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家

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机会,既是北交所的使命,也是北交所对北京的独到贡献。

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市。很大程度上,北交所依托了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在2020年新增的精选层在运转,具有良好的制度架构基础。为此,北交所不算是纯粹的“横空出世”,但也仍然具有鲜明的创新意义。

名称上看,这是国内30年来唯一新设的证券交易所,而在可预见的未来也没有迹象表明会出现第四家。在体系层面,无论是从诞生的基因看,还是国家层面的政策宣示看,北交所都以“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为首要任务。“从板到所”的升级,也意味着中小企业的成长机会和交易平台一样,获得了飞跃。

就个体而言,北交所和沪深交易所一样,实施连续竞价交易机制,涨跌停板与投资者准入制度,向深圳创业板、上海科创板看齐。“证券交易所”的美誉度,也显然高于老平台。这对挂牌企业的价值发现、流动性满足、品牌增值度之裨益是显而易见的,源于三板的优质挂牌企业可以就此在北交所安心深耕。

就整体而言,随着上海科创板开板、深圳创业板施行注册制、深圳主板和中小企业板合并,我国的主板和二板市场的分野,已变得更为明朗。脱胎于新三板“最高层”的北交所,自然也不会安于担任三板之顶。

北交所的加入,使得二板市场更为多元和宽阔。多层次资本市场之间的优劣之分将有所淡化,而更多地成为了对不同偏好的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匹配关系。中小企业股转系统内基数广大的创新层、基础层企业会在自身的竞争和提升中,成为北交所未来新挂牌企业的源泉。

传统上,承载了政治、文化等国家中心之重的北京,被认为商业创新空间与活力都尚有较大进步空间。尤其在北京启动打造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两区”建设后,更为面向中小企业的北交所的创新服务提供了有利土壤。

北交所的挂牌企业来源于全国,但北交所的平台基础设施立基于北京。北交所在为北京“两区”建设服务,为全国中小企业助力,以服务促进发展方面,将体现出良好的示范作用。

不言而喻,当下的高质量服务早已不是“态度好”所能涵盖,而是需要结合企业和民众生产生活的需求痛点来实现尽量无缝化、甚至超前化的覆盖与联结。这正是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所能各擅胜场的用武之地。反过来,一个平台要服务好这些中小企业,也要尊重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规律和成长阶段,提升制度包容性和精准性,灵活又审慎地把握发展与安全之间的平衡。

初试啼声的北交所,无疑是开辟了资本市场的一片新天地。而如何用好这个舞台,在内需要其母体股转系统、在外需要全国资本市场和北京“两区”建设人士一起奋进。

□缪因知(经济学者)

新京报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