据悉,今年前6个月长沙1320个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142亿元,年度计划占比过半达59.6%;315个产业链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73.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2.7%;新建项目已开工622个,计划开工率97.4%,其中286个新建项目实现提前开工。

绿色是星城的鲜明底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长沙大力实施造绿行动,积极推进绿色城市建设。长沙自2014年开展造绿大行动至今,‘绿色欠账’已经基本补齐。

2017年是长沙新三年造绿大行动的开局之年。数据显示,2017年长沙共铺排城乡绿道、林萌工程、增花添彩等8类别646个绿化项目。年内完成建成区绿地建设面积1750.21公顷;新增绿地面积820公顷。随着造绿复绿行动深入推进,全市绿地率为35.93%;森林覆盖率提升至54.82%,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三。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1.58平方米,较上年增长0.83平方米,位居榜单中后位。

2018年,长沙人工造林6.77万亩,退耕还林还湿6285亩,森林覆盖率提升到54.95%,绿色成为长沙的鲜明底色。

2019年,长沙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步伐加快,年内累计新增绿地450公顷,新建公园70个,共完成人工造林6.04万亩,完成封山育林4.05万亩、森林抚育29.57万亩。

截至2019年底,长沙活立木总蓄积量增加到3133.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3.99%;湿地保护率稳定在76.66%;生态动物园实现经济收入8951.91万元,同比增长6.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进一步提升至12平方米,森林覆盖率提升至55%,提前一年实现“十三五”目标。目前,长沙共有国家级森林公园4家、省级森林公园8家。

2020年,长沙将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面推进绿化品质升级,厚植绿底色,实现“推窗见景、开门见绿、出门进园”。

“长沙蓝”已成为常态

2018年,长沙吹响“打赢蓝天保卫战”集结号,按照“三个月治标”、“三年治本”的总体部署,向源头防控发力,针对工业企业废气治理、扬尘防控、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餐饮油烟防控等12个专项行动全面铺开,实施“六控”“十严禁”,创造了大气防治的‘长沙特色’。坚持依法、科学、精准、全民治理,扎实推动蓝天保卫战各项工作,全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数据显示,2018年长沙市主要污染物指标PM2.5年均浓度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7%;PM10年均值6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6%;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分别下降23.1%和15.0%;一氧化碳特定百分位数浓度持平;臭氧特定百分位数浓度上升5.2%,为161微克/立方米。

综合来看,2018年长沙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78天,优良率77.2%,较上年上升5.0个百分点。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为4.66,位于《2019中国绿色城市指数TOP50报告》中后水平。

2019年长沙市严格控尘、控排、控车、控煤、控烧,强化督查问责,加强执法监管,严格控制污染源,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稳中向好。

年内,长沙出台实施《长沙市臭氧污染管控指南》《长沙市轻微污染天气应对方案》《长沙市关于划定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的通告》等系列文件。数据显示,2019年,长沙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累计275天,优良率达到75.3%。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5.3%,环境空气质量基本稳定。

此外,长沙全市地表水水质总体优良,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市31个地表水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较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

今年是“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之年,长沙市强力推进“环境大治理、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上半年空气质量“答卷”成绩喜人,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长沙城区今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累计164天,同比增加16天,优良率为90.1%;PM2.5、PM10、NO2浓度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8.4%、16.7%、18.8%。

“绿色制造”助推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对长沙来说制造业是其经济发展的支柱。近年来长沙工业坚持走高效率、低消耗、低排放、可循环的绿色发展之路。

2014年,长沙出台《长沙市工业清洁生产规划(2014-2020)》《长沙市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评审和验收实施细则》等文件,全面开展工业清洁生产培训,实施“千家企业清洁生产绿色行动”。

2015-2017年,长沙市331家列入市级“千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绿色行动”的企业通过了专家评审和现场验收。

随着清洁生产逐年推进,长沙市节能降耗减排成效显著。据统计,长沙可节约标煤5888吨/年,节水19.22万吨/年,减排工业固废2510吨/年,减排工业废液17.45万吨/年,减排COD 67.5吨/年,减排氮氧化物64.7吨/年。

数据显示,2018年长沙市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44.19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14.2%。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76.82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1.7%。重点耗能工业企业的单位产品能耗中,吨水泥综合能耗下降9.6%,吨水泥熟料综合能耗下降2.0%,电厂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0.1%。

尽管,长沙市积极通过“绿色制造”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但能耗水平对经济发展依存度较高。据《2019年中国绿色城市指数TOP50报告》显示,长沙的人均能源消费量为8吨标准煤,位于榜单中后位,人均能耗水平较高。

2019年长沙整体能耗再下降。数据显示,全年长沙实现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31.71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1%。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57.00万吨标准煤,下降4.2%。重点耗能工业企业的单位产品能耗中,吨水泥综合能耗下降4.9%,吨水泥综合电耗下降10.3%,电厂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0.2%。

此外,长沙还通过改善产业结构、推进清洁能源的使用、大力推广建筑节能以及新能源公共汽车的普及等方式来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打造低碳城市。

区域声环境质量良好

2018年长沙市发布《大气(噪声)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对长沙声环境提出了要求:2018年区域声环境质量全面达标。年内,长沙已正式施行新版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按照新的声环境功能区划,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为2类声环境功能区,白天噪声不能超过60分贝,夜间噪声不能超过50分贝。

2018年,长沙市城区环境质量稳定维持良好水平。数据显示,长沙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3.9分贝,位于榜单中间水平。其中,城区主要道路昼间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9.9 分贝,均符合国家标准,城区声环境质量稳定。

2019年,长沙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4.4分贝,昼间区域环境噪声总体水平为二级,区域声环境质量良好。与2018年相比,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上升0.5分贝。其中,城区噪声源以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为主。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