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青年报

《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十四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简称《规划》)日前公布,《规划》提出,到2025年,绿色出行比例预计达80%左右,轨道交通线网里程预计达57.3公里。建设完成M6南延,M101线达到通车条件。推动区域快线平谷线、副中心线、通密线建设完善,尽快稳定轨道交通R1线、规划北线、轨道交通S6线线位并启动前期工作。预留平谷线与城际铁路联络线跨线运营条件,完善副中心线接驳设施,预留副中心线东延条件等。预留通州区与北三县地区轨道建设运营条件。

建设完成M6南延

M101线达到通车条件

《规划》提出,加快建设轨道网络体系。在原有规划轨道交通线路的基础上,构建符合“副中心”需求的轨道交通网络。加快城市轨道网建设,逐步打造“一环六横四纵”轨道交通格局。一环为M102线;六横为6号线、22号线(平谷线)、八通线、市郊铁路副中心线、京唐城际、7号线;四纵为17号线、M101线、城际铁路联络线、市郊铁路通密线。强化副中心与中心城区及东部、南部城市组团交通联系,强化城市副中心交通枢纽功能。建设完成M6南延,M101线达到通车条件,推动M102线前期工作,储备M103线、M104线。

《规划》提出,建成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位于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交汇处,实施范围约59公顷,建成后将是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汇集2条城际铁路(京唐/京滨城际铁路、机场联络线)、3条地铁线路(地铁6号线、地铁平谷线、地铁101线),支撑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

《规划》提出,加快公交场站建设。研究确定北关、北苑公交枢纽规划调整方案。结合公交场站一体化开发,推进规划场站用地移交;提升汽车客运站与城市公交站点的换乘接驳便捷性。建成副中心站、环球影城北、东夏园、通马路4个交通枢纽和东小营、文旅区2个中心站。推进施园北、通胡南路南等一批公交首末站建设。

预留通州区与北三县地区

轨道建设运营条件

区域协同发展方面,《规划》提到,推进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区域快线(含市郊铁路)和城市轨道网建设。加快建设城际铁路京唐/京滨城际、城际铁路联络线,推动区域快线平谷线、副中心线、通密线建设完善,尽快稳定轨道交通R1线、规划北线、轨道交通S6线线位并启动前期工作。强化副中心与中心城区及东部、南部城市组团交通联系,强化城市副中心交通枢纽功能。

《规划》明确,预留四网融合运营条件。统筹利用铁路资源服务城市通勤,落实四网融合,实现互联互通,优化副中心内外部的交通联系。以副中心站建设为重点,推进跨区域多条轨道交通建设,构建便捷的轨道交通运营环境。预留平谷线与城际铁路联络线跨线运营条件,完善副中心线接驳设施,预留副中心线东延条件等。实现互联互通,优化副中心内外部的交通联系,促进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构建内外疏密有别、高效便捷的轨道交通网络。

《规划》要求,加快北三县方向轨道建设,提升京津冀一体化水平。利用平谷线连通北三县与副中心站,利用京唐/京滨城际服务北三县进京人员,预留通州区与北三县地区轨道建设运营条件。加强副中心与京唐、京滨产业带主要城镇之间的联系,促进周边城镇协同发展。

《规划》提出,优化调整城乡公交线路。全面提升通州区城乡一体化水平。同时,构建快速公交通道,完善北三县与北京中心城区的快速公交网络,提升跨界公交运行效率,破解跨界交通拥堵问题。

老城区施划路内停车位

建设环球影城北停车场

《规划》介绍,引导职住均衡的空间布局。基于集体用地租赁房、公租房、公寓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位置分布情况,加强公共交通配置,形成沿交通走廊的职住梯度分布格局。

《规划》提到,推进土地综合利用开发模式。在轨道M7号线万盛西、万盛东、群芳、高楼金、花庄,M22号线永顺,市郊铁路通州站、新通州西站、徐辛庄等主要站点周边区域构建轨道微中心,将交通设施与所在区域的公共建筑结合开发,形成一体化的公共交通枢纽节点,提升地区交通出行效率和产业办公、生活配套、特色休闲等功能的服务水平,形成副中心的新城市形象。

《规划》提出,加大停车设施供给。以配建停车为主、路外公共停车为辅助,路内停车为必要补充。通过边角空地插建停车场、科学规划建设自动化立体停车设施等方式,适度缓解资源短缺地区停车难问题。建设通马路交通枢纽停车场、环球影城北停车场等公共停车场。在老城区适量施划路内停车位,试点研究利用地下空间、桥下空间,科学建设社会公共停车设施。

文/本报记者 李泽伟

了解市场最新动态,添加下方二维码,及时掌握一手信息。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