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房地产政策走向如何?住建部强调调控的连续性、精准性
来源:新京报
记者:段文平
部分城市住房信贷宽松、一些非限购地区首套房首付降低,房地产调控政策是否会进一步宽松?2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举行新闻发布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表示,保持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政策的精准性协调性。
对于强调“四性”,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认为,房地产调控政策在保障刚需、满足合理改善性需求的同时,也会更加注重与防止投资炒房行为之间的平衡,防止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出现大幅加杠杆的行为。
坚持“房住不炒”,明确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四性”
近日,包括菏泽、赣州、佛山在内的多个城市非限购区域部分银行首套房首付款出现宽松,20%的首付款重启。这引起市场热议,市场猜测房地产调控政策将会进一步放松。
在今天的会上, 住建部副部长倪虹指出,2022年还是毫不动摇地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工具和手段,加强预期引导,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对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倪虹表示,继续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把城市的主体责任和省级政府的监督责任落实好,保障刚性住房需求,满足合理的改善性住房需求,继续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对于政策的精准性和协调性,倪虹强调重点是做到3个“加强”:一是加强土地、金融和市场监管等政策的协同,二是加强部、省、市的调控联动,三是加强对城市“一城一策”政策的指导和监督。
对此,许小乐分析称,近期市场信贷环境宽松,部分城市也出台降低首付比例、鼓励人才购房等支持性政策,这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但要谨防对政策过度解读和渲染,引起市场预期不稳。住建部的官方表态很及时,坚定了市场调控的方向。
在许小乐看来,一方面强调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意在强调要保障市场的平稳修复状态,调控政策要把握好度,稳市场的同时要谨慎过度宽松,避免市场出现去年大起大落的情况。另一方面,强调政策的协调性和精准性,后期地方调控政策的精细程度会更高,可能会出现“一区一策”或者“一县一策”。此外,调控政策在保障刚需、满足合理改善性需求的同时,也会更加注重与防止投资炒房行为之间的平衡,防止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出现大幅加杠杆的行为。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也表示,明确了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四性”,保持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政策的精准性和协调性,要求从良性循环发展的角度出发,出台的各类政策,包括金融、土地、行政等政策都需要配合,不要出现政策之间的“打架”。
根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今年以来已有超40个城市出台房地产相关扶持政策,涉及降首付、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发放购房补贴等方面。
中指研究院分析认为,在因城施策下,各地根据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灵活调整政策,部分不合理或不合时宜的政策均有望得到优化,特别是针对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过于严格的限制政策,比如首套住房的购置门槛、二套住房的认定、购房首付比例等。
再次提出处置楼盘逾期交付风险,保交楼是首要目标
随着部分房企出现现金流危机,导致楼盘停工、购房者的权益受到损害。因此,在今年的房地产市场中,防烂尾、保交房、保障购房者的利益成为重要任务。
在今年1月20日举行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坚决有力处置个别头部房地产企业房地产项目逾期交付风险,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在今天的会上,倪虹表示,要坚决有力处置个别房地产企业因债务违约所引发的房地产项目逾期交付风险。这项工作是以“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为首要目标,以法治化、市场化为原则,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属地政府管理责任,维护社会稳定,维护购房群众合法权益。
对于此次会议再次提出房地产项目逾期交付风险,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潘浩表示,此次住建部的表态,强调了“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房企仍然为“保交楼”的主体,从去年四季度开始金融机构启动通过“并购贷/债”的方式支持房地产行业的资源重组,盘活风险房企可用资源,持续解决行业整体面临的资金压力,避免个别企业选择“躺平”影响民生、制造不稳定因素。
此外,此次会议还要求“落实属地政府管理责任”。“前期出台的全国性的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督管理办法统一了预售资金管理的标准,一方面授予属地政府管理权限,另一方面避免过松或过紧的、不稳定的政策让企业对自身资金难以管理。”潘浩如是说。
了解市场最新动态,添加下方二维码,及时掌握一手信息。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