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火速撤离,就次真能便宜得了成渝地区?
划重点:
楼市相对论粉丝群来了!!!欢迎大家扫描以下二维码进群,共同聚焦实时热点,共话楼市风云。
以下开启正文:
最近,北京正在悄悄发生一些变化。
前些天央企总部撤离北京的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有不少在央企工作的人,开始重新规划未来的工作发展,还有网友抱怨“在北京工作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要被轰走了呢?”
但别担心,这并不是什么新一轮下岗潮,而是一次央企的集体“大迁徙”。
1.央企分布格局大变革,有什么信号?
走过2021年,央企外迁潮明显加速。
今年4月新组建成立的中国卫星网络集团落地雄安、5月新合并成立的中国石化再入雄安。
都知道雄安新区是央企外迁的大本营,但9月长江三峡集团总部宣布将从北京迁到武汉,这个消息犹如一声惊雷。
这也不难意识到,除了雄安和极少数重点城市外,还有许多省会城市有机会从百年变局中分到一杯羹。
武汉收获三峡集团,上海包揽中国电气装备、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深圳拿下中国电子......
不经意间,央企的分布格局已经出现了新变化。
作为提振区域经济的关键引擎,央企总部搬迁将给西部城市带来巨大收益。
比如,三峡集团迁到武汉就给整个湖北带来了“5500亿元”的大礼包....
换句话说,三峡集团作为能源行业的佼佼者,它很有可能推动武汉成为“全球能源之都”,这种看似不符合市场经济逻辑的资源分配,其实都暗藏深意。
2.央企撤离北京,影响几何?
而最近还有不少人在疑问,央企的火速撤离,是不是也代表着北京的发展“支棱”不起来了?
并不是,国家有更慎重的考量。
从数据来看,央企在北京的规模占到了80%以上,比例实在是太过“超重”。
大的央企,动辄数十万人,甚至近百万人,如中国邮政以及国家电网,2021年员工总数分别是92.7万人、90.8万人。
大量央企“霸居”北京,消耗了北京大量的资源,从人口指标到地理空间,再到环境资源等等。
因此,对于央企总部的搬离,北京是愿意让出去的。
早在去年2020年4月3日,国家发改委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大型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超大特大城市取消郊区新区落户限制。”
这一政策对北京来说是很难受的,根据北京城市新版规划的要求,北京常驻人口要长期保持在2300万以内,而目前的常驻人口已经达到2190万,北京人口压力非常大。
而作为所谓的超大特大城市,为了既能保证常驻人口的不变,又能取消落户限制,只能让一部分央企从北京逐步撤离。
那么大量员工也会随之搬离,届时甚至有可能带走数万的常驻人口,这样也为北京缓解了人口压力。
有人走,地方也就腾出来了,自然也会有更多的空间让人进来。北京因此才能开始有规划、有计划地吸引企业人才,使得更多人能够更轻松地立足于北京。
所以,央企总部的搬迁,不但不会影响到北京的发展,反而疏解了北京的“大城市病”,可以更好的促进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
3.西部就此崛起现实吗?
再纵观三线建设时代,一座大型企业的存在就能养活一座城。
更别提央企总部,虽然央企总部直接创造GDP的能力很低,但它背后却藏着重塑城市格局的能力。
有大城市带动战略,试行大央企带动战略未尝不可,这也是帮助其他城市富裕的开始。
而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如若要分配央企总部,刚晋级为经济第四极的成渝地区便是重中之重。
这里是西部地区产业基础最雄厚、交通最发达、人才要素储备最丰富、发展潜力最好,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区域。
况且政策落地,投资跟上是区域发展的惯例,成渝政策有了,国家投资自然不会少。
目前成渝或者说西部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资源储备上。
比如,据《2017年四川省国土资源公报》显示:四川具有查明资源储量中,有33种矿产进入全国同类矿产查明资源储量的前三位。
此外川渝地区还是全国天然气最大的生产基地,据规划川渝到2035年将建设总投资7100亿元的天然气千亿立方米产能建设项目。
资源型央企总部本身就是这轮央企外迁的重点,外迁大幕刚刚拉开,成渝迎来资源型央企总部的声音,相信很快就能传遍西部。
当然多多益善,能有高新技术或前沿主业的央企总部能西迁自然是好事。
但总的来说,西部发展是一个长远的、需要不断细化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
在未来,随着央企的带头作用,将会有更多民企跟随。
如此一来会带动一大批资金、教育、医疗的配套转移,就业的转移,未来的中国将真正实现“几超多强”的城市化格局。
再次划重点!
楼市相对论粉丝群来了!!!欢迎大家扫描以下二维码进群交流~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