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由中央主导的教育深化改革

掀动小升初、中考,高考的全面质变

哪些政策将彻底碾平我们所重复过的覆辙

并将重塑我们下一代的精英未来

敬请深入以下的风暴中心

顶层质变

培育未来强国竞争力,国家亟需拔尖创新型人才

一个怪圈:很多发达国家的课本、考试比我们容易,课后玩耍时间也比我们多,许多国家还没有类似我国高考的统一选拔机制,但并没耽误这些国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他们获得世界级科技奖的人数远比我们多。几十年来,我们越刻苦学习,创新型人才依然巨缺。

无疑,坚持了数十年的应试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恢复高考40年,改革开放近40年,当时中国各方面人才曾极度匮乏,因此中国教育这40年来亟需“复制”大量人才,这种人才复制的教育培养机制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发挥了极其重大作用。

随着自然资源消耗持续加剧、环境污染日益深重、GDP迅速回落,目前的中国最急需的就是创新,创新要靠拔尖创新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和机制。

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创新型人才层出不穷,从产出概率来讲远胜我们,应试教育是封闭的教育,封闭的教育难以造就开放的环境从而产生大量拔尖创新人才,中国教育的大变革可以说是迫不及待,更时不我待!

高考质变

改变“一考定终身”不公平,从“招分”转向“招人”

以后的新高考、中考不再完全以分数作为选拔人才的唯一依据。原来只用分数这一把尺子选人,淘汰了太多本不该淘汰的“精英“,严重导致中国人口众多而成材率却明显偏低。

2017年起,在高考招录中会采用“两依据一参考”政策,即依据高考统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

即,以后全中国的高考科目采用“3+3”模式,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政治6科中选3科)学生自主选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构成,作为高等学校录取的基本依据。

新高考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将高中学生的综合评价内容作为招生录取时的参考。从“招分”转向“招人”,打破了过去以分数录取学生、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报考质变

“长大后想当…”不再只是理想,而是切实起行的k12考育导向

新高考方案中有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实行分类考试,也就是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的考试招生分开进行。

目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的老百姓普遍不认可高等职业教育,他们总感觉职业院校低人一等,所以新高考方案中的分类考试没有引起足够的反响,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中国今后的高考录取将完全改变旧有的录取模式,先取消三本院校,并逐步实施按照专业录取,改变一直持续至今的按照一本、二本、三本院校分数线录取的方式。

2017年先行试点新高考的浙江省,每个学生将可填报80个专业,就是要充分挖掘出每个考生真正的兴趣、特长、爱好等的方向,北京及全国其他地方2020年也已经正式确定采取这样的大学录取方向。

一个人喜欢干什么、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想干什么就去接受与之对应的高等教育。

要想给自己的孩子选到最好的专业方向,最大限度确保孩子从“成人”到“成才”再到“成功”,兴趣、特长、爱好的建立必须从小不间断发现、引导和培养,幼升小时就成为开始学校这方面教育培养的起点。

掐尖质变

升学考难度下降,牢固掌握必须掌握的才是考核关键

要大量孵化各行各业的创新型人才,必须扼杀传统的掐尖应试教育。

新政中,未来中考、高考,将继续考核小学必考内容。

此举明显降低中、高考难度。目的是通过中考、高考的强势变革引导学生从幼升小开始广泛阅读、见多识广,增加考试的范围、广度而不是难度,纠正目前全国上下几十年来早已根深蒂固的课内外教学的“奇、难、偏、怪“问题。

降低学生平时学习负担,摒弃在全国普遍存在的9年义务教育畸形掐尖的严重现象,构建符合学生成长和年龄阶段正常、合理的教育环境,逐渐修补早已破坏深重的国家教育生态。

简单地说就是——学生该掌握的必须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必须掌握,必须掌握的还要掌握牢固。

今后,主要学科的考试将不再有考试大纲,哪个学生的知识越宽广、体系越健全而不是越艰深,哪个学生就会成为教改重大变革最受益的群体成员。

为展现国家的决心和实施的力度,2017年9月新学年开学,全国上下中小学学校教材全都采用重新制定的新版本,以对接国家教育的重大变革。

其中重大举措:

降低小升初的强选拔性,使小学、初中教育逐步均衡并优质:

第一,将普通小学纳入优质教育学校或教育集团并实现直升优质教育初中校;

第二,强推贯通培养。不仅小升初有优质初中校直升,初中校的学生也会建立直升优质高中的机制,以北京为例,2018年就会逐步开始推进;

第三,通过“校额到校”机制,让更多普通初中校的学生能进入重点高中校就读。目前山东青岛的校额到校比例已经达到了65%。

语文质变

大语文基建未来人才,所有科目都将考验语文水平

改变中国高考几十年来文理分科带来的偏科、知识面狭窄、过早抑制学生可塑性等的严重弊端。

从幼升小一直到高考更大地鼓励每个学生增加各学科知识的宽度、广度而不是深度。

将最大限度地提升全体学生的广泛阅读水平,让每个学生在全程12年的基础教育中逐步建立感兴趣的学科方向。高质量的阅读需要高水平的语文学习,语文重点突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一个显然例子:今天高考语文北京卷,其中一题涉及了《银行之恋》、《平凡的世界》、《红楼梦》、《边城》、《红岩》、《一件小事》、《老人与海》如此多文章,没有广泛的语文阅读积累是很难完成的。此外,今后的高考所有科目都会是对语文的持续考察。

别以为只有语文考试,另一个趋势:原来参加高考做数学卷子可能所有的考题题面只有2000多字,以后的题面阅读量也许会有5000多字甚至更多,阅读、语文水平欠佳,做题速度、理解水平等都会受到很大影响,有的考生甚至连题都没时间做完。而语文、阅读的这一切将反映在今后所有高考科目中。

据了解,在北京,原来通过奥数掐尖来的很多知名重点中学正在前所未有地通过多种办法去迫不及待地提高那些奥数牛孩的语文和人文素养。

新高考实施后,语文会成为拉分的一门学科,分数考得高的有130多分,而分数低的只有90多分。

所以,得语文者得高考,从单科拉分,到总分决战,语文将拔尖创新人才突围未来!

大连博而思教育新高考大语文你期待已久的改革风暴已经来临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