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提示:千万不要随意开启屏幕共享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王艺
时下,很多会议类软件都有屏幕共享功能,而诈骗分子就利用屏幕共享功能实施诈骗。大连警方发布重要提醒:请广大市民不要随意同陌生人开启屏幕共享。同他人开启屏幕共享时,市民手机屏幕显示的所有内容、市民在手机上进行的所有操作,对方都能同步看到。开启屏幕共享期间,如若在手机中填写银行卡、密码和验证码等,诈骗分子便可以将这些信息获取,从而转走市民卡内的资金。
【典型案例1】
6月17日,市民刘女士接到了一个自称快递公司客服的电话,声称刘女士的快递丢失要进行理赔,随后让刘女士添加客服QQ,客服同刘女士开启屏幕共享指引刘女士进行操作。刘女士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打开后是一个退款页面,按指引在页面中填写个人银行卡信息及短信验证码,随后刘女士银行卡内的9万余元被转走了。
【手法剖析】
诈骗分子冒充客服,以给被害人退款为由,诱骗被害人在虚假页面填写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通过屏幕共享获取到这些信息从而将被害人银行卡内资金转走,完成诈骗。
【典型案例2】
6月28日,市民高女士接到自称是深圳市公安局警察的电话,声称高女士涉嫌洗钱,要求高女士配合调查自证清白,随后高女士添加对方QQ,按照对方的指引下载一款办公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对方以高女士名下银行卡不安全为由,要求其在某平台填写银行卡信息和密码,随后发现银行卡内的2.8万余元已被转走。
【手法剖析】
诈骗分子冒充公安机关,谎称被害人涉嫌犯罪,威胁恐吓被害人,要求配合调查,随后引诱被害人输入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通过屏幕共享获取到这些信息,从而盗刷被害人账户中的资金。
【典型案例3】
6月23日,市民张先生接到一个自称是支付宝客服的电话,声称张先生大学时期注册的支付宝账户是学生身份,需要升级到成人身份,否则将影响征信。之后对方添加了张先生的QQ,并要求张先生下载一款屏幕共享软件,指导张先生进行操作,随后对方以“清空借款额度”为由,通过屏幕共享指导张先生在多家借款平台借款,并将资金转入对方指定的“对接账户”,张先生被骗3万余元。
【手法剖析】
诈骗分子冒充银行、网贷、互联网金融平台工作人员,称被害人需要注销校园贷或升级账户,以影响征信为由引起被害人恐慌,通过特定的话术引导被害人到正规借款平台借款后进行转账,由于借款操作较为复杂,诈骗分子即要求被害人开启屏幕共享从而方便引导被害人进行操作。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