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财政部数据测算,今年三季度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呈现回落之势。由于土地出让金在地方政府“钱袋子”里占有较大比重,其数据下滑时总是会引来对地方财政收入压力的担忧之声。

不过,从房地产市场与财政收入走势来看,三季度数据的波动并无碍于全年财政收入达标,也难以改变全年土地出让收入实现同比增长的势头。2020年全年土地出让金收入占地方广义财政收入超四成,是我国地方财政收入的核心收入来源。而土地出让金规模与土地市场成交好坏直接相关,从而关联房地产市场走势。

目前土地出让金出现下滑,背后是土地市场正进入冷静期。多地在第二轮集中供地中施行限制溢价率、竞品质等新要求,增加房企施工成本,也降低了房企拿地意愿。同时,不少房企资金趋紧,忙于改善自身销售回款状况。不管是“要求多”还是“手头紧”,最终造成了三季度土地市场的降温。

目前来看,土地市场不具备将长期降温的可能性。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近日表示,大多数房地产企业经营稳健,财务指标良好,房地产行业总体是健康的。当前,仍有不少房企如常拿地,房企“拿地-开发-回款”的逻辑未曾改变。从长期来看,实现合理资金运作的房企将在新的集中供地规则下站稳脚跟。

同时,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已于9月底召开的房地产金融工作座谈会上释放房地产信贷边际宽松信号,而多地因城施策出台的“限跌令”也在防范市场过快降温。因此,四季度不会出现因房地产市场压力冲击地方财政的情况。

实际上,土地出让金的短期下滑,对底气十足的全国财政影响甚微。截至9月,土地出让金累计收入在三季度出现下滑之下依然保持同比增长8.7%,也意味着全年累计收入有能力熨平下半年可能出现的下滑。

更为关键的是,在财政“第一本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占比最大的财政收入来源税收收入在前三季度实现了18.4%的较高同比增速,保证财政全年平稳运行。此外,即使部分对土地出让金收入依赖度较高的地区受到影响,财政转移支付机制也能应对局部短期状况。不论是房地产市场长期向好走势,还是有足够底气的财政收入,都冲淡了短期土地出让金下滑的影响。

当前,财政应对各类因素冲击的最好办法依然是持续完善现代税收制度,在保持宏观税负稳定的同时,在综合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后再精准实施减税降费。在增进地方财政底气上,应积极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等。

(原题为《土地出让收入回落无碍财政底气》)

证券时报网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