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哈尔滨日报记者万佳

    图·哈尔滨日报记者王晓悦 /

    当你坐在屋内享受空调带来的凉爽,可曾想过80多年前的这片黑土地上,东北抗日联军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冬,跋涉在大雪没膝的原始森林,开辟新的抗日游击区。5月18日,“白山黑水百年风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东北四市党报联动采访行动”团队走访李兆麟将军的长子、走进东北抗联纪念馆、重走抗联路……再度感受东北抗联最艰苦的抗战西征岁月。

    西征路上“八女投江”

    在东北抗联纪念馆,八女投江的故事感动着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

    1938年10月中旬,东北抗联第五军第一师部队准备渡过牡丹江支流乌斯浑河,正逢河水暴涨,师长命令参谋金世峰带领妇女团战士先行过河。金世峰为试探河水深浅,先向对岸游去。冷云等8名女战士正欲过河,埋伏的敌人从后面攻来。岸边的大部队一面反击,一面向山里撤退,8名女战士被阻隔在岸边。

    为掩护大部队转移,冷云命令女战士开火吸引敌人。这时大部队趁机发起冲锋,突破敌人的包围圈。敌人见大部队撤离,遂集中火力向女战士们进攻。冷云等8名女战士将手中最后3颗手榴弹投向敌人后,互相搀扶着毅然决然地走入波涛汹涌的乌斯浑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们朝着大部队的方向齐声喊话,让同志们抗战到底。

    河流湍急,水深浪大,8名女战士壮烈殉国。8名女战士中,23岁的团政治指导员冷云年龄最大,最小的王惠民只有13岁。

    “八女投江的故事就发生在东北抗联最艰苦的西征路上。”随团采访的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教授、东北抗联史学者李世龙介绍,1938年10月以后,日本帝国主义推行“战时经济体制”“治安肃正”和“三江大讨伐”等政策,致使抗日根据地大部分丧失。为了跳出敌人包围圈,中共北满临时省委组织北满抗联第三、第六、第九、第十一军主力,穿越小兴安岭,向西北方向的海伦、通北进军,史称西征。

《露营之歌》激励战士前行

    “当年父亲和战友们在西征路上创作的《露营之歌》一直激励着我。”今年93岁的李玉老人仍然清楚地记得父亲李兆麟当年对他说过的话。

    “我17岁来哈尔滨找父亲,父亲高兴得和我聊了一宿。”李玉说,“抗战时期我父亲化名张寿篯,尽管10多年没见面,我还是在人群中一眼就认出了父亲。”

    “当晚父亲和我在地上睡觉。父亲说,1938年冬天他和战士们西征,粮食吃完了就找蘑菇吃,蘑菇找不到就把皮带剁碎煮着吃,最后用雪水煮橡子和穿破的牛皮靰鞡(鞋)充饥。”后来,在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后,李玉才真正明白东北抗联西征的艰难。

    “朔风怒吼,大雪飞扬,征马踯躅。冷气进入夜难眠,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这首气势磅礴的《露营之歌》,就是在西征路上我父亲和战友集体创作的,更是他们西征路上的真实写照,这首歌也成为了激励战士坚持到最后的精神力量。”李玉说。

    “在哈尔滨的见面,竟成了与父亲的诀别。”李玉说。1946年3月9日,李兆麟将军在哈尔滨水道街9号遭特务杀害,时年36岁。

    “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共组织了3次西征,都是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尤其是由李兆麟等人带队的第3次西征。”李世龙说,前两次西征从春夏季开始,到秋冬季结束。第三次西征则是在1938年最寒冷的冬季开始。“之所以选择海伦、通北作为西征目的地,是因为这里位于小兴安岭西麓与黑嫩平原东北部交界处,日伪统治相对薄弱,又有森林密布的山岭提供天然屏障。”

    东北抗联第三、第六、第九、第十一军主力部队3批西征队伍,在中共北满临时省委的领导下,前后历时6个多月,行程千余里,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实现了战略转移,保存了抗联部队主力,开辟了新的抗日游击区。

    1.冷云烈士

    2.兆麟公园内的李兆麟将军墓

    3.在西征路上创作的《露营之歌》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