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台街道的黑鸭。

星台街道的黑鸭。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石家家 摄

/ 姚金江 邵本贤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石家家 /

每年“立冬”这天,普兰店区星台街道的农户几乎都要包,鸭肉包子成为一道乡村特色农家饭菜沿续至今。

说起星台街道的鸭肉包子,历史可就太久远了。年逾古稀的陈国贵、韩淑清老两口,住在星台街道东部红旗水库西岸山坡上,每年一到“立冬”节气,老两口都包鸭肉包子。陈老汉说:“打记事起,每年“立冬”这天,奶奶、母亲一大早就起来和面、焯萝卜丝,爷爷、父亲就开始杀鸭。奶奶和母亲把整个鸭子连骨带肉剁成肉馅,和剁好的萝卜丝拌在一起为馅,开始包鸭肉包子。快到晌午,把包好的一盖帘一盖帘的鸭肉包子装进大锅中,盖上木锅盖,添着柴火,火苗呼呼地蹿,锅盖缝冒着热气,不一会儿鸭肉包子的香气就弥漫全屋。小时候吃鸭肉包子的场景都过去60多年了,至今不忘。”

自陈国贵成家立业起,“立冬”包鸭肉包子他们家一年也没落下,“现在还包给在大连工作的儿女吃”。老两口说,改革开放前,村民们“立冬”包鸭肉包子很普遍,改革开放后,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包鸭肉包子的人也少了,年轻人基本没人包了,也没人会包,现在只有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还保留着包鸭肉包子的习俗。

40多岁的董岚村妇联主席王艳秋说,她吃过鸭肉包子,但没包过鸭肉包子。鸭肉包子确实好吃,满口香,满嘴鲜,趁热吃还淌油。吃着香,但包起来挺费事的,得准备半年,需自家自养的鸭子。王艳秋在村里干了近20年的妇联工作,常年与妇女姐妹打交道。她说,包鸭肉包子是大妈大嫂的活儿。从春天开始,她们自家孵化鸭雏,一直养到“立冬”:春天鸭子吃自种嫩菜,夏天鸭子吃鲜菜,秋天鸭子吃新粮。鸭子长得快,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是纯“绿色鸭子”。

星台街道的鸭肉包子,制作程序、和馅、调料都很讲究。“立冬”这天,以现杀鸭子作为肉馅,主要用公鸭肉,因公鸭肉质更鲜美。鸭子需先除去内脏,整鸭连肉带骨剁成肉馅,和菜馅、萝卜丝馅拌成包子馅,再加入葱花、香菜、大料、花椒等调味。鸭肉包子有两种面皮:玉米面和白面。包好的包子,用大锅快火蒸,20分钟左右就可出锅,咬一口香鲜流油。

鸭肉包子现在已经成为星台街道的一道特色农家饭菜。王艳秋告诉记者,为推广这道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家美食,村里准备为中青年妇女办个鸭肉包子培训班,把星台农家鸭肉包子制作技艺传承下去。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