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房屋质量问题频发?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7月23日电 (记者 庞无忌)在近期的央视“3·15”晚会上,万科、远洋、招商蛇口三家知名房企因精装房质量问题被点名曝光。

广州万科尚城精装房被曝漏水漏成“水帘洞”,而远洋、招商蛇口联合开发的杭州春秋华庭则被指采用边验房、边收房、边维修的“强制收房”模式,后续又有业主陆续曝出地板发黑、卫生间渗水、煤气泄漏等一系列问题。因晚会曝光问题,广州万科次日被广东省消委会约谈。

业内人士指出,即便是房企巨头、行业标杆,也无法摆脱房屋质量问题的维权纠纷。

去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受理的消费者投诉中,涉及房屋及建材类的共有2.8万件,排名第六位。

去年8月份,在出现局地强降雨后,北京朝阳区东坝地区一栋楼发生局部外墙保温层脱落,脱落面积约600平方米,造成27辆机动车受损。2018年末,广东省中山市一在建楼盘停车场区域突发大面积坍塌,出现2000平方米大坑。近期扬州高邮一小区曝出从1楼到18楼,有50多户业主家中墙面出现裂缝,小区业主入住仅3年多。

其他诸如漏水、墙体渗水、电梯安全质量、货不对办等问题也存在。去年11月中旬,湖南长沙一商品房项目交房后,业主发现小区里的“人工湖”是用蓝色塑胶贴成的。

为何房屋质量问题不断?内地房地产开发商普遍采用的“高周转模式”可能是房屋质量问题频发的根源之一。

过去几十年,高周转发展模式(快速开工,快速施工、快速销售)让高负债经营的房企得以迅速回笼资金,保障现金流,避免出现偿债危机。其结果是房企规模迅速扩大,利润源源不断,但这样造出来的房屋质量却大打折扣。

以一家龙头房企推行的“456模式”为例:拿地4个月开盘、5个月资金回笼、6个月资金再周转,如此快的建设速度,有的企业还希望进一步压缩,这难免会违背施工规律,导致质量问题。

高周转之外,各地限价政策也被视为房屋质量问题频发的导火线。

一位业内专家指出,在调控限价之下,如果还按过去的成本建房子,开发商就没有多少利润了。于是,市场上乱象频出:有的房企通过捆绑车位、精装修等方式抬高利润空间,有的则通过给房子减配来降低成本,比如钢筋强度降一些、水泥标号次一些、石材改成刷油漆等等。这种“减配”外观并不容易看出来,但是往往一场大雨就让房子“原形毕露”。

另外,商品房预售制度,让新房交易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是付钱之后两三年后才能收房,这让延期交房、房屋质量等问题更容易出现。今年3月份,海南出台新政称,新出让土地建设的商品住房,实行现房销售制度。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这可以倒逼开发商更关注质量。

房屋质量问题如何解决?多位业内专家指出,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严惩偷工减料等行为;另一方面,各种政策应该相互配合。比如:如果一个楼盘要限房价,那么在土地出让环节就应该对企业明确提出,以便其更好地平衡成本。同时,对地价、房价和成本应该有综合考量,因为在限房价的前提下,一旦地价高于某个水平,则房屋质量就会受到影响。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